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彦明

作品数:27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蛋白
  • 6篇细胞
  • 4篇流感
  • 4篇病毒
  • 3篇低密度脂蛋白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脂蛋白
  • 3篇乳腺
  • 3篇宿主
  • 3篇脱氧
  • 3篇流感病毒
  • 3篇基因
  • 3篇甲型
  • 3篇甲型H1N1...
  • 3篇梗死
  • 2篇心理
  • 2篇心理学试验
  • 2篇心理状况
  • 2篇序贯

机构

  • 17篇粤北人民医院
  • 7篇广州医学院第...
  • 7篇韶关学院
  • 5篇汕头大学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平度市人民医...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刘彦明
  • 8篇蔡文灿
  • 7篇肖洪广
  • 7篇郑君德
  • 5篇何凤屏
  • 4篇钱春艳
  • 3篇吴良银
  • 3篇沈三弟
  • 3篇陈卓荣
  • 3篇曹越
  • 3篇高月亭
  • 2篇刘熙君
  • 2篇马绍椿
  • 2篇黄靖宇
  • 2篇唐良秋
  • 2篇张健
  • 2篇刘凤莲
  • 2篇刘汉欣
  • 2篇黄湛
  • 2篇韩秀晶

传媒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广州医药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实用检验医师...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P73、AFP-L3、TIP30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源性肝癌肝硬化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究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Tat结合蛋白30(TIP30)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源性肝癌、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患者血清标本150份,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肝硬化患者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及另外健康对照者血清标本40份。用酶联免疫分析定量检测各组人群血清GP73、TIP30水平,微量离心柱分离AFP-L3,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总AFP和分离洗脱液中AFP-L3水平,并计算AFP-L3/AFP比例。结果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进程,GP73、AFP-L3水平呈现上升趋势,而TIP30呈下降趋势。GP73、AFP-L3、TIP30对乙型肝炎源性肝硬化的诊断临界值分别为0.72IU/mL、9.81%、6.89ng/mL,单项TIP30诊断乙型肝炎源性肝硬化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最高,分别为70.00%(35/50)、67.78%(61/90)和0.747;联合检测GP73、AFP-L3、TIP30诊断乙型肝炎源性肝硬化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为80.00%(40/50)、75.55%(68/90)和0.767。肝癌组与对照组、肝炎组、肝硬化组血清GP73、AFP-L3、TIP3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P73、AFP-L3、TIP30对乙型肝炎源性肝癌的诊断临界值分别为1.13IU/mL、12.40%、3.50ng/mL;单项TIP30诊断乙型肝炎源性肝癌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最高,分别为70.00%(35/50)、77.14%(108/140)和0.936;联合检测GP73、AFP-L3、TIP30诊断乙型肝炎源性肝癌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为92.00%(45/50)、91.43%(128/140)和0.977。结论单独检测TIP30对乙型肝炎源性肝硬化和肝癌的诊断价值较高,GP73、AFP-L3、TIP30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价值,用于乙型肝炎源性肝硬化、肝癌辅助检测。
刘彦明何珊曹越蔡文灿
关键词:高尔基体蛋白73
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具有多种形态,可呈杆状或丝状,一般为球形。直径80~120nm,由包膜和致密的病毒核心组成。按其核蛋白(nucleic protein,NP)和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P)抗原性不同将其分为A、B、C三个血清型。根据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不同又分为众多亚型,仅A型流感病毒有很多亚型.HA有15个亚型和NA有9种亚型。
刘彦明肖洪广郑君德
关键词:A型流感病毒致病机理正黏病毒科神经氨酸酶基质蛋白核蛋白
卵巢癌患者血清GDF15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变化与卵巢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卵巢癌疗效、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以84例初治卵巢癌手术患者(卵巢癌组)和81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卵巢良性疾病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清GDF15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DF15水平变化及与卵巢癌疗效、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卵巢癌组GDF15水平高于卵巢良性疾病组。血清GDF15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的FIGO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有关(P<0.05)。卵巢癌患者中血清低GDF15组中完全缓解率(43.66%)高于血清高GDF15组(1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血清低GDF15组患者5年OS和PFS分别为79.5%和69.2%,高于血清高GDF15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提示,治疗前高的血清GDF15水平、高的FIGO分期、有淋巴结转移为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血清GDF15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疗效评估和预后有关,对卵巢癌患者的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作用。
蔡文灿钱春艳刘彦明陈伟娟
关键词:卵巢癌生长分化因子15疗效预后
用金纳米-分子信标的荧光定量PCR新技术研究6个miRNAs在心肌缺血患者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新建立金纳米-分子信标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分析不同程度心肌缺血患者的6个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NA-1、miRNA-21、miRNA-133、miRNA-199、miRNA-208、miRNA-499的表达水平。方法用新构建金纳米-分子信标探针引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200例不同程度心肌缺血患者血清中的以上6个miRNAs的表达水平,并用xMAP液态芯片技术验证以上miRNAs的表达。结果急性心肌缺血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1~3h检测到miRNA-21、miRNA-133、miRNA-199、miRNA-208、miRNA-499的表达上调;慢性心肌缺血组: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心肌缺血患者研究显示miRNA-21、miRNA-133、miRNA-199、miRNA-1的表达上调,以上两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新构建的金纳米-分子信标探针检测的特异度为86.7%,灵敏度为90.2%,均高于常规分子信标(53.4%、66.8%),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xMAP液态芯片技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建立的金纳米-分子信标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作为早期检测miRNAs新的实验方法,为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何凤屏徐新马绍椿唐良秋刘凤莲马占忠刘彦明
关键词:核酸探针微RNAS
流感病毒H1N1感染后宿主细胞MTH1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H1N1型流感病毒诱导的MDCK细胞抗氧化相关修复基因MTH1表达量的变化。方法 MDCK细胞培养后,H1N1型流感病毒感染0、1、3、6、12、24、48h,在各时间点经RT-PCR反应检测细胞内MTH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0、6、12h,MTH1基因的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后1、3hMTH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感染后24、48h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H1N1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的MTH1基因表达的增加,可能增加细胞对DNA氧化损伤的修复能力,在流感发生和防御机制中起到作用。
马红梅郑君德肖洪广刘彦明蒋月婷李伟强罗嘉莉曹顺旺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RT-PCR基因表达
5-氮杂-2'-脱氧胞苷与顺铂对MDA-MB-231细胞的联合作用
2013年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DAC)与顺铂(cisplatin,PDD)联合应用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组:5μM DAC处理组(DAC组),15μM PDD处理组(PDD组),2.5μM DAC与8μM PDD同步处理组(DAC+PDD组),2.5μM DAC与8μM PDD序贯处理组(DAC→PDD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以MTT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各处理组MDA-MB-231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以q值评价两药的联合效应。结果 DAC组的24h、48h、72h增殖抑制率分别为(8.12±0.79)%、(21.72±1.60)%及(30.39±1.31)%;PDD组为(35.14±2.00)%、(49.22±1.01)%及(65.52±1.53)%;DAC+PDD组为(54.25±3.82)%、(68.89±1.52)%及(87.26±2.37)%;DAC→PDD组为(6.84±0.68)%、(67.64±0.91)%及(88.76±3.54)%。联合组较单药组增殖抑制率均显著升高(P<0.01)。DAC+PDD组、DAC→PDD组24h、48h、72h的q值分别为1.12、1.14、1.15和0、1.12、1.17,两药联合有增效作用。对照组、DAC组、PDD组、DAC+PDD组、DAC→PDD组24h、48h、72h凋亡率分别为(1.57±0.38)%、(1.83±0.27)%、(2.26±0.42)%;(10.41±0.70)%、(15.37±0.74)%、(21.39±1.22)%;(16.63±0.65)%、(21.89±1.20)%、(30.39±2.20)%;(21.42±1.11)%、(33.86±1.16)%、(42.92±1.16)%;(8.26±0.68)%、(28.98±1.01)%、(41.98±1.12)%。联合组较单药组及对照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 DAC与PDD均能抑制MDA-MB-231细胞株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且两者联合有增效作用。
沈三弟陈卓荣肖高芳刘彦明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顺铂序贯治疗
LZTS2启动子DNA区域异常高甲基化与乙肝源性肝细胞癌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LZTS2启动子基因DNA甲基化水平与乙肝源性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和非甲基化特异性PCR(UMS-PCR)法检测40例健康体检者和各50例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组)、乙肝源性肝硬化(LC组)和乙肝源性肝细胞癌(HCC组)患者的外周血LZTS2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采用Image J软件分析MS-PCR条带灰度值(M)和UMS-PCR条带的灰度值(U),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32例乙肝源性肝细胞癌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LZTS2的表达水平。结果NC组、CHB组、LC组、HCC组的M分别为198.00±46.65、255.32±50.34、425.32±105.45、715.32±188.46,除NC组与CH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HCC组肝癌组织中LZTS2表达量(0.13±0.05)明显低于癌旁组织(0.3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Edmondson-Steiner分级Ⅲ~Ⅳ级M(771.92±85.34)明显高于Ⅰ~Ⅱ级(605.44±6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进程演变,LZTS2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逐渐增加,且与肝癌的Edmondson-Steiner分级呈正相关。
刘彦明曹越何珊张健吴良银蔡文灿
关键词:甲基化特异性PCR
甲状腺毒症患者单个核细胞Foxp3检测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检测分析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和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单个核细胞叉头状/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阳性率和血浆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浓度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分别检测32例Graves病患者(Graves病组)、27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亚甲炎组)及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阳性率;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TGAb、TPOAb水平,比较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Graves病患者单个核细胞Foxp3阳性率与血浆TGAb、TPOA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Graves病组单个核细胞Foxp3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亚甲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ves病组TGAb、TPOA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亚甲炎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ves病患者单个核细胞Foxp3阳性率与血浆TGAb和TPOAb水平均呈负相关(r=-0.70、-0.63,P<0.05)。结论:Foxp3、TGAb、TPOAb检测可为Graves病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张健刘彦明管振祺何凤屏
关键词:甲状腺毒症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MTH1基因表达的半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建立一个检测培养MDCK细胞内MutT同源蛋白1(MTH1)基因表达的半定量RT-PCR体系。方法细胞培养后提取总RNA,经优化RT-PCR反应检测细胞内MTH1基因的表达量。条带经ScionImmage软件分析并与内参基因GAPDH相比,对体系的准确性、重复性和灵敏度进行分析,然后运用本体系检测流感病毒感染后MDCK细胞内MTH1的表达。结果扩增产物经测序分析证实与GenBank中该细胞的MTH1基因序列一致;灵敏度检测发现最低可从50ng总RNA中检出目的基因的表达;重复性测定发现,MDCK细胞MTH1与GAPDH灰度值比值的均值为(2.02±0.09,n=10),CV值为4.31%。结论本方法的准确性、重复性和灵敏度均较好,可用于半定量检测培养细胞尤其是MDCK细胞内MTH1 mRNA表达量。
马红梅谢显功刘海燕刘彦明肖洪广李宁范婷婷郑君德
关键词:RT-PCRMDCK
血清PLGF和sFLT-1水平联合检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复发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复发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ST-AMI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及时进行PCI治疗,入院后第12日检测PLGF和sFLT-1水平并随访一年。根据随访期间内是否复发MACE,研究对象被分为MACE组(68例)和对照组(162例),比较两组间血清PLGF和sFLT-1水平并分析其对ST-AMI患者PCI术后MACE复发的价值。结果MACE组的PLGF和sFLT-1检测水平分别为22.56±5.99 pg/ml和189.58±69.94 pg/ml;对照组的PLGF和sFLT-1检测水平分别为32.71±7.90 pg/ml和141.52±59.76 pg/ml,结果显示MACE组的PLG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57,P<0.0001);而sFLT-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72,P<0.0001)。血清PLGF和sFLT-1单独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80.25%,53.47%,0.766和74.07%,58.82%,0.697,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AUROC分别为77.90%,72.8%和0.820。结论血清PLGF和sFLT-1检测可用于ST-AMI患者PCI术后MACE复发的早期诊断且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
蔡文灿刘熙君刘彦明李彤肖帅陈伟娟
关键词:胎盘生长因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