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春阳

作品数:36 被引量:145H指数:8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腹腔
  • 9篇腹腔镜
  • 8篇手术
  • 7篇切除
  • 7篇切除术
  • 7篇肿瘤
  • 6篇前列腺
  • 6篇膀胱
  • 5篇细胞
  • 4篇输尿管
  • 4篇尿管
  • 4篇切开
  • 4篇取石
  • 4篇取石术
  • 4篇外科
  • 4篇结石
  • 4篇后腹腔
  • 4篇后腹腔镜
  • 3篇血管
  • 3篇前列腺癌

机构

  • 28篇哈尔滨医科大...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天津市泌尿外...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36篇王春阳
  • 16篇倪少滨
  • 8篇陈起引
  • 6篇韩瑞发
  • 4篇麻立
  • 4篇贾光
  • 3篇王越
  • 3篇孙岩
  • 2篇胡海龙
  • 2篇陶维阳
  • 2篇廉爱玲
  • 2篇吴长利
  • 2篇赵忠山
  • 2篇梁恩利
  • 2篇刘利维
  • 2篇任海林
  • 2篇胡婕
  • 2篇李晓冬
  • 2篇王宏磊
  • 1篇李宁

传媒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3篇临床与病理杂...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 2篇机器人外科学...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国外医学(泌...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移植与血...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2F3基因腺相关病毒干扰载体的构建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构建针对E2F3基因的腺相关病毒干扰穿梭质粒载体,为进一步包装能够表达干扰序列的病毒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已经合成的pRNAT-U6.1-siE2F3/Neo干扰质粒载体,进行限制性内切酶Mlu酶切,将干扰片段克隆入线性质粒pAAV-MCS中,构建具有表达沉默E2F3基因的RNA干扰穿梭质粒。通过Bgl Ⅱ及Mlu单酶切,BamH1和HandⅢ双酶切、PCR鉴定及基因片段序列分析验证构建是否成功。结果:pAAV-siE2F3线性化后,片段大小约6 300bp;以Mlu为两边酶切位点设计的引物对重组质粒进行PCR,可获得的产物大小1 700bp;应用ITR专用引物进行重组质粒的PCR后证实本研究所构建的重组质粒ITR片段存在,大小约3 500bp,上述指标均与预期设计结果相符。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插入序列无基因突变,序列完整。结论:穿梭质粒载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包装能够表达针对E2F3基因干扰序列的腺相关病毒,进一步研究E2F3基因在肿瘤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胡海龙韩瑞发孙岩刘利维任海林梁恩利王春阳吴长利
关键词:RNAIE2F3
乳腺癌患者中乳腺球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06年
目的探讨hMAM mRNA在乳腺癌患者皮肤组织及乳头乳晕复合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皮肤在距肿瘤最近点取材,乳头乳晕复合体经正中切面取材,同时取乳腺癌组织26例,正常皮肤组织10例,采用RT-PCR技术检测hMAM mRNA。结果乳腺癌组织均阳性,正常皮肤组织均阴性。乳腺癌患者皮肤组织hMAM mRNA阳性率为10.0%(3/30),乳头乳晕复合体hMAM mRNA阳性率为16.7%(5/30)。皮肤组织hMAM mRNA阳性率与皮肤外观是否有改变有关(P=0.0035)。乳头乳晕复合体hMAM mRNA阳性率与肿瘤是否位于中心区有关(P=0.0192)。结论乳腺癌患者hMAM mRNA阳性预示着微转移。皮肤局部外观的改变,及肿块的相对位置能够大致预测皮肤或乳头是否受累;而且,由于皮肤及乳头的受累率较低,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或腔镜乳腺癌根治术具有可行性。
陶维阳许军王春阳刘昶孙备潘尚哈高越
关键词:乳腺癌乳头乳晕复合体乳腺球蛋白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尿流动力学在前列腺增生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尿流动力学是前列腺增生诊疗中一个重要的检查,在诊断膀胱出口梗阻及评价逼尿肌功能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经尿道前列腺手术的疗效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近年来,尿流动力学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及使用标准一直是研究中的热点,本文将从尿流动力学在前列腺增生诊疗中的价值与优势以及与前列腺手术之间的联系两方面分析和总结,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李宁王春阳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尿动力学外科手术排尿障碍
E2F3及C-myc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E2F3及C-myc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膀胱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病理分期及组织分级的BTCC标本和正常膀胱黏膜中E2F3及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自动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以积分光密度表示。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E2F3及C-myc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E2F3的表达率与膀胱癌的分级和分期密切相关(P<0.05;P<0.01);C-mvc的表达率与膀胱癌的分级和分期密切相关(P<0.01;P<0.01)。膀胱移行细胞癌中E2F3与C-myc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E2F3及C-myc与膀胱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同时二者之间的表达密切相关,二者不仅可以作为膀胱癌的诊断与预后指标,而且为以E2F3为靶点的膀胱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胡海龙韩瑞发孙岩刘利维任海林梁恩利王春阳吴长利
关键词:E2F3C-MYC膀胱移行细胞癌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2年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其应用目的是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多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过程。其在泌尿外科手术也广泛运用,如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前列腺癌根治术等腹腔镜微创手术。文章就ERAS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方面的相关应用进行综述。
车航(综述)王春阳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围手术期医护快速康复外科康复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解剖标志
2020年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逐渐发展成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因其安全性、有效性而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前列腺及周围结构的局部外科解剖是复杂的,毗邻直肠且伴有重要的血管、神经,因此操作不当易引起严重并发症。泌尿外科医生如果要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必须对这一区域的解剖结构有透彻的了解。本文旨在提供一组关键的解剖标志,使医生能更有效、更安全地进行手术。
孔令龙(综述)王春阳
关键词:前列腺癌腹腔镜手术
Tumstatin的研究进展
2008年
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转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已经成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机制。Tumstati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来源于人基底膜IV型胶原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现就Tumstatin在发现、生物学特性、抗肿瘤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春阳韩瑞发(审校)
关键词:肿瘤血管生成因子
缺血后处理改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肾脏外科手术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包括肾移植术、肾切开取石术、肾动脉分流术或肾实质损伤及肾部分切除术等在内的多种手术均需要阻断肾动脉,这时肾脏就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肾脏IRI是导致急性肾衰竭和移植肾功能紊乱的最主要原因,是决定肾脏功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寻找有效防治肾脏IRI的措施已成为肾脏外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 ostconditioning,IPoC)是指在组织、器官缺血恢复血供之前,给予的短暂、数次的再灌注-缺血的处理过程,能够有效改善组织器官发生IRI,由Zhao等于2003年首次利用犬心肌梗死模型实验发现.
叶冬波王春阳倪少滨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后处理分子机制肾切开取石术肾部分切除术肾移植术
重症尿脓毒血症的早期预警和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重症尿脓毒血症是泌尿外科和重症监护科常见的危重症,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降低重症尿脓毒血症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有重要的价值,因此了解其早期预警及预后危险因素对临床诊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C反应蛋白、血浆降钙素原、白蛋白以及血小板均在尿脓毒血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临床工作中综合分析各指标现已基本明确的作用,对于重症尿脓毒血症的早期预警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齐奥倪少滨王春阳贾光王宏磊
关键词:尿脓毒血症
机器人辅助后腹腔镜改进“一体位”治疗上尿路上皮癌7例报告
2023年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后腹腔镜改进“一体位”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科行机器人辅助后腹腔镜下单一体位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7例。患者完全健侧卧位,建立人工气腹,于腋后线右肋缘、腋中线髂嵴上3~4 cm、腋前线肋缘下6~8 cm和腋中线髂嵴上3~4 cm水平线靠近腹直肌外缘处分别置入trocar,先切除肾脏后,向下游离输尿管至髂血管处,再将机器人主关节180°扭转进行重新对接后,向下游离输尿管至膀胱壁处,夹闭导尿管,膀胱注入吲哚菁绿及蒸馏水混合液后打开膀胱,洗净膀胱内液体,观察对侧输尿管口,袖套状切除患侧输尿管,V-LOCK 2-0缝合线分两层缝合膀胱切口,腋后线右肋缘下与腋中线髂嵴上3~4 cm连线方向延长切口取出标本。结果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时间155~263 min,平均247.0 min;术中出血20~100 ml,平均42.9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4~24 h,平均22.6 h。1例术后出现吸收热,2例术后中度贫血(1例术后肌间动脉破裂导致大量出血和手术区域血肿形成,出血量约1000 ml,导致失血性贫血;1例术前后均中度贫血),2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住院时间为8~16 d,平均11.6 d。7例病理均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7例术后随访3~9个月,平均为6.2月,均无膀胱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机器人辅助后腹腔镜改进“一体位”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安全、可行。
刘华贾光王久亮张国灵陶柏居王渤文孟乐祝相煜季旭然王春阳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手术后腹腔镜吲哚菁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