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
- 作品数:44 被引量:303H指数:11
- 供职机构: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民和县退耕还林(草)的效应及后续发展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以民和县为例,应用数据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后的生态和社会效应,结果表明,退耕工程实施后改善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和微气候环境,优化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仍存在退耕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农业产业链等后续发展的建议。
- 强泰毛伟赵青林田鑫潘文
- 关键词:退耕还林(草)
- 华南南华纪锰矿区"双层构造"的特征及找矿意义
- 袁良军周琦张遂谢小峰杨炳南潘文谢兴友刘志臣
- 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找矿模型--以黔湘渝毗邻区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为例被引量:87
- 2017年
- 产于Rodini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武陵次级裂谷盆地中的黔湘渝地区南华纪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锰矿床类型。通过分析总结该类型矿床地质背景、南华纪早期构造古地理与矿床地质特征,基于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的成矿模式,总结建立了该类型锰矿床找矿模型:即以南华纪早期同沉积断层、Ⅳ级断陷盆地、两界河组及其中古天然气成因的白云岩透镜体存在与否、锰矿成矿地质体与大塘坡组厚度和裂谷盆地古天然气锰矿成矿系统中渗漏喷溢中心相、过渡相、边缘相等为主要地质标志建立地质找矿模型;以Ⅳ级、Ⅲ级断陷盆地中不同的Mn/Cr微量元素比值指标和δ^(34)S值在中心相、过渡相、边缘相判别指标建立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以锰矿成矿地质体的低电阻率、高极化率与其上覆及下伏地层高电阻率、低极化率的物性差异特征,建立AMT地球物理间接找矿模型。项目团队运用建立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在黔东地区锰矿整装勘查实践检验中,已先后新发现了亚洲最大的松桃道坨和松桃普觉(西溪堡)两个隐伏超大型锰矿床,最近又新发现松桃桃子坪、高地两个超大型锰矿床,使黔东地区成为新的世界级锰矿资源富集区。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已成为继传统的海相沉积型、沉积变质型锰矿床之后,全球最重要的三大锰矿床类型之一。
- 周琦杜远生袁良军张遂杨炳南杨炳南潘文潘文徐源王萍刘雨覃永军谢小峰
- 关键词:地质学锰矿床找矿模型
- 贵州铜仁中寒武统含钾页岩地质特征与钾富集规律研究
- 2024年
- 钾盐是中国生产钾肥的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中国可用于生产钾肥的可溶性钾矿资源非常短缺,难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之需,而难溶性钾矿资源储量丰富,尤其在贵州铜仁地区中寒武统含钾页岩广泛发育。以铜仁地区中寒武统含钾页岩为研究对象,对含钾页岩地质特征、钾赋存状态和富集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钾富集层主要赋存于寒武系中统敖溪组第二段(∈_(2)a^(2))含炭质粉砂质页岩中,厚度26~36 m,K_(2)O含量7%~14%,平均约9.59%。钾元素主要赋存形式为微斜长石和伊利石,初步认为富钾页岩物源很可能来自陆源长英质含钾长石的风化。微斜长石、伊利石等含钾矿物主要在台地边缘斜坡偏氧化水体中发生沉积,最终形成富钾页岩。
- 蒋天锐潘文苏特施春华涂灵玲赵爽黄丹周灵高军波
- 关键词:地质特征中寒武统
- 黔东松桃南华系大塘坡组锰矿层物源:来自Sr同位素的证据被引量:27
- 2016年
- 锰矿床的物质来源是锰矿床研究的难点问题之一.辨别黔东松桃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锰矿沉积的物质来源有助于加深对锰矿成矿过程的理解.对黔东松桃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锰矿沉积的Sr同位素研究显示,15个锰矿石、锰质页岩及炭质页岩样品87Sr/86Sr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为0.705 727~0.732 536,其中炭质页岩样品具有最高的Sr同位素比值0.732 536,含锰岩系样品87Sr/86Sr同位素比值平均值为0.711 128.样品中87Sr/86Sr比值随着Al含量的上升,分别出现87Sr/86Sr比值上升与下降的两个分异趋势.87Sr/86Sr比值随Mn含量的上升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但该趋势无显著相关性,残差分析显示这主要是由于样品中87Sr/86Sr比值随着Mn含量上升出现收敛性波动造成.上述现象是由于陆源碎屑成分和海底热液成分混合输入造成.通过与大塘坡组同时代(约660 Ma)古海水Sr同位素组成,世界范围内不同时代锰矿沉积以及现代红海沉积物的Sr同位素结果对比,发现黔东松桃地区南华系锰矿层中Sr同位素比值分布范围较宽,部分锰矿样品87 Sr/86 Sr比值低于古海水87Sr/86Sr比值,与典型大洋成因的锰矿层或铁锰结核具有不同的Sr同位素特征.联系黔东南华系大塘坡组锰矿层形成时期的特殊地质背景,认为锰质积累过程与沉淀过程为不同阶段产物——锰质的积累过程在Sturtian冰期盆地缺氧水体中完成,可能主要以海底热液喷溢系统完成;而锰矿的沉淀过程则是在间冰期伊始古海洋化学条件动荡的水体中完成.
- 余文超杜远生周琦彭头平王萍袁良军徐源潘文谢小峰齐靓
- 关键词:SR同位素锰矿矿产地质
- 黔东松桃盘石-盘信地区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1地质背景
黔东松桃盘石-盘信地区及其邻区位于雪峰山西缘。研究区经受了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等多期构造作用的改造,构造变形极为复杂(金宠,2010;李三忠等,2011)。近年来,位于研究区相邻的湖南花垣发现了超大型铅锌矿床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杨绍祥等,2007;周云等,2011),黔东铅锌成矿区作为川、滇、黔成矿带和湘西.鄂西成矿带的交汇部分,且毗邻湘西花垣铅锌矿集区,已发现有嗅脑、粑粑寨、康金、小红岩、团塘、老屋场等铅锌矿点,但这些矿点普遍规模小、矿石品位底,经济价值较小(图1)。
- 谢小峰潘文蒋天锐
- 关键词:成矿地质条件铅锌矿
- 黔东松桃高地超大型锰矿床F3 犁式正断层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 谢小峰袁良军张遂潘文蒋天锐刘健沈红钱曾飞杨俊华周应华
- 南华裂谷武陵次级裂谷西段Ⅳ级地堑大塘坡组地层特征对比与锰矿成矿预测被引量:1
- 2020年
- 黔东锰矿矿集区既是中国锰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世界级的锰矿资源富集区之一。位于南华裂谷武陵次级裂谷(Ⅱ级),即武陵山巨型锰矿成矿带中。本文拟从武陵次级裂谷(Ⅱ级)中石阡-松桃-古丈Ⅲ级地堑盆地西段中的黑水溪-杨家湾、李家湾-高地-道坨、大屋、大塘坡和寨英-西溪堡等系列Ⅳ级地堑中的大塘坡组地层特征进行详细对比研究,为隐伏锰矿找矿预测提供依据。
- 谢小峰袁良军袁良军杨炳南潘文姚希财杨炳南
- 贵州印江窑上奥陶系湄潭组含锰矿层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 2020年
- 近期在开展1∶5万大坝场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在印江窑上奥陶系湄潭组中发现了锰矿层。目前国内已有公开报道的奥陶系锰矿仅见于湖南桃江、益阳、安化、宁乡等地。综合分析后,认为该锰矿可与"桃江式"锰矿对比。鉴于黔东北湄潭组地层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科学和找矿意义。
- 叶飞潘文潘文左勇覃智贵周灵周宁赵爽刘健
- 关键词:奥陶系
- 贵州省松桃县道坨超大型锰矿床的发现及其成因探讨被引量:41
- 2014年
- 贵州省松桃县道坨锰矿床是新发现的一个超大型全隐伏锰碳酸盐矿床。文章阐述了该矿床的发现概况及基本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并应用锰矿石和含锰黑色页岩的元素和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对菱锰矿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制约。道坨超大型锰矿床的发现是填图及对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的结果。该矿床具有品位高、厚度大、呈层性好及展布广等特点。其锰矿石的主量元素特征为Al2O3、TiO2、Fe2O3含量较低,P2O5中等程度富集,MnO、MgO含量相对较高,Fe/Mn比值低。在微量元素方面,锰矿石显示出较为明显的Co富集,含锰黑色页岩则显示出较为明显的Co、Mo富集;在稀土元素方面,锰矿石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总量,轻微的"帽式"稀土元素PAAS标准化配分模式及明显的Ce正异常,含锰黑色页岩的稀土元素总量与PAAS接近,其稀土元素PAAS标准化配分模式较为平坦,无Ce异常。碳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出菱锰矿富集碳的轻同位素,表明在菱锰矿形成过程中存在有机碳的参与。文章表明,道坨锰矿床内的锰是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菱锰矿是在缺氧且富含有机物质的成岩环境中转化而成。
- 安正泽张仁彪陈甲才覃英潘文吴桂武彭乾云郑超张飞飞朱祥坤王海宾
- 关键词:地球化学碳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