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池田知久

作品数:18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东京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哲学宗教
  • 4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孔子
  • 3篇老子
  • 3篇《老子》
  • 3篇出土
  • 3篇出土资料
  • 2篇形而上学
  • 2篇哲学
  • 2篇儒学
  • 2篇周易
  • 2篇自然思想
  • 2篇宗教
  • 2篇宗教批判
  • 2篇《周易》
  • 2篇帛书
  • 1篇道家
  • 1篇地方分权
  • 1篇宣王
  • 1篇玄学
  • 1篇养生
  • 1篇养生思想

机构

  • 7篇东京大学
  • 7篇山东大学
  • 6篇大东文化大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7篇池田知久
  • 3篇曹峰
  • 1篇牛建科
  • 1篇西山尚志
  • 1篇廖娟

传媒

  • 4篇文史哲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孔子研究
  • 1篇周易研究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管子学刊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儒学
  • 1篇2006年儒...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2
  • 1篇1997
  • 1篇198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儒学的国教化与道家——围绕着诸思想的调和与统一
2014年
当考虑到董仲舒以儒教统一国教的提议时,很多人认为是基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则。事实上,他有一套完全不同的儒家制度化模式理念,即强调儒家思想的主体性和其对诸子百家思想的兼容性。这一观念并非最早由董仲舒提出,而是来源于道家。自战国末期至西汉初期,道家哲学家便主张以道家思想为主体的多元化学术的融合与发展。因此,在讨论儒学国教化与道教的关联时,也应进一步研究作为道家一元为主体、多元发展的学术史观之理论基础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思想。
池田知久
关键词:儒学诸子思想
《老子》的形而上学与“自然”思想--以北大简为中心被引量:8
2014年
以北大简《老子》为主要资料,参考郭店楚简本、马王堆帛书本、通行本(王弼本),可以探讨《老子》中所含形而上学(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思想)与"自然"思想(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思想)间相互矛盾、对立的关系。在综合、统一这些矛盾、对立之处,《老子》哲学与政治思想的真面目才能得以阐明。以北大简第十六章所见"积正"这个词语为线索,可以推测北大简《老子》的抄写年代应为西汉晚期。
池田知久曹峰
关键词:《老子》形而上学民主主义
《老子》的养生思想--以郭店楚简、马王堆帛书、北京大学藏竹书为中心被引量:4
2016年
《老子》的养生思想,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第一,通过对作为根源之"道"、"德"的把握,或者通过达致与"道"有密切关系的无知、无欲、无为,来实现养生思想所企求的"长生久视"。第二,基本上不把个人生命、身体的保护与天下统治权的获得视为矛盾、对立的关系,认为养生和政治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对待、相互交错展开的关系。《老子》中进而萌发出一些领先时代的新的养生思想。例如,对养生予以极高的评价,把养生看作是最高的最终的人生目标。此外,虽然《老子》养生思想几乎都说的是"养形"亦即生命、身体的不老长寿,但其中也提倡以灵魂、精神在死后继续永存为内容的养生即"养神"。
池田知久曹峰
关键词:老子养生帛书
《庄子》“道”的哲学及其展开被引量:1
1987年
一、庄子其人 司马迁最先给思想家庄子写下了完整的传记。《史记》的《庄子传》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这里,庄子的姓名、出身地、职业、活动的时代等等,大凡一个思想家的传记应有的一切,都被概要地揭示出来了。因此,大多数学者相信这一记载是事实,并且据此描述庄子的生平。
池田知久向宁(译)
关键词:《庄子》哲学《史记》思想家司马迁齐宣王
津田左右吉与中国、亚洲被引量:2
2011年
津田左右吉(1873-1961)是近代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学者、思想史学者。作为对津田史学予以批判超越的必要工作之一,应从多角度讨论津田的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存在的反"亚洲主义"或"亚洲并非一体"的主张。其主张虽以"包括印度、中国,甚至包括日本之意义上的东洋文化,理应不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实际上是有体系的、具备复杂内容和结构的思想。就是说,津田"亚洲并非一体"的主张之思想基础,在于对战前"亚洲主义"、"大东亚共荣圈"的批判,对战后新的"亚洲一体"思想和运动,即对亚洲社会主义之期待的危机感。这种批判和危机感的背后,反映出津田关于同时代东方各地区(亚洲、东洋)文化、社会停滞的认识,津田还视"亚洲"、"东洋"概念自身为儒教式权势主义而加以批判。津田进而认为,思想、文化一般说来是植根于民众"生活"的具体的特殊的东西,从此角度出发,对徒有其名的"亚洲"、"东洋"概念作出了否定。最后津田将历史学规定为重视具体性特殊性的学问,反对概念化与法则化,对以抽象化为本质的哲学持冷淡的态度。
池田知久曹峰
关键词:思想史
出土资料研究同样需要“古史辨”派的科学精神——池田知久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1
2006年
池田知久教授为原东京大学文学部教授,他的简帛学及思想史研究都在当今日本学界享有盛名。在2005年3月进行的这次访谈中,池田教授结合中国及日本古典学研究的历史及现状,就古史辨派的学术理路与成果、出土文献的价值认定与研究方法等问题给予了比较系统的评定和论说,当有益于推进我们对上古史的认知。
池田知久西山尚志
关键词:出土资料传世文献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释文(下)被引量:28
1997年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释文(下)(日)池田知久著牛建科译第十三行上经文A子也日教此弟子曰,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蘩。赐以此为然矣,以此言取之。赐缗行。经文B子也日教此弟子曰①,行亡者,神灵之趋②。知谋远者,卜筮之蘩③。赐以此...
池田知久牛建科
关键词:《周易》马王堆汉墓帛书假借字通行本
《论语》之《公冶长》《阳货》《雍也》等出现的性说--兼论与“性三品说”的关系被引量:2
2020年
中国的"性"的思想,是对"人本来是何种存在"这一问题的中国式的质疑和解答。这是春秋末期以来中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论题之一。中国的"性"的思想主要讨论人"性"是善还是恶这一价值评价的问题,即战国时期儒家讨论的"性善说"、"性恶说"。到了西汉初期,在这些讨论中出现"性三品说"--即人生来分为上、中、下"三品"这一理论。自东汉至唐代,许多人以《论语》的《公冶长》《阳货》《雍也》为该理论的根据。本文从"性"的思想的诞生开始,关注春秋末期至唐宋时期约1500年间"性三品说"的成立、发展、消失的过程,提出《论语》的《公冶长》《阳货》《雍也》等不是经孔子之手而成的。
池田知久西山尚志(译)
关键词:孔子
孔子的宗教批判
1.序说作为儒教创始人的孔子,对当时存在的宗教采取的是什么态度?探明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把握儒教的基本性质有著极为重要的意义。孔子的宗教观是怎样的呢?——众所周知,有关这一问题,迄今为止人们从多种角度、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提出了...
池田知久
文献传递
《老子》的形而上学与存在论——基于出土资料本《老子》
2016年
《老子》有深厚的哲学思想。以出土资料本《老子》为对象展开讨论:首先,《老子》的形而上学认为,"道"是形而上的本源,"道—万物"的关系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道"非人所能把握,亦无名,然而其"用"却可在"万物"中显现,亦只可以无知来把握道;其次,《老子》万物生成论认为源始的"道"生出"天地"、"万物",而其万物生成论又是与退步史观紧密结合的;第三,《老子》的存在论主张从"道"之虚静中生出"万物","万物"得"一"而存在。这三点哲学都是关于"道"的思想,同时也是形成《老子》诸思想的基础与根底之所在。
池田知久廖娟
关键词:《老子》形而上学存在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