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学敏
- 作品数:32 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论新时期思政理论课教师的职业素养被引量:1
- 2014年
-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1]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其职业素养有着特殊的要求。
- 钟学敏
- 关键词: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宣传者
- 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中的非必然性社会代价及其应对措施被引量:1
- 2006年
- 经济体制改革和转轨必然要付出代价。本文着重地分析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转轨过程中所付出的非必然性代价,以树立正确的代价意识,把经济体制改革和转轨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减少到最小,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 钟学敏
- 杭州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 2011年
- 杭州各区县乡镇积极探索村民自治是实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深入杭州各村镇调查基础上,对杭州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的实践与探索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杭州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村级经济薄弱、民主制度内驱动力不足、选举和村务公开等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 钟学敏刘玉勇
- 关键词:基层民主
- 农村土地制度的特点及其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意义
- 2009年
- 本文论述了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特点,深刻阐述了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产权的功能与变动空间,详细分析了目前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和流转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钟学敏
- 关键词:土地制度土地使用权流转
- 时代新课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前使命被引量:1
- 2010年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解决中国时代课题的历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不断探索并精彩解答了四大时代课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由此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当前,随着新的形势发展,一个新的重大的时代课题开始浮出水面,那就是"建设什么样的民主,怎样建设民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前使命就是要像回答前面四大课题一样,集中而全面深入地回答这一时代新课题,并形成新的完整概括和重大理论创新,这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里程碑。
- 段治文钟学敏
- 关键词:民主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两点特征思考被引量:1
- 2015年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规律。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史的教育",更要注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整个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作用的研究与探索。本文着重论述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两个基本特征: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具有的文化学持征和心理学特征。其目的在于使这门课的教学生动而具体,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 钟学敏
-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
- 试论两岸文化交流障碍与跨越障碍的路径
- 经过马英九执政八年努力,两岸文化交流与融合已有很大发展,但文化交流的深化还存在三方面的障碍.克服这些障碍基本路径在于,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克服彼此的偏见,端正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心态,逐步建立恒久稳定的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 钟学敏
- 关键词:文化认同
-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困境与原因探析
- 2010年
- 高校思政理论课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昔遍存在着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影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 钟学敏周笑萍
- 关键词:思政教学实效性
- 论建国初期的科学普及运动
- 2008年
- 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发展中重要的社会变革事件,而新中国建立之初广泛开展的科学普及运动,则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表现和标志之一。建国初期的科学普及运动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确立"人民科学观"新理念,明确科学普及运动的新方向;对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为科学普及提出新要求;建立科普局和科普协会,指导科学普及运动;推动自然科学的大众化、通俗化和本土化,实现科学转向人民;建立科学馆,大力发展科学展览事业,推动民众科学素养的提高。
- 钟学敏陈一平
- 中美教育质量政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文章在中美有关教育目的研究可得资料的基础上,简要概括了中美教育质量政策的发展情况,进而以内容分析、过程分析、价值分析为思路对中美两国教育质量政策及相关内容作了比较研究,以达到提高中国教育质量政策的目的。
- 钟学敏周笑平
- 关键词:中美教育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