王建飞
- 作品数:12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合肥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洛汀新联合螺内酯对心力衰竭患者神经体液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洛汀新加用两种不同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体液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洛汀新10mg(A)组、洛汀新10mg加螺内酯20mg(B)组、洛汀新10mg加螺内酯40mg(C)组,治疗12周,测定治疗前后TNF-α、IL-1、IL-6、NE及EF值的变化。结果:三组TNF-α、IL-1、IL-6、NE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1);三组EF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C组疗效优于A、B两组。结论: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应用洛汀新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可进一步降低TNF-α、IL-1、IL-6及NE的水平,且明显改善心功能。
- 王建飞李天德任旭荣
- 关键词:螺内酯洛汀新神经体液因素
- 高脂血症的联合药物治疗被引量:5
- 2007年
- 近年来高脂血症呈逐渐上升趋势,他汀类药物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并不能完全纠正混合型高脂血症及严重的高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血症,为了能更有效地使血脂水平达标,充分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预后,降脂药物联合应用将不可避免,现将联合治疗的降脂药物作用机制、常用的几种联合方式、联合治疗的原则及安全性等问题做一综述。
- 王建飞陈光辉李天德
- 关键词:混合型高脂血症药物治疗高低密度脂蛋白药物联合应用临床预后
- 心肌重构与充血性心力衰竭被引量:4
- 2004年
- 王建飞蔡久英
- 关键词:心肌重构充血性心力衰竭神经激素进行性学说
- 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混合性高脂血症大鼠的疗效及其骨骼肌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较佳给药剂量、方法及对骨骼肌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1.8mg/(kg·d),晚间给药]、AFF组[阿托伐他汀0.9mg/(kg·d)+非诺贝特18mg/(kg·d),早晚分开给药]及AFH组[阿托伐他汀0.9mg/(kg·d)+非诺贝特18mg/(kg·d),晚间同时给药],造模4周,用药4周。采血检测TC、TG、LDLC、HDLC、CK、Mb及K+。结果AFF组和AFH组较阿托伐他汀组更加有效的降低LDLC和TG(P<0.01),升高HDLC(P<0.01)。AFH组的CK、Mb及K+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较加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增强全面调脂疗效;二者早晚分开给药,可以减少对骨骼肌的影响。
- 王建飞丁文联郑显东李天德
- 关键词:高脂蛋白血症V型降血脂药
- 阿托伐他汀联合吉非罗齐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大鼠的疗效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吉非罗齐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大鼠的疗效。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N、C、A、AJ组,每组12只;实验过程共8周,其中造模4周,用药4周。N组普通饲料喂养,C、A、AJ组高脂饲料喂养;N、C组均不给予药物干预;A组晚间胃管给予阿托伐他汀1.8 mg/(kg·d),AJ组清晨胃管给予吉非罗齐54mg/kg、晚间胃管给予阿托伐他汀0.9 mg/(kg·d)。4、8周时检测血脂,8周时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 4周时,C、A、AJ组TC、LDL-C、TG、LP-a均较N组升高(P均<0.01);8周时,A、AJ组TC、LDL-C、TG、LP-a均较C组降低(P均<0.01),AJ组较A组HDL-C水平更高、TG水平更低(P均<0.01)。N组肝脏未见脂肪变性及坏死,C组脂肪变程度几乎达100%,A组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AJ组脂肪变性较A组进一步好转。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吉非罗齐可增强全面调脂疗效、控制炎症反应、减轻肝脏脂肪变性。
- 王建飞施有为张晓红周跟东
- 关键词:混合性高脂血症阿托伐他汀吉非罗齐
- 前列地尔联合水化治疗对冠脉支架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水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70例确诊为非ST段抬高的ACS 拟行PCI 术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前列地尔+水化治疗组(实验组,n=35)和水化治疗组(对照组,n=35),实验组于PCI 术前3 d 及术后3 d 静脉滴注前列地尔10μg,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在PCI 术前12 h 及术后24 h 给予0.9%氯化钠(1.0~1.5 mL·kg^-1·h^-1)静脉滴注;心血管内科基础治疗常规抗血小板、抗凝、抗心绞痛、调脂和根据病情给予控制血压、血糖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24、48及72 h测定血清肌酐(Scr),并根据Cockcroft -Gault 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两组患者 CIN 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共发生 CIN 9例(12.86%),其中实验组3例(4.29%),对照组6例(8.58%),两组CIN 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水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能更有效的预防ACS 患者PCI 术后CIN 发生的作用。
- 班向阳施有为周跟东王建飞时义宝李磊汪永生
-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前列地尔血管成形术
- 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大鼠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 目的:初步探讨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或吉非罗齐联合应用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较佳给药剂量及方法,在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避免肝、肾功能损害以及肌病、横纹肌溶解的产生,从而为临床工作中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使血脂水...
- 王建飞
- 关键词:高脂蛋白血症V型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吉非罗齐肝脂肪变性
- 文献传递
- 螺内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洛汀新加用两种不同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射血分数(EF)等的影响。方法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洛汀新10 mg(A组)、洛汀新10 mg加螺内酯20 mg(B组)、洛汀新10 mg加螺内酯40 mg(C组)三组,治疗12周,测定治疗前后TNF-α、Ald、AngⅡ、左房直径(LA)、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EF值的变化。结果(1)三组TNF-α、Ald、AngⅡ、LA、LVEDD、LVEDV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2)心室重塑及EF得到一定改善,EF较治疗前升高(P<0.01)。(3)C组疗效优于A、B两组。结论重度心衰患者在常规应用洛汀新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可通过进一步降低TNF-α、Ald、AngⅡ水平而明显改善心室重塑及EF值,且在小范围内有一定剂量依赖性。
- 王建飞李天德
- 关键词:螺内酯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室重塑
- 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8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应用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较佳给药剂量及方法,以及对肝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1.8mg/(kg·d)]、顿服组[阿托伐他汀0.9mg/(kg·d)+非诺贝特18mg/(kg·d),顿服]及分服组[阿托伐他汀0.9mg/(kg·d)+非诺贝特18mg/(kg·d),早晚分开服用],实验过程共8周,复制高脂血症模型4周,用药4周。分别检测血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高敏C反应蛋白。结果8周末时,与高脂对照组比较,正常对照组及各用药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降低(P<0.01),与高脂对照组及阿托伐他汀组比较,联合用药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P<0.01),甘油三酯水平降低(P<0.01)。8周末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组及各用药组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高脂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联合用药组降低(P<0.05)。8周末时,与正常组比较,高脂组及各用药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P<0.01);与高脂组比较,各用药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降低(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和分服组比较,顿服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应用可增强调脂疗效及控制C反应蛋白的水平,较加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效果更佳;二者联合应用时应适当减少各自剂量,早晚分开服用,在保护高脂血症对肝功能损害的同时减少药物性肝损害。
- 王建飞李天德郑显东
- 关键词:内科学高脂蛋白血症V型降血脂药C反应蛋白质
- 双源CT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比,评估双源CT(D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度。方法对100例可疑冠心病、临床诊断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分别行DSCT和CAG检查,以CAG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将D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结果进行整理,分别评估D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轻度)、50%~75%(中度)和〉75%(重度)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CAG显示冠状动脉为1320段,DSCT可评估的冠状动脉为1287段,可评估率为97.5%。D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轻、中、重度的灵敏度分别为64.4%(1051163)、88.7%(235/265)和97.4%(1871192),特异度均为99.7%(617161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1%(1051107)、99.2%(235,237)和98.9%(187118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4%(6171675)、95.4%(6171647)和99.2%(6171622),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DSCT和CAG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上显著相关(P〈0.01)。结论DSCT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的结果与CAG有高度一致性,能够成为可靠的临床筛查手段,节省患者的医疗费用和减少有创检查所带来的痛苦。
- 王建飞施有为徐少东张晓红周跟东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