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香
- 作品数:62 被引量:347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 阴虚阳虚体质任脉线上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比较及电针对其影响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观察常态下阴虚阳虚体质任脉线上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表现,比较两种不同体质任脉线上浅表MBPU的差异,探讨电针对其影响。方法:对200名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质问卷,共收集阴虚体质志愿者15名(女10名,男5名),阳虚体质志愿者15名(女10名,男5名),两组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系统分别对筛选出来的阴虚、阳虚体质志愿者进行常态下以及电针中脘穴时任脉线上膻中穴、下脘穴及气海穴浅表MBPU进行观察。结果:常态下志愿者阴虚体质膻中穴浅表MBPU明显高于阳虚体质(P<0.01);常态下阴虚体质的志愿者膻中穴、下脘穴及气海穴浅表MBPU相对较高,电针中脘穴可使其浅表MBPU明显降低(P<0.01);常态下阳虚体质的志愿者膻中穴、下脘穴及气海穴浅表MBPU相对较低,电针中脘穴可使其浅表MBPU明显升高(P<0.01)。结论:阴虚和阳虚体质志愿者浅表MBPU的表现不尽相同,电针具有双向的调节作用。
- 许金森郑淑霞潘晓华萨喆燕沈慈敏朱小香
- 关键词:阴虚质阳虚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任脉
- 电针对大鼠心肌缺血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及mRNA表达谱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电针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6只。模型组、电针组大鼠经皮下多点位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制备心肌缺血模型,电针组电针内关穴5 d,比较各组心电图ECG偏移幅度;采用lnc R N A芯片检测电针组和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lnc RNA和m RNA的表达差异,筛选出电针治疗心肌缺血相关的lnc RNA;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3个随机挑选的lnc RNA。结果相较于模型组,电针组ECG偏移较小,差异表达的lnc RNA共547个,m RNA738个,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lnc RNA表达谱变化显著,lnc RNA可能在电针治疗心肌缺血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 萨喆燕潘晓华黄倩茹万隆朱小香董亚琴许金森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心肌缺血电针
- 脱毛膏对家兔督脉及其两侧旁开皮肤组织热休克蛋白70合成影响的初步观察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脱毛膏对后续皮肤相关应激实验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热休克蛋白70(HSP70),比较经脱毛膏脱毛处理后恢复期4 h、16 h皮肤HSP70表达的差异以及督脉线及其两侧旁开对照点HSP70表达的差异。结果脱毛后恢复期4 h时皮肤高度表达HSP70,恢复期16 h时HSP70表达减少;督脉线与其两侧旁开非经对照点的HSP70表达在恢复期4 h和16h时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①脱毛膏会刺激皮肤应激合成HSP70,后续的其他实验宜在脱毛后16 h进行。②脱毛膏脱毛法可用于针灸过程中经脉线上HSP70检测的皮肤处理。
- 朱小香郑淑霞潘晓华田舜莲
- 关键词:皮肤HSP70督脉免疫组织化学
- 基于红外辐射轨迹探讨督脉及其旁开对照部位导热特性
- 比较督脉循行线上红外辐射轨迹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分析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产生的机理.分别使用日本三荣公司生产的Thermo Tracer 6T67型红外热像仪系统和瑞典百灵威公司生产的三通道激光多谱勒血流仪(P...
- 许金森郑淑霞潘晓华朱小香杨广印
- 关键词:血流灌注量督脉经络
- 电针中脘对阴虚体质人群任脉上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电针中脘穴对阴虚体质受试者任脉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对200名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进行体质问卷,共收集到阴虚体质志愿者15例(女9例,男6例)。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其常态下、电针中脘穴20 min、取针后10 min,任脉线上膻中穴、下脘穴及气海穴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结果:电针阴虚体质受试者中脘穴20min:1膻中穴浅表MBPU显著降低,与电针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下脘穴浅表MBPU较针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气海穴浅表MBPU有所下降,与电针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针中脘穴20min相比,取针后10min3个穴位上浅表MBPU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中脘穴能降低阴虚体质受试者任脉线上浅表MBPU,尤以膻中穴MBPU下降明显。
- 沈慈敏许金森郑淑霞潘晓华兰彩莲朱小香
- 关键词:任脉中脘电针阴虚体质
- P2X受体亚型在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P2X嘌呤受体亚型在大鼠应激性胃溃疡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冷一束缚应激法制作应激性胃溃疡模型,逆转录PCR法检测P2X受体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在7种P2X嘌呤受体亚型中,大鼠胃组织中可检测到除P2X6之外的P2X1-P2X7 6个亚型表达;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组织P2X1受体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鼠胃组织可表达除P2X6之外的6个P2X亚型,P2X1的表达变化与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相关。
- 朱小香萨喆燕许金森董亚琴郑淑霞
- 关键词:P2X受体应激性胃溃疡
- 注射用水穴位注射足三里对肠鸣音即时效应的观察
- 2019年
- 目的:以计算机采集的肠鸣音脉冲计数为指标,观察注射用水穴位注射足三里对正常人体肠鸣音影响的即时效应。方法:将100例正常成人志愿者随机分为足三里组50例和空白组50例,观察穴位注射前、注射后共7个时段的肠鸣音脉冲量的变化情况,空白组仅记录肠鸣音,在相应时间段未作任何处理。结果:足三里组穴位注射前后的自身比较,注射后的第3、4、5、6时间段与注射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同时段的肠鸣音脉冲数进行组间比较,足三里组在注射后等1时段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水穴位注射足三里穴对正常成人肠鸣音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即时效应,可使自然增多的肠鸣音在穴位注射后出现即时的减少作用。
- 徐维陈麟许金森朱小香杨广印
- 关键词:肠鸣音注射用水穴位注射足三里针灸效应
- 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背部敏化穴位的分布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观察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背部体表伊文思蓝(EB)渗出点的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开展穴位敏化的机制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6只)和模型组(18只)。采用吲哚美辛腹腔注射法制作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造模6 h后尾静脉注射EB,3 h后观察并记录大鼠背部体表EB渗出点所分布的神经节段和穴位,最后剖腹取胃观察胃黏膜损伤指数(UI)。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I显著升高(P<0.001),在督脉背段及膀胱经第一侧线处的体表EB渗出点数明显增加(P<0.001),渗出点呈现神经节段分布,T2~L6均有EB渗出点,出现率较高的5个神经节段为:T9>T13>T3>T10=T5,其中"身柱""神道""筋缩""肝俞""胃俞"等穴位具有较高的EB渗出率。结论:急性胃黏膜损伤可促进EB在体表渗出,渗出点呈现神经节段分布,并与督脉及背俞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提示在疾病状态下,穴位由静息态转变为激活态,穴位局部血管通透性升高可能是穴位敏化的环节之一。
- 朱小香许金森萨喆燕万隆黄倩茹潘晓华杨广印
- 关键词:急性胃黏膜损伤督脉背俞穴
- 热刺激家兔督脉线上皮肤组织诱导HSP70表达的实验观察
- 目的:通过检测热刺激家兔命门穴后督脉线上皮组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旁开非经对照部位的差异,探讨HSP70与经脉调控功能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SP70,比较热刺激组及基础对照组督...
- 朱小香胡翔龙郑鹭郑淑霞潘晓华
- 关键词:命门穴热休克蛋白
- 阴虚体质与平和体质人体督脉红外辐射轨迹比较及电针对其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观察电针前后阴虚体质人体督脉红外显示特征,并与平和体质比较,探讨电针对人体体质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hermo Tracer TH9100型红外热像仪观察19名阴虚体质电针前后督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变化规律,并与平和体质进行比较。结果:电针前阴虚体质体表督脉IRRTM不连续,与阴虚体质比较,平和体质体表督脉IRRTM相对比较连贯。电针前,阴虚体质督脉上腰阳关、中枢、至阳各穴位平均体表温度高于平和体质(P<0.05)。与同体质电针前比较,电针命门穴,阴虚体质组腰阳关、中枢、至阳3穴体表温度显著降低(P<0.01),而平和体质组3穴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电针对不同体质督脉体表温度的调节有所不同,它可使阴虚体质督脉体表温度降低,而平和体质相应穴位体表温度升高。
- 许金森沈书泓郑淑霞萨喆燕朱小香潘晓华
- 关键词:阴虚体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电针督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