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翔
- 作品数:27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多种诱导剂联合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多种诱导剂联合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体外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从Wistar大鼠骨髓中分离rMSCs并进行体外培养,经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行CD44、CD45和CD90鉴定后,将传第3代的rMSCs用DMEM、0.1 mmol/Lβ-巯基乙醇(BME)和2%二甲基亚砜(DMSO)预诱导5 h后,给予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10μg/L表皮生长因子(EGF)、10μg/L肌酸联合诱导7 d。应用荧光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对神经元标志物进行鉴定。结果诱导后约80%rMSCs呈神经元样改变,神经元标志物阳性率分别是巢蛋白为(42.14±2.85)%、神经细丝蛋白为(17.13±1.03)%、β-微管蛋白-Ⅲ为(20.42±1.98)%、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为(39.97±2.34)%、微管结合蛋白-2为(39.30±1.72)%、胆碱乙酰转移酶为(21.30±1.83)%。结论多种诱导剂(BME、DMSO、bFGF、EGF和肌酸)联合可诱导约80%r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 陈翔樊兴娟毛伟峰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神经元样细胞
- 神经病学临床见习教学探讨
- 2012年
- 传统的神经病学临床见习教学形式和内容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目前的教学要求和临床医疗环境,将多媒体技术与情景教学法融入到传统教学模式中,同时重视培养医患沟通技巧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习主动性,增强沟通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 陈翔
- 关键词:神经病学临床见习多媒体情景教学法医患沟通
- 田基黄水煎液下调羟脯氨酸和丙二醛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为提高肝病患者对手术术中肝脏缺氧的耐受及术后肝功能的恢复,观察田基黄水煎液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田基黄水煎液低剂量给药组(4 g/kg)和高剂量给药组(8 g/kg),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给予田基黄水煎液干预,在实验第8周,测定血清肝功相关酶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的含量,测定肝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P)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田基黄水煎液不同剂量均能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HA、LN和Ⅳ-C含量,同时能减少肝组织中HYP和MDA含量(P<0.05)。结论:田基黄对CCl4诱导的实验性肝纤维化具有防护作用。
- 胡卫东吴寒梅广林袁岱岳陈翔
- 关键词:肝纤维化田基黄羟脯氨酸丙二醛
- MTSS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MTSS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TSS1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50例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表明,MTSS1在胃癌组织中39例呈阳性表达,但在正常组织中仅12例阳性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50组肿瘤与正常组织的蛋白表达水平对比中有35组病例肿瘤中MTSS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统计分析表明MTSS1在胃癌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P=0.000),MTSS1的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肿瘤的浸润深度有关,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部位、尺寸、分化程度无关。结论:MTSS1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陈翔梅广林朱建伟
- 关键词:胃肿瘤
-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炎性机制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及相关的炎性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发病的关系。方法: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的颈动脉行3.0TMRI检查,按颈动脉斑块的有无及稳定性将其分为IS不稳定斑块组、IS稳定斑块组和IS无斑块组;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血管超声检查排除颈动脉斑块);同时检测两组血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68.42%(26/38),其中颈动脉有不稳定斑块的患者20例;IS不稳定斑块组IL-6和TNF-α水平较IS稳定斑块组、IS无斑块组及对照组人群高(P<0.01);而后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不稳定斑块组WB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结论:炎症反应参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形成,WBC、IL-6和TNF-α在颈动脉斑块破裂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沈丽华柯开富顾晓苏吴二兵陈翔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血白细胞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 一种医疗神经科用下肢康复训练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神经科用下肢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底板、安装座、槽轮和转杆,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右侧固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有槽轮,所述槽轮的内部固接有转杆,所述槽轮通过转杆与安装座活动相连,所述底板的内部安装有...
- 陈翔曹林杨洁徐展龙
- 文献传递
- 《医学心理学》双语教学探索与思考
- 2010年
- 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医学心理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在医学心理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 李爱红郭爱松陈翔
-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双语教学
- 穴位埋线结合药物治疗老年性失眠的疗效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对"肾俞、足三里"穴位埋线结合唑吡坦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观察组(n=33),对照组使用唑吡坦治疗,治疗组加用"肾俞、足三里"穴位埋线治疗。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疗效。结果治疗30 d后,对照组有效率62.50%,观察组有效率93.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PSQI各因子及总分评分比较治疗组在改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药物依赖及总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俞、足三里"穴位埋线结合唑吡坦治疗老年性失眠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能更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减少对催眠药物的依赖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郭爱松李爱红冯兰芳陈翔陈鑫成亚琴
- 关键词:老年性失眠穴位埋线唑吡坦
- 刺五加皂甙对大脑神经元衰老的影响
- 顾永健周纯顾晓苏季秋虹陈应柱葛许华陈翔刘文华姜正林冯兰芳
- 一、该课题对刺五加皂甙抗神经元衰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1、在研究对象上:不仅对刺五加可抗缺血缺氧、抗谷氨酸的毒性作用和抗衰老作用进行了探讨,而且进一步对刺五加的主要活性成分―刺五加皂甙进行研究,这在国内尚无人系统地...
- 关键词:
- 关键词:刺五加皂甙
- 帕金森病患者伴发疲劳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伴发疲劳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97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对患者进行疲劳评估。记录所有患者统一帕金森病量表(UPDRS)评分,Hoehn-Yahr(H-Y)分期,Beck焦虑量表(BAI)、Beck抑郁量表(BDI)、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39项PD问卷(PDQ-39)评分及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比较疲劳组和非疲劳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97例患者中,63例(63.9%)存在疲劳。UPDRS评分,H-Y分期,BAI、BDI、PDSS、PDQ-39评分及LED与疲劳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DI和PDSS评分是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D患者疲劳的发生率高,抑郁和睡眠障碍是影响疲劳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汪跃春王玉琴陈翔季秋虹
- 关键词: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