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晨

作品数:96 被引量:276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专利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化学工程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7篇污泥
  • 21篇干化
  • 20篇滤布
  • 16篇剩余污泥
  • 14篇粉化
  • 9篇脱水性
  • 9篇脱水性能
  • 9篇胞外聚合物
  • 8篇污泥颗粒
  • 8篇污泥脱水
  • 7篇脱水设备
  • 6篇低温热源
  • 6篇湿空气
  • 6篇太阳能
  • 6篇太阳能干燥
  • 6篇涂布
  • 6篇喷涂
  • 6篇热源
  • 6篇污泥调理
  • 6篇污泥干化

机构

  • 96篇北京科技大学
  • 35篇盛世蔚蓝(山...
  • 11篇中国科学院生...
  • 4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钢集团
  • 1篇石家庄钢铁有...
  • 1篇唐山冀东装备...

作者

  • 96篇洪晨
  • 50篇邢奕
  • 21篇王志强
  • 17篇姜长禄
  • 16篇司艳晓
  • 10篇何永峰
  • 10篇段旭琴
  • 9篇张坤
  • 9篇李益飞
  • 7篇刘敏
  • 6篇宋存义
  • 6篇冯丽慧
  • 5篇汪莉
  • 5篇李洋
  • 5篇张莹莹
  • 5篇赵晓明
  • 4篇徐贵林
  • 4篇王康
  • 4篇杨强
  • 3篇侯佳

传媒

  • 6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环境科学研究
  • 3篇化工学报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工程科学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水泥工程
  • 1篇水泥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全国第十九次...

年份

  • 9篇2025
  • 1篇2024
  • 11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0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滤布放布及卸料收卷设备与物料布料及物料卸除系统
本发明提供滤布放布及卸料收卷设备与物料布料及物料卸除系统,滤布放布及卸料收卷设备,包括依次衔接的卸料功能单元、滤布整理功能单元和滤布收放卷功能单元,卸料功能单元将挤压脱水后的物料从滤布卸载,滤布整理功能单元平整卸除物料的...
洪晨 司艳晓 邢奕 凌玮
铁矿区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8
2013年
以密云水库上游某铁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研究了矿区内不同采样点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基因数量的变化,并结合土壤的理化性质与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微生物的基因数量与该地区的w(AP)(AP为有效磷)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细菌、放线菌的基因数量与该地区的内梅罗污染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二者R分别为-0.756(P<0.01)和-0.614(P<0.05)〕,而真菌的基因数量与内梅罗污染指数无显著相关性.采用PCR-DGGE研究了细菌、真菌、放线菌的群落结构变化,冗余度分析结果表明,内梅罗污染指数对细菌、放线菌的种群分布影响较大(P<0.05),对真菌的影响则较小.细菌、放线菌的种群多样性水平随着污染程度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微生物数量和结构的变化都表明,不同类群的微生物对重金属敏感程度为真菌抗性最强,放线菌和细菌次之.Cd和Cu污染抑制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多样性,而轻度Cr、Pb和Zn污染则促进了群落数量的增加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丰富.
邢奕司艳晓洪晨李洋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DGGE荧光定量PCR
不同粒度CuO及与乙基黄原酸钾复合污染对土壤脲酶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纳米氧化铜不同于常规的氧化铜,纳米氧化铜的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对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危害.本次通过向土壤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纳米氧化铜(N CuO)和微米氧化铜(M Cu0)(0,50,200,800,1600mg/kg干土)观察它们对土壤脲酶活性和細菌群落的影响.同吋,进一步研究了N CuO和M CuO分別与乙基黄原酸钾(PEX)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N CuO较M CuO对脲酶活性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只有M CuO浓度为1600mg/kg对脲酶的影响较明显.N CuO对脲酶活性的抑制可能与破坏细菌的細胞膜或刺激细菌产生活性氧,造成細菌細胞的衰退有关,N CuO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也较大.N CuO与PEX复合污染加剧了N CuO对土壤微生物的毒性,使脲酶的活性大幅度降低,细菌的群落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N CuO及其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机制需进一歩研究.通过比较研究N CuO和M CuO的生态毒性,纳米颗粒的生态毒性更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邢奕王志强李益飞洪晨沈茜杨强
关键词:脲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
柔性过滤软隔膜及过滤方法
一种过滤隔膜,包括第一过滤层、导水层以及第二过滤层,导水层位于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之间,其中,导水层包括若干柔性筋,柔性筋依次沿着第一方向间隔并列排布。该过滤隔膜,相邻柔性筋之间的间隙形成导水通道。过滤隔膜作为含水物料...
洪晨
不同pH值下胞外聚合物对污泥脱水性能及束缚水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4
2015年
研究了不同pH值下污泥脱水性能和束缚水含量的变化,通过测定污泥调理过程中各层胞外聚合物(S-EPS、LB-EPS和TB-EPS)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S-EPS中有机官能团以及有机酸的含量,探讨了胞外聚合物对污泥脱水性能及束缚水含量的影响.酸性条件下,污泥的脱水性能明显好于中性条件,并且p H值为3.03时,污泥滤饼含水率(WC)和毛细吸水时间(CST)均降至最低,分别为60.8%和25.4 s;碱性条件下,污泥中束缚水的含量明显增加,WC和CST均大幅升高,污泥脱水性能恶化.酸碱的加入导致污泥中TB-EPS含量降低,LB-EPS和S-EPS含量升高,并且EPS各层组均与WC、CST以及束缚水含量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其中S-EPS与污泥脱水性能以及束缚水含量的相关性最显著.酸碱调理过程中,部分EPS水解生成有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S-EPS中有机官能团的总量和种类都有明显增多.
邢奕王志强洪晨司艳晓张坤刘敏田星强李洋
关键词:污泥处理胞外聚合物脱水性能束缚水
滤布铺折布料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滤布铺折布料设备,包括铺折组件和喷料器,铺折组件、喷料器用于将滤布层叠铺设在缸体内并自上向下向滤布上喷卸物料。由于铺折组件将滤布层叠铺设,并在滤布上喷涂物料,使得滤布可以承载物料并多层累叠。在两层物料之间夹着...
洪晨司艳晓邢奕王一杰
脱硫灰调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利用脱硫灰调理生活污水剩余污泥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脱硫灰可明显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单独用脱硫灰调理污泥,投加量为3g.L-1时,污泥沉降体积最大为519.5ml,比阻有效降幅达47.56%;脱硫灰使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脱离并释放出结合水,脱硫灰与聚丙烯酰胺(PAM)联用处理污泥可得到比单独投加PAM更好的脱水效果;通过对比脱硫灰处理前后污泥的粒径分布和扫描电镜照片(SEM)发现,经过脱硫灰处理后,污泥絮体粒径较原泥明显减小,污泥絮体细孔的骨架结构被改变,形成更结实致密而具有较大孔径的絮体,使污泥中的水分更容易脱除,PAM有较好的吸附桥连作用,使已脱稳的污泥絮体迅速形成更大的絮体,更易固液分离,从而提高污泥脱水性能。
邢奕洪晨赵凡
关键词:污泥脱硫灰脱水性能胞外聚合物絮体结构
烧结烟气脱硫灰作水泥缓凝剂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以天然石膏作对比,研究了烧结烟气脱硫灰作为缓凝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烧结烟气脱硫灰用作水泥缓凝剂是可行的,但是脱硫灰在延长水泥凝结时间,提高水泥的力学性能方面的作用效果不如天然石膏。试验中确定脱硫灰的最佳掺加量为7%。脱硫灰作水泥缓凝剂时,起缓凝作用的水化产物可能是3CaO.Al2O3.CaSO3.11H2O,而非AFt、AFm。
赵秀娟邢奕贾建勇洪晨姜长禄
关键词:脱硫灰水泥缓凝剂力学性能
一种脱水设备的推布铺料装置及脱水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水设备的推布铺料装置及脱水设备,脱水设备的推布铺料装置包括铺料主体,铺料主体的底部设置有铺料口,铺料主体的前端设有向下倾斜延伸的推布头,推布头的第一端与铺料主体连接,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低于第一端,推布...
洪晨邢奕姜博王昊
铁矿区内重金属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以密云水库上游某铁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了矿区内不同采样点的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土样中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的数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01×107~1.08×109copies/g干土和8.65×107~2.69×109copies/g 干土.重金属含量与氨氧化微生物数量的相关性分析以及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区内重金属污染改变了土壤中的氨氧化微生物的数量和结构.Cu污染对AOA的数量起到了显著抑制作用(r=-0.653*, P〈0.05),但是对AOB则没有明显作用;Zn污染对尾矿库区域土壤的AOA/AOB比值影响显著(r=-0.606*, P〈0.05);Cd污染改变了AOB的种群分布,降低了AOB 的多样性水平.土壤中 Cr 长期干扰并没有改变氨氧化微生物的数量和结构,但是明显得抑制了氨氧化速率,表明重金属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土壤生态系统的氮循环.
洪晨邢奕司艳晓李洋
关键词:ARCHAEA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