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血管抑素在胰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基因转染技术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ngiostatin导入人胰腺癌PC-3细胞,筛选阳性克隆并扩大培养。PC-3细胞分为血管抑素转染组、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管抑素蛋白表达;利用显微镜下细胞计数法测定转染前后PC-3细胞的体外生长曲线;检测各组PC-3细胞培养上清所分泌的血管抑素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影响。进一步建立种植瘤模型,通过CD34染色法检测Angiostatin对种植瘤中血管密度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血管抑素转染组的PC-3细胞可分泌血管抑素,而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的PC-3细胞无血管抑素的分泌;细胞生长曲线显示,血管抑素转染组、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的细胞生长速度和倍增时间无明显差异;3组PC-3细胞上清液对内皮细胞ECV-304的生长有明显差异,血管抑素转染组的生长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体内试验显示血管抑素转染组的种植瘤生长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血管抑素转染组的种植瘤微血管密度(19.6±3.6)显著少于空白对照组(48.5±4.7)和脂质体对照组(51.1±5.4)。结论血管抑素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进一步产生抑制胰腺癌血管生成效应。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Trans-cystic duct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TCD-CBDE)与LC联合胆总管切开探查术(choledochotomy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C-CBDE)用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成随访,使用t检验、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胆漏发生率以及结石复发率等。结果 209例患者中,131例(62.68%)行LC+TCD-CBDE,78例(37.32%)行LC+C-CBDE。LC+C-CBDE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胆漏发生率均高于LC+TCD-CBDE组患者(P<0.05);结石清除率、术后结石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把握适应证及禁忌症的前提下,LC联合不同LCBDE方法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