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宁玉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大学生
  • 2篇大学生自杀
  • 2篇心理社会
  • 2篇心理社会因素
  • 2篇学生自杀
  • 2篇社会因素
  • 2篇自杀
  • 2篇自杀倾向
  • 1篇大学生自杀现...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社会因素...
  • 1篇医科大学生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状
  • 1篇预警
  • 1篇症状
  • 1篇症状自评
  • 1篇症状自评量表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郑爱明
  • 5篇江宁玉
  • 4篇王志琳
  • 2篇袁勇贵
  • 1篇季伟华
  • 1篇乔学斌
  • 1篇孟国祥

传媒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学生自杀危机预警及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与思考被引量:14
2007年
高校大学生自杀等危机事件不断发生,引起社会各界和高教界的高度关注。构建高校危机预警及危机干预体系是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自杀等危机事件的有效途径。结合工作实际,文章从危机预警与危机干预的概念界定,构建大学生危机预警及危机干预体系的依据及构建的思路等方面,对高校危机预警及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做了一些思考。
郑爱明江宁玉王志琳乔学斌孟国祥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自杀现象引发的生命教育的思考被引量:15
2007年
大学生自杀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自杀很重要的因素。着重介绍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发展沿革,大学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意义和紧迫性,以及高校(包括医学院校)对如何实施生命教育作了一些思考。
郑爱明江宁玉王志琳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现象生命教育
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随机选样540名大学生,分为有自杀倾向组和无自杀倾向组,对两组学生进行年级、性别、专业满意度、人格特征、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方面的对照分析。结果:(1)有无自杀倾...
江宁玉郑爱明袁勇贵王志琳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倾向心理社会因素
文献传递
两例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的心理干预
目的:探索对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的进行心理干预的可能性。方法:①2004年 10月到12月底,主动到某大学心理中心求助的并自述想自杀的学生A和B。学生A,女性,一年级学生,因害怕回家、人际关系紧张、学习成绩不理想想自杀,C...
郑爱明江宁玉季伟华
关键词:CES量表评分抑郁症状症状自评量表心理干预
文献传递
医科大学生无望感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影响医科大学生无望感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随机选样540名医科大学生,根据Bech-H量表的得分,分为有无望感组(包括轻度无望感和重度无望感)和无无望感组,对两组学生进行年级、性别、专业满意度、人格特征、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方面的对照分析。结果:(1)有无无望感的医科大学生存在着性别和专业满意度方面的统计学差异(!2=2.44、27.65,P<0.01);(2)有无望感的医科大学生存在着人格缺陷,社会支持的获得较少,遇到负性生活事件的频率高、强度大,应付方式不成熟。结论:伴有无望感的医科大学生存在着一定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郑爱明袁勇贵王志琳江宁玉
关键词:医科大学生心理社会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