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卫章

作品数:57 被引量:148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细胞
  • 12篇血小板
  • 12篇基因
  • 10篇肿瘤
  • 10篇淋巴
  • 9篇血小板无力症
  • 9篇突变
  • 9篇无力
  • 9篇骨髓
  • 8篇多发
  • 8篇多发性
  • 7篇多发性骨髓瘤
  • 7篇骨髓瘤
  • 7篇发病
  • 6篇淋巴瘤
  • 6篇发病机制
  • 6篇分子
  • 6篇白血
  • 5篇蛋白
  • 5篇白血病

机构

  • 40篇吉林大学第二...
  • 16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吉林大学
  • 5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吉林大学第三...
  • 2篇北华大学
  • 2篇上海血液学研...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解放军465...
  • 1篇吉林军医学院...
  • 1篇长春市宽城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四六...

作者

  • 57篇沈卫章
  • 16篇王秀丽
  • 15篇李小丰
  • 14篇金立方
  • 12篇王鸿利
  • 12篇金佩佩
  • 11篇徐文
  • 11篇王学锋
  • 10篇丁秋兰
  • 9篇赵岩
  • 8篇李景贺
  • 8篇姜玉珍
  • 8篇王春红
  • 6篇贾姣源
  • 6篇任立参
  • 6篇田春艳
  • 5篇杨芳
  • 5篇朱耿军
  • 4篇张凤春
  • 4篇张红娟

传媒

  • 6篇中国实验诊断...
  • 5篇中华血液学杂...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第11次中国...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3
  • 4篇2002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家系临床特性和基因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对三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T)家系进行整合素αⅡbβ3临床特性分析和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经BPC、血涂片、出血时间(BT)、凝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聚集试验和流式细胞术进行实验检测;用PCR法对先证者αⅡbβ3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突变位点经直接测序排除基因多态性,103名健康人作对照。结果三个家系的先证者BPC正常,血小板不聚集,BT延长,凝血常规指标检查正常,对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等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反应基本正常;家系1和家系3先证者的血小板膜表面αⅡbβ3的含量极度降低,家系2先证者的血小板膜表面αⅡb阳性血小板为63%,β3阳性血小板为76%。家系1先证者αⅡb基因存在G10A纯合突变,β3基因存在G1412T纯合突变。家系2先证者β3基因存在G1199A和1525delC复合杂合突变。家系3先证者在αⅡbβ3基因未检测到突变。结论G10A和G1412T复合纯合突变是导致家系1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G1199A和1525delC复合杂合突变是导致家系2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G10A、G1412T和1525delC为国际首次报道的突变。
金佩佩沈卫章杨芳丁秋兰王学锋奚晓东王鸿利
关键词:血小板无力症基因突变出血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L721R和Q860X复合杂合突变导致血小板无力症的分子机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L721R和Q860X复合杂合突变导致血小板无力症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PCR法对先证者αⅡb和β3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突变基因。突变位点经直接测序证实排除基因多态性。采用PCR定点突变法构建αⅡbL721R和Q860X突变真核表达载体,测序正确后用脂质体将其分别与表达β3亚基的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293T和CHO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细胞膜上αⅡbβ3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鉴定αⅡbL721R和Q860X突变体在转染细胞内的总体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确定αⅡbL721R和Q860X突变体的细胞内定位。结果先证者在αⅡb基因存在T2255G(L721R)和C2671T(QS60X)复合杂合突变。PCDM8ⅡbL721R/PCDM8Ⅲa转染的293T细胞表面αⅡb为野生型的2.1%,β3为野生型的11.0%。PCDM8ⅡbQ860X/PCDM8Ⅲa转染的293T细胞表面αⅡb为野生型的31.9%,133为野生型的18.0%。Western blot法证实突变αⅡbL721R与β3共表达后,可检测到前体αⅡb(pro-αⅡb),但未检测出成熟αⅡb Q860X与β3共表达后,检测到截短型αⅡb蛋白。免疫荧光细胞内共定位研究显示L721R和Q860X突变αⅡbβ3蛋白大部分分布于内质网,仅有少量在高尔基体中。结论αⅡbL721R和Q860X突变不影响αⅡb蛋白的合成和pro-αⅡβ3复合物的形成,但阻碍了pro—αⅡbβ3复合物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的转运,导致细胞内滞留,从而影响了αⅡbβ3在细胞表面的表达,是导致血小板表面缺乏αⅡbβ3复合物、产生血小板无力症的分子机制。
沈卫章金佩佩丁秋兰王学锋李淑梅姜玉珍王鸿利
关键词:突变血小板无力症
多发性骨髓瘤82例误诊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田春艳沈卫章张凤春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误诊分析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 L721R和Q860X复合杂合突变导致血小板无力症的分子发病机制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 L721R和Q860X复合杂合突变导致血小板无力症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应用PCR法对先证者dⅡb和B3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突变基因。突变位点经直...
沈卫章金佩佩丁秋兰王学锋姜玉珍王鸿利
关键词:血小板糖蛋白突变血小板无力症
文献传递
少见类型多发性骨髓瘤17例
2002年
0 引言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单克隆浆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临床上按其分泌的M蛋白不同可分为许多类型,我院自1992/2000年收治的82例MM中有17例为少见类型,其中轻链病(LCD)12例,IgD型2例,双克隆型2例,IgM型1例,报道如下:
田春艳沈卫章徐春园赵强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轻链病
胃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与化疗不良反应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关系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探讨胃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与化疗不良反应、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对80例胃癌化疗患者应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评估其营养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无营养风险组(NRS2002<3分,n=42)及营养风险组(NRS2002≥3分,n=38),比较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近期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无营养风险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明显高于营养风险组(P﹤0.01);无营养风险组胃肠道、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及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营养风险组(P﹤0.05);无营养风险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营养风险组(P﹤0.05);无营养风险组患者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5个维度评分及总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营养风险组(P﹤0.01)。结论营养不良状况可能增加胃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患者化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因此化疗期间应加强患者营养干预。
王婷婷沈卫章王辉许崴崴李冬
关键词:胃癌化疗营养状况化疗不良反应疗效
三氧化二砷诱导T315I突变细胞KBM5R凋亡机制研究
2011年
伊马替尼(Imatinib,IM)是以bcr—abl融合蛋白为作用靶点的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最有效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但长期应用可使部分CML患者产生IM耐药性,特别是bcr—abl基因T315I点突变的CML患者对第一代和第二代TKI均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李小丰王秀丽王春红刘秋菊李景贺沈卫章徐文邱林马军
关键词:凋亡机制突变细胞砷诱导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慢性髓系白血病伊马替尼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细胞miRNA差异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本研究通过建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外周血细胞微小RNA(miRNA)表达谱,探讨miRNA在ITP患者和正常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应用Exqion miRCURYTM芯片分析ITP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miRNA差异表达;分层聚类分析ITP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之间miRNA表达谱的差异;应用实时PCR方法对表达差异miRNA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ITP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间有159个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79个表达显著上调,80个表达显著下调。分层聚类分析显示,ITP存在特异性miRNA表达谱。实时PCR检测结果与芯片分析结果一致。结论:ITP患者外周血细胞存在miRNA表达异常,提示miRNA表达变化可能参与了ITP的发病。
沈卫章任立参金立方崔红花李小丰赵岩李景贺王秀丽徐文
关键词:微小RNA
微课在骨髓血细胞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9年
骨髓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通过观察骨髓涂片中细胞的形态以及细胞间的比例关系来检查骨髓细胞数量和质的变化,是诊断造血系统疾病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但血细胞形态学研究对象为看不见摸不着的血细胞,学生们理解并掌握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给教师和学生提出了一个不小的挑战。
崔红花吕丽丽袁帅李景贺沈卫章王春红
关键词:骨髓血细胞形态学临床思维
八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的临床特性及基因分析
目的:对8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T)家系,进行临床表现、家系调查、实验检测和基因诊断研究。方法:用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形态观察和出血时间(BT)为筛选试验;以 ADP、肾上腺素、凝血酶、花生四烯酸、胶原和瑞斯托...
金佩佩沈卫章杨芳丁秋兰王学锋王鸿利
关键词:先证者基因突变基因分析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