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洁
- 作品数:43 被引量:484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临床可触及巨大病灶的乳腺导管原位癌诊疗体会及文献复习
- 2007年
- 对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病例的体征、手术方法、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内分泌治疗予以总结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相关知识。
- 高雅军马祥君何湘萍汪洁高海凤
- 关键词:导管原位癌导管内癌
- 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时机选择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时机的选择、效果和可行性。方法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95例,根据不同阶段选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急性肿块期治愈率92.2%(47/51),缓解率7.8%(4/51),总有效率100%,复发率9.8%(5/51)。慢性肿块期治愈率81.3%(13/16),复发率18.7%(3/16)。脓肿期治愈率:71.4%(15/21),瘘管期治愈率71.4%(5/7),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炎症期是药物治疗的最佳时机,肿块静止期是手术治疗的最佳切入点。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和脓腔置管冲洗引流可有效的保持乳房的外形。
- 孔令伟马祥君高雅军汪洁何湘萍高海凤谢祥
-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致病菌分布及其药敏特点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致病菌种类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1-8月在北京市海淀妇幼保健院乳腺病防治中心诊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310例,对其433份标本(含患侧乳汁、穿刺液、脓肿破溃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统计分析常见致病菌种类及其药敏特点。结果(1)433份标本中检出病原菌407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SAU)21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3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3株,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42株,表皮葡萄球菌(SE)22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on)12株,α-溶血链球菌8株等。(2)主要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共237株,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37株均对万古霉素敏感(100%),对青霉素(91.8%)、克林霉素(57.0%)、红霉素(69.0%)耐药率高,对左氧氟沙星(94.0%)、头孢类抗生素(70.0%)、庆大霉素(80.0%)敏感率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共43株,药敏试验显示对红霉素(13.0%)、克林霉素(15.0%)敏感率低,对青霉素、头孢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100%耐药,对左氧氟沙星(95.0%)、庆大霉素(96.0%)、呋喃妥因(97.0%)、复方新诺明(92.0%)等敏感率高。结论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尤其是对过去曾敏感的抗菌药物耐药率更高,应及时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 闫智清马祥君王青汪洁高海凤何湘萍张轶
- 关键词: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抗菌药物
- 产褥期乳头血性溢液9例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产褥期乳头血性溢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本院乳腺病防治中心2008年7月至2009年11月诊治的产褥期乳头血性溢液产妇9例,对所有患者均行溢液细胞学涂片病理学检查,随访至今.[结果]1例失访产妇左侧可见少许成团的导管上皮细胞,不能排除导管内乳头状瘤.8例均未见导管上皮细胞,未进行治疗,继续行母乳喂养,血性溢液持续时间为2~4 d后,哺乳期间及停止哺乳后均未再次出现乳头血性溢液.[结论]产褥期乳头血性的产妇,首选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若结果阴性,可以母乳喂养,若有异常需进一步行乳腺导管内窥镜检查帮助诊治.
- 高海凤马祥君汪洁孔令伟高雅军何湘萍
- 关键词:乳溢产褥期疾病
-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乳腺钼靶X射线影像在乳腺原位癌早期诊断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乳腺钼(Mo)靶X射线影像在乳腺原位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3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本院住院并经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证实为乳腺原位癌的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其临床资料、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及乳腺钼靶X射线影像结果进行分析,并按照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采用Cohen kappa(κ值)统计方法评估两种分级方法的符合程度。结果 21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按照BI-RADS及BI-RADS关于超声诊断(BI-RADS-US)分级标准进行分级的结果:2例(9.52%)为5级;15例(71.42%)为4级(4A亚级为5例,4B亚级为4例,4C亚级为6例);4例(19.04%)为3级。乳腺钼靶X射线影像结果按照BI-RADS分级标准:2例(9.52%)为2级;3例(19.04%)为3级;13例(61.90%)为4级(4A亚级为3例,4B亚级为7例,4C亚级为3例);3例(14.29%)为5级。21例患者乳腺钼靶X射线影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BI-RADS分级(≥4级)结果完全一致为15例(71.42%)。CohenKappa(k)值为0.73(>0.6),表明两种诊断方法的BI-RADS分级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乳腺钼靶X射线影像及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的BI-RADS与BI-RADS-US分级检查结合临床检查对于乳腺原位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高雅军马祥君张宏伟汪洁何湘萍高海风刘红艳闫智清
- 关键词:乳腺原位癌彩色多普勒超声
- 早期乳腺癌腋窝亚LevelⅡ淋巴结清扫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索基层医院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外科处理的适宜方法。方法:对9例符合研究条件的病例先美兰染色(meythylene blue staining)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再补充实施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ALND术中显露腋静脉,以腋静脉下2cm为界缝线标记,术后将标本从缝线处分离,对淋巴结进行分组取材,将前哨淋巴结、腋静脉下2cm内淋巴结(亚levelⅡ淋巴结)、腋窝其余淋巴结(其余淋巴结)分组送病理检查,观察各组淋巴结数量及肿瘤细胞腋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找到前哨淋巴结6例;5例前哨淋巴结、亚levelⅡ淋巴结、其余淋巴结均为阴性;1例前哨淋巴结、亚levelⅡ淋巴结、其余淋巴结均为阳性;另有1例患者前哨淋巴结未找到,而亚levelⅡ淋巴结检出阳性。结论:基层医院对于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可以用美兰染色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若前哨淋巴结阳性或未找到前哨淋巴结,行ALND;若前哨淋巴结阴性,行亚levelⅡ淋巴结清扫。
- 马祥君何湘萍汪洁高雅军高海凤孔令伟闫智清
-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哨淋巴结活检
- 泌乳腺瘤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泌乳腺瘤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4年7月1日至2012年3月30日于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乳腺病防治中心确诊的泌乳腺瘤患者5例及于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的1988年7月20日至2012年6月21日报道的6例泌乳腺瘤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乳腺病防治中心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结果本院收治的5例患者中,1例于孕龄为17孕周发现乳腺肿块,孕龄为25孕周时行乳腺肿物切除术,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泌乳腺瘤;2例患者先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形成乳漏窦道,再次行肿物切除+窦道切除术,术后愈合良好;1例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4次乳房脓肿穿刺抽吸冲洗,感染控制后行乳房肿物切除术;1例行乳腺脓肿清创引流术时发现乳房内肿物予以切除。随访至今无一例患者复发。国外文献报道的3例患者均于妊娠期发病并接受手术治疗,国内文献报道的3例患者均于产后接受手术治疗。5例泌乳腺瘤患者行肿物切除术,1例泌乳腺瘤合并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均无一例患者复发。结论泌乳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围生期的良性肿瘤,过度按摩等干预易导致其感染。感染化脓后可采取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冲洗或切开引流治疗后,行肿物切除术根治。
- 高雅军高海凤汪洁何湘萍闫智清马祥君
- 关键词:病因
- 乳腺彩超和临床检查的一致性及预后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统计分析乳腺彩超发现低回声结节与临床查体的一致性,探讨不同低回声结节处理及预后的特点。方法选取海淀妇幼保健院乳腺病防治中心2009年5~12月间常规采用乳腺彩超进行乳腺癌筛查患者,共1456人,采用美国放射学会(AER)制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的标准将乳腺彩超结果进行分级,统计分析乳腺彩超下直径大于≥1cm组及〈1cm组两组临床查体以及处理的差别。结果1456人中乳腺彩超探及低回声结节共244人,占16.76%,乳腺彩超下低回声结节直径大于≥1cm组的临床查体检出率为28.60%,〈1cm组临床查体检出率为7.5%,两者比较∥:19.445,P=0.000,差异有显著意义;乳腺彩超下低回声结节直径大于≥1cm组的活检率33.30%,〈1cm组的活检率为18.80%,两者比较X^2=6.465,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彩超发现低回声结节的敏感性较高,〈1am的低回声结节临床查体检出率较低,其中有18.80%的结节BI—RADS—US分级为4级及以上,需要活检,而这部分需活检者有患恶性肿瘤的可能,需要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警惕这部分病例,注重与乳腺彩超检查相结合,减少乳腺疾病的漏诊。
- 高海凤张宏伟马祥君汪洁孔令伟高雅军何湘萍
- 关键词:乳腺癌筛查敏感性
- 哺乳期乳腺脓肿脓腔冲洗引流管的护理管理
- 2005年
- 哺乳期乳腺脓肿是妇女常见病,传统的手术疗法是切开引流,创伤大,换药时病人痛苦,疤痕明显,且多数病人需退乳,影响母乳喂养.目前,我院采用脓腔置管冲洗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病人38例,全部治愈.与切开排脓手术治疗比较,具有简便、安全、经济、疗效显著的特点,特别是其微创、预后美观,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易被接受.现将对引流管的护理及管理总结如下.
- 刘迎红汪洁
- 关键词:乳腺脓肿脓腔妇女常见病切开引流手术疗法
- 非手术治疗脓肿、窦道及瘘管型浆细胞性乳腺炎被引量:16
- 2013年
-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的治疗历来是临床一大难题,手术治疗后复发率较高,脓肿自行溃破或切开引流后往往形成瘘管或窦道,经久不愈。本科自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间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了22例脓肿及窦道、瘘管型PCM,患者均获痊愈,随访12.0~18.0个月未见复发,现报告如下。
- 高雅军马祥君汪洁何湘萍高海凤闫智清
- 关键词:脓肿乳腺炎分枝杆菌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