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晓华
- 作品数:33 被引量:29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农用地土壤中汞元素形态特征浅析被引量:10
- 2009年
- 以第四纪沉积物厚覆盖区农用地表层土壤汞元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汞的水溶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态、铁锰氧化态、腐殖酸态、强有机结合态、残渣态等7种形态存在特征,研究表明残渣态的含量比例与全量呈正相关关系,其他6种类型形态含量比例则与全量呈负相关关系,农用地土壤中汞的增量主要为残渣态的汞。
- 何中发方正孙彦伟李金柱夏晨温晓华张琢刘文长江思珉
- 关键词:农用地重金属
- 悬浮体进样-基体改进效应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土壤中的铅和镉被引量:48
- 2006年
- 建立了以悬浮体进样-基体改进效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污灌区土壤中痕量铅和镉的新方法.以琼脂为悬浮剂、NH4H2PO4作基体改进剂,研究了土壤悬浮液的稳定性和基体改进效应及干扰效应.基于原子化峰值时间的对数值与原子化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测得Cd和Pb的表观活化能,探讨了基体改进效应机理.应用标准曲线进行校准,Pb和Cd的检出限分别为9.05×10^-10g·mL^-1和1.76×10g·mL^-1-11g·mL^-1,Pb和Cd的回收率分别为91%~97%和93%~109%,相对标准偏差为4.2%~7.8%.以土壤标准品作参照,测得值与标准值相符.
- 孙汉文温晓华梁淑轩
- 关键词:石墨炉原子吸收悬浮进样表观活化能土壤铅镉
- 地下水中钙和镁的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被引量:9
- 2010年
- 改进了离子色谱分析地下水中钙和镁的方法。以IonPac CS12A为分离柱,稀盐酸为淋洗液,电导检测器检测,对地下水中的锂、钾、钠、钙和镁进行同时测定。方法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高的灵敏度,钙、镁的浓度分别在0~500mg/L和0~250mg/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钙的检出限为1.50μg/L,镁的检出限为0.89μg/L。对不同浓度钙、镁水质标准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同时对实际样品进行不同稀释倍数分析验证,方法精密度(RSD,n=8)为0.19%~1.89%,无显著的基体效应影响。方法可满足全国地下水调查评价规范要求,适于地下水样品中锂、钾、钠、钙和镁离子的同时测定。
- 张琢邵超英温晓华何中发
-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钙镁地下水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皂角苷增效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研究被引量:52
- 2010年
- 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皂角苷对土壤中Cu、Zn、Pb和Cd的去除作用,并考察了皂角苷淋洗液pH值、浓度等对重金属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皂角苷浓度和降低溶液pH值均有利于重金属的去除.当皂角苷浓度为50g·L-1、pH值为5.2时,土壤中Cd、Cu、Zn和Pb的去除率分别可达45.6%、24.4%、19.0%和17.6%.根据皂角苷处理前后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分析结果可知,皂角苷对土壤中不同形态重金属的去除能力存在差异,其中,以离子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金属的去除效果最为明显.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皂角苷与金属离子反应形成了配位化合物,并以离子交换平衡法测定了配位稳定常数及配位物质的量比.皂角苷与各金属离子配位稳定常数K的大小顺序依次为:Cu2+>Zn2+>Cd2+>Pb2+,lgK值在3.91~6.60之间.除Cu与皂角苷是以1:2(物质的量比)络合外,其他3种金属均与皂角苷生成1:1的络合物.此外,土壤中Cd的去除量与其他重金属(Cu、Zn、Pb)的去除量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金属离子可能是通过直接与皂角苷形成可溶性络合物或者通过与其他金属的架桥作用而被转移到皂角苷溶液相中,从而实现从土壤中去除.
- 朱清清邵超英张琢温晓华
- 关键词:皂角苷重金属
- 2,3-二羟基萘-6-磺酸钠接枝吸附剂去除水中微量硼的机理
- 2015年
- 以11B NMR法研究了硼酸与2,3-二羟基萘-6-磺酸钠的配位反应。结果表明,2,3-二羟基萘-6-磺酸钠与水溶液中的硼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五元环的1:1和1:2(化学计量比)的配合物,配合物的形成常数分别为logβ1=5.22、logβ2=6.10。利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2,3-二羟基萘-6-磺酸钠接枝硼选择性吸附剂,吸附剂上2,3-二羟基萘-6-磺酸钠担载量为1.20mmol/g。以bath法研究了2,3-二羟基萘-6-磺酸钠接枝吸附剂对水中硼的去除作用,考察了溶液p H值、初始硼浓度、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硼去除率的影响。在该吸附剂吸附硼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中发现,硼的吸附符合准二级速率方程,是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B(OH)4-以1:1配合物的形式和静电吸引的方式结合在吸附剂上;吸附速率主要为化学吸附控制。
- 余肖峰顾华胡晶晶温晓华张琢邵超英
- 关键词:硼污染吸附剂
- 城市地下水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 分析了东部某大型城市市域范围内288件潜水及承压含水层分层地下水样品中32项元素指标的含量特征和分布变化。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三氮(NO3-、NO2-、NN4+)、高锰酸盐指数及Fe和Mn的含量高为该地区地下水...
- 温晓华李金柱张琢邵超英何中发
- 关键词:城市地下水地球化学水环境地质环境
- 悬浮液进样-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痕量砷锑硒被引量:24
- 2007年
- 在原子荧光光谱法传统样品前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悬浮液进样技术。用琼脂作为悬浮剂,水溶液作为校正曲线,对土壤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进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并且省去了冗长的样品化学前处理过程。检出限分别为砷0.33μg/L、锑0.13μg/L、硒0.06μ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砷3.92%~6.32%、锑1.76%~3.11%、硒3.08%~5.54%;回收率分别为砷98.7%~105.7%、锑99.5%-103.3%和硒94.6%-107.2%。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实际样品的测定值与传统消化法相比较,结果基本一致。
- 温晓华邵超英张琢何中发
- 关键词:悬浮液进样锑硒土壤
- 长江三角洲典型农用地土壤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及源解析——以华东某地区为例被引量:6
- 2016年
- 为研究长江三角洲典型农用地土壤多环芳烃的组成及来源,系统采集华东某地区农用地表层土壤样77个,对16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PAHs)单体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用地土壤中Σ16PAHs浓度范围为18.60~1278.67μg/kg,平均浓度为233.57μg/kg;PAHs组成以2环至4环的中低环组分为主,占85.05%;同分异构体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显示研究区农用地土壤中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石油泄漏及煤与生物质燃烧。
- 王瑶李金柱何中发王寒梅温晓华
- 关键词:土壤地球化学农用地有机污染多环芳烃源解析
- 一种新型快速筛查水中多氯联苯的方法被引量:1
- 2021年
- 近年来对于水中持久性有机物的生产和排放的管控日渐增强,但持久性有机物依然是环境健康潜在的危险所在。对于这些持久性化合物的监测和评估不得不依赖昂贵且费时的常规方法。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荧光检测多氯联苯的快速检测方法,基于苯并a芘(BaP)与多氯联苯(PCB)之间形成的交互作用使BaP荧光强度随着PCB的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从而实现不用复杂前处理,即可以通过荧光检测BaP的强度判断PCB的浓度含量等级。为了确定这种交互作用的选择性和基质影响性,对pH、离子强度模拟实际地下水条件也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条件对于PCB/BaP间的作用影响很小,从而增大了将此方法应用于实际检测的可能性。氯原子的数目对于PCB/BaP间的作用具有显著的影响。
- 崔君顾华刘慧青刘慧青
- 关键词:多氯联苯荧光检测快速筛查
- 根系土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在农作物中的迁移被引量:13
- 2012年
- 以上海市金山区为对象,分析了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特征,以及元素的有效态(水溶态、离子交换态)与全量、有机质、pH等的相关性;根据重金属元素在稻米、蔬菜等不同农作物中的含量,分析了其迁移及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不同元素的形态组成差异较大;Pb、Zn、Ni元素的有效态与环境因素(pH、有机质)关系密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最为活跃且易发生迁移,在多种农作物中有较为明显的富集;稻米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相对较小。研究成果可为土壤污染治理、种植结构调整、土地合理利用提供有益借鉴。
- 温晓华张琢何中发
- 关键词:农作物重金属生物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