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涛

作品数:11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电图
  • 8篇心电
  • 8篇心电图
  • 5篇动态心电图
  • 4篇精神分裂症
  • 4篇分裂症
  • 2篇心病
  • 2篇心率
  • 2篇心率变异
  • 2篇心率变异性
  • 2篇利培酮
  • 2篇老年
  • 2篇冠心病
  • 2篇儿童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态心电图监...
  • 1篇动态心电图诊...
  • 1篇心电图监测
  • 1篇心电图诊断

机构

  • 10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河南省精神病...

作者

  • 11篇刘涛
  • 3篇杨玲
  • 2篇侯永花
  • 2篇杜好瑞
  • 1篇严宏力
  • 1篇宁夔
  • 1篇谭春英
  • 1篇费鹏鸽
  • 1篇张宁
  • 1篇张帆
  • 1篇张萍
  • 1篇李六一
  • 1篇宋景贵
  • 1篇刘晖
  • 1篇张桂艳
  • 1篇杨庆南
  • 1篇张朝辉
  • 1篇王涵
  • 1篇顾欣
  • 1篇顾欣

传媒

  • 2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6
  • 2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部感染前后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变化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部感染前后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诊治的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60例,均并发心律失常,在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治疗,感染未控制前不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患者感染控制前(入院后感染确诊时)、感染控制后进行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结果感染控制前心电图检查显示,分别有41例房性早搏、26例房颤、31例窦性心动过速、32例窦性心动过缓、14例房室传导阻滞、27例束支传导阻滞、28例室性早搏,分别占68.33%、43.33%、51.67%、53.33%、23.33%、45.00%、46.67%,感染控制后心电图检查显示,分别有28例房性早搏、14例房颤、18例窦性心动过速、15例窦性心动过缓、6例房室传导阻滞、14例束支传导阻滞、16例室性早搏,分别占46.67%、23.33%、30.00%、25.00%、10.00%、23.33%、26.67%,感染控制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感染控制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低于感染控制前,感染控制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感染控制后,心律失常可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心肌酶水平可有一定程度降低。应积极预防和尽早控制肺部感染。
张桂艳周瑾杨玲刘涛梁岩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肺部感染心电图心肌酶
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症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在老年精神分裂症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症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所有患者常规行心电图监测,同时给予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两种监测方式的诊断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动态心电图在老年精神分裂症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效果,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老年精神分裂症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显著,对及早确诊及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涛
关键词: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老年精神分裂症不稳定型心绞痛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我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86例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给予所有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同时给予常规心电图监测,对两种监测方式的诊断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测中,房性早搏检出率为93.0%,室性早搏为80.2%,房速25.6%,房颤12.8%,房室传导阻滞窦房4.7%,窦缓传导阻滞2.3%,室内传导阻滞14.0%,房室传导阻滞7.0%,常规心电图检测中,房性早搏检出率为70.0%,室性早搏为54.7%,房速3.5%,房颤3.5%,房室传导阻滞窦房0.0%,窦缓传导阻滞1.2%,室内传导阻滞1.2%,房室传导阻滞2.3%。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相比,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明显较常规心电图检出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的诊断上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刘涛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儿心电图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物对精神分裂症患儿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39例精神分裂症患儿随机会为利司培酮组、氯丙嗪组、氯氮平组各13例。以用药前的心电图为参照,分别与服药后2、4、8周复查心电图。结果 1)3种药物对心电图均有影响,异常率35.90%;2)3组心电图异常率差异具有显著意义(X2=16.77-19.03 P<0.01),氯氮平组最高,氯丙嗪组次之,利司培酮组最低;3)心电图异常改变以窦性心动过速为主,其次是心肌缺血。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有影响,应定期复查心电图。
杨玲杨庆南侯永花刘涛严宏力
关键词:儿童抗精神病药物心电图
利培酮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对ECG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杨玲刘涛谭春英
关键词:利培酮氯丙嗪精神分裂症ECG
动态心电图监测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对冠心病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监测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胸闷症状患者86例,对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展开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动态心电图中ST段动态变化间的关联。结果 86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68例(79.07%),其中中度狭窄29例(42.64%),重度狭窄39例(57.35%);经动态心电图监测,在86例患者中,76支(73.79%)检出为阳性,其余27支(26.21%)检出为假阴性。动态心电图敏感性77.02%,特异性75.00%。结论动态心电图中ST段动态变化与冠脉造影中冠状动脉病变间有明显相关性。
刘涛
关键词: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
利培酮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各6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8w末检查心电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电图均正常。治疗后利培酮组异常率(38/180,21.1%)明显低于氯氮平组(73/180,40.6%),差异极显著(χ2=15.96,P<0.01)。显著异常时段为第4w末。两组均以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和ST-T改变多见,但利培酮组窦性心动过速和ST-T改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氯氮平组,而窦性心律不齐明显高于氯氮平组。结论利培酮致儿童心电图异常率较氯氮平低,且程度轻。
刘涛王涵顾欣侯永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童利培酮氯氮平心电图
酒依赖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况及电生理特性,为临床诊治和防止复饮提供帮助。方法对酒依赖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61例行24 h动态心电图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测,分析心率变异性(HRV)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每5 min 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部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NN间期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的NN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50)时域指标和SSR反应波潜伏期、波幅。结果酒依赖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均较对照组降低,SSR反应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酒依赖(AD)患者长期酒精滥用导致自主神经功能改变,表现为自主神经总体功能减弱,交感及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两者之间的平衡调制能力受损。临床AD的治疗和复饮防治中应加强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测,在改善其他症状的同时应注重自主神经症状的缓解。
刘涛刘晖杜好瑞宁夔顾欣
关键词:酒依赖自主神经心率变异性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放松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睡眠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放松治疗(RT)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睡眠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PSD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降颅压、稳定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脑细胞保护、活血化瘀及对症支持治疗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RT训练。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检测2组患者多导睡眠图(PSG)及HRV,同时对2组患者结果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SG及HRV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其PSG觉醒次数[(3.52±1.43)次]减少,睡眠效率[(74.2±4.22)%]及总睡眠时间[(382.1±25.3)min]增加,睡眠潜伏期[(40.5±14.3)min]及快眼动睡眠潜伏期[(89.2±8.81)min]缩短,浅睡眠比例[(65.6±7.93)%]减少,深睡眠比例[(14.7±3.64)%]及快眼动睡眠比例[(19.7±2.88)%]增加;HRV检测指标低频成分(5.18±0.96)降低,高频成分(5.21±0.60)升高,低频/高频比值(0.99±0.31)明显降低;对照组治疗后仅见觉醒次数[(5.22±1.97)次]减少、总睡眠时间[(336.7±29.7)min]增加,HRV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治疗后观察组PSG及HRV各项指标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RT治疗,可进一步改善PSD患者睡眠障碍及HRV,对提高康复疗效及抑制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作用,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穆俊林宋景贵李六一杜好瑞张宁刘涛张朝辉张萍张帆费鹏鸽
关键词:睡眠心率变异性
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对比在冠心病诊断中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疑似冠心病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且分别应用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予以检查。对比在冠心病诊断中2种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冠心病检查中,运动平板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特异性显著低于24小时动态心电图(P〈O.05)。结论: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均可对冠心病予以有效诊断,其中运动平板心电图诊断在诊断冠心病中临床价值更高,值得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刘涛
关键词:冠心病运动平板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