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学海

作品数:55 被引量:343H指数:9
供职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杂交
  • 21篇籼稻
  • 20篇水稻
  • 18篇杂交籼稻
  • 13篇栽培
  • 11篇高产
  • 8篇杂交水稻
  • 8篇机插
  • 7篇杂交稻
  • 7篇
  • 5篇氮肥
  • 5篇氮肥利用
  • 5篇强化栽培
  • 4篇栽培技术
  • 4篇施氮
  • 4篇两系杂交
  • 4篇两系杂交稻
  • 4篇抗倒
  • 4篇干物质
  • 4篇SRI

机构

  • 48篇贵州省农业科...
  • 8篇贵州大学
  • 8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普安县罐子窑...
  • 1篇贵阳国家农业...
  • 1篇绥阳县农业局
  • 1篇黔东南州农业...
  • 1篇安县农业局
  • 1篇学研究院
  • 1篇贵州黔西南喀...

作者

  • 55篇江学海
  • 42篇罗德强
  • 37篇周维佳
  • 26篇李敏
  • 19篇姬广梅
  • 15篇李立江
  • 11篇谌生慧
  • 5篇李刚华
  • 5篇黄宗洪
  • 5篇朱速松
  • 4篇王绍华
  • 4篇丁艳锋
  • 3篇李树杏
  • 3篇刘正辉
  • 3篇王健健
  • 2篇卞新民
  • 2篇张向前
  • 2篇孙永健
  • 2篇黄国勤
  • 2篇凌启鸿

传媒

  • 11篇种子
  • 9篇贵州农业科学
  • 4篇杂交水稻
  • 4篇中国稻米
  • 3篇中国农业科技...
  • 3篇耕作与栽培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农技服务
  • 2篇作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贵州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Agricu...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5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州水稻生产及产业化现状被引量:13
2019年
为全面掌握贵州水稻生产情况和产业化现状,助推水稻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分析了2006-2017年贵州省水稻种植面积、总产、单产、生产成本、种植效益的变化特征,并从水稻新型经营主体、稻米加工、稻米品牌建设等方面分析了贵州水稻产业化现状,剖析了贵州水稻产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贵州水稻产业化的发展建议。
李敏曾涛熊玉唐周维佳罗德强江学海
关键词:水稻
施氮量对优质稻G优325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明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G优325的适宜施氮量。【方法】设5个施氮量处理(0、60、120、180和240 kg/hm^(2),分别记为N0、N60、N120、N180和N240)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G优325主要生育时期茎糵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能力、氮肥吸收利用率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适当增加施氮量能显著提高G优325的产量,且在N180处理下产量最高。施氮量对产量构成因素、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总量影响显著,随着施氮量增加,G优325成熟期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干物质积累总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有效穗数和干物质积累总量均在N180处理达到最高值,而每穗粒数在N120处理最多。随着施氮量增加,抽穗前后的干物质积累向籽粒的转运量均表现为处理N180>N240>N120>N60>N0;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氮素积累总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N180处理下最高;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生理利用率均表现为处理N0>N60>N120>N180>N240。【结论】适宜提高施氮量(180 kg/hm^(2)),可协同实现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G优325高产与较高氮肥利用效率。
李立江蒋明金何星雷姬广梅张佳凤罗丹秋江学海田晋钰黎勇李敏
关键词:优质杂交籼稻施氮量干物质氮肥利用率
贵州省水稻品种利用现状及发展策略被引量:11
2019年
本文回顾了贵州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水稻品种利用历史,重点分析了2006—2017年贵州省水稻品种审定情况、贵州省选育水稻品种情况、水稻主推品种产量和品质、优质稻品种利用情况及种子市场价格。梳理了贵州水稻品种利用中的主要成就,指出了水稻品种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性提出了贵州省水稻品种利用的发展建议。
李敏黄贵民丁军周维佳朱速松罗德强江学海涂敏李树杏
关键词:水稻品种选育
两系杂交稻黔两优58高产条件下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对2002~2005年黔两优58的高产示范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两优58单位面积肥有效穗(X1)与单位面积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千粒重(X4)与单位面积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小。对单位面积有效穗(X1)、穗实粒数(X2)、结实率(X3)、千粒重(X4)与单位面积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排序,得出单位面积有效穗和穗实粒数是影响黔两优58产量的关键因素。
罗德强刘兰周维佳黄宗洪江学海谌生慧王飞杜忠友
关键词:黔两优58产量构成因素通径系数
花期极端低温对杂交籼稻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2002年8月9日至8月21日贵州遭受历年罕见的极端低温危害。据统计,全省稻谷减产112万t,平均减少24.4%。在这次极端低温条件下,杂交籼稻不同组合间花期耐冷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分析发现同一品种(组合)在孕穗期和开花期遇低温对结实率的影响最大,如孕穗期和开花期分别遇低温,以开花期对结实率的影响最大。开花期伴随降雨结实率更低。
周维佳黄宗洪罗德强姜萍江学海
关键词:花期杂交籼稻影响因素
不同减氮栽培模式对杂交籼稻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索不同减氮栽培模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调控效应,为水稻减氮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杂交籼稻品种‘成优981’和‘宜香优2115’为试验材料,以常规高产栽培为对照(湿润灌溉、种植密度20.0×10^(4)/hm^(2)、施氮量187.5 kg/hm^(2),T0),设3种减氮栽培处理:单一减氮(湿润灌溉、种植密度20.0×10^(4)/hm^(2)、减氮10%,T1),增密减氮(湿润灌溉、种植密度24.0×10^(4)/hm^(2)、减氮10%,T2),控水增密减氮(轻干湿交替灌溉、种植密度24.0×10^(4)/hm^(2)、减氮10%,T3)。研究不同减氮栽培模式对水稻根系生长、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1)与常规高产栽培(T0)相比,单一减氮栽培(T1)水稻根干重、根系α-NA氧化量、根系伤流强度有显著降低;增密减氮栽培(T2)水稻根干重与T0基本相当,但根系α-NA氧化量、根系伤流强度显著降低;控水增密减氮栽培(T3)在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水稻根系生长指标与T0差异较小,成熟期多显著高于T0。2)与T0相比,T1在拔节、抽穗、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多显著降低;T2和T3在拔节、抽穗期的氮素积累量与T0差异较小;抽穗至成熟阶段的氮素积累量、成熟期穗部氮素分配量均为T3>T0>T2>T1;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表现为T3>T2>T1,且T3上述指标均较T0有所提高。3)4种栽培模式的水稻产量表现为T3>T0>T2>T1。T1较T0产量降低6.37%,其中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均显著降低;T2主要降低了穗粒数和千粒重,因而产量也有所降低;T3较T0增产1.78%,主要提高了结实率和千粒重。【结论】单一减氮显著降低水稻根系生长量和氮素积累量,进而造成显著减产;增密减氮能有效提高水稻根系生长量和氮素积累量,减少产量损失;控水增密减氮栽培能显著提高水稻中后期根系生理活性和氮素积累量,并促进氮素由营养器官向穗部转运,提高氮肥利用率,实现减氮高�
李敏罗德强蒋明金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周维佳
关键词:杂交籼稻控水
不同浓度海藻肥对白三叶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为白三叶的种植和草坪草栽培管理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 mL/L、1.25mL/L、2.5mL/L、5mL/L和7.5mL/L)海藻肥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出苗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海藻肥处理白三叶种子均提前发芽,但并未提高其发芽率;白三叶的株高、分枝数、叶长、茎长、地上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均随海藻肥浓度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而根冠比则相反;白三叶生长的最适海藻肥浓度为5mL/L,其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最大,分别为1.71g/m2和1.21g/m2。
王健健蒲静刘筱王锐洁江学海
关键词:海藻肥白三叶发芽率生物量
氮磷添加对何首乌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添加处理对何首乌植株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为促进何首乌生产提供科学施肥的理论指导。【方法】以何首乌幼苗为试材,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施氮(N:株施尿素2.7 g)、施磷(P:株施过磷酸钙14.4 g)、氮磷共施(N+P:株施尿素2.7 g、过磷酸钙14.4 g),测定不同氮磷添加处理对何首乌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氮磷添加处理可促进何首乌生长,对何首乌叶片数、单叶面积、叶柄长、株高的影响程度为:氮磷共施>施磷>施氮>对照;与对照相比,氮磷添加处理均可显著促进何首乌生物量积累,以氮磷共施处理增幅最大,并可显著提高地上生物量占比;氮磷添加处理促进了何首乌叶绿素含量增加,以及Fv/Fm、qP、ETR值升高,降低qN值,以氮磷共施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增幅最大(较对照增加96.08%),qN值降幅最大(较对照降低29.16%)。【结论】相较于对照及单一养分添加,氮磷共施处理能更显著提高何首乌光合效率,促进植株生长。
刘筱韩燕峰杨淑君姬拉拉王锐洁江学海王健健
关键词:何首乌叶绿素荧光参数
贵州山区“稻+鱼+鳖”仿原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的构建
2024年
文章介绍了贵州山区“稻+鱼+鳖”仿原生态种养技术模式,通过在山地或丘陵地区水稻田内设置鱼沟、防逃设施后投放鱼、鳖种苗,进行饲料投喂、水质调控和水稻栽培。经过150^(2)40天种养,商品鱼平均产量132.5 kg/667 m^(2),饲料系数1.2,成活率93%;中华鳖产量66 kg/667 m^(2),饲料系数1.79,成活率82%。“稻+鱼+鳖”种养模式可实现毛利润8379.82元/667 m^(2),是传统沟溜式稻田养鱼的3.5倍,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申晓东李礼曾诗雨李正友江学海张涛顾泽谋张昌帮
关键词:生态种养
适宜机插密度提高优质杂交籼稻插秧质量及产量被引量:10
2021年
为明确机插密度对优质杂交籼稻插秧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宜香4245和宜香优2115为供试材料,设置3种机插密度(D1的行株距为30 cm×14 cm,D2的行株距为30 cm×18 cm,D3的行株距为30 cm×21 cm),研究不同机插密度对优质杂交籼稻机插质量、茎蘖生长及抗倒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机插密度降低,2个水稻品种的秧苗漏插率、漂秧率和伤秧率均逐渐下降,机插合格率和每穴苗数逐渐提高,但栽插穴数和单位面积基本苗数仍呈降低趋势;(2)随着机插密度降低,2个水稻品种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群体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降低,成穗率和收获指数均不同程度增加,茎秆基部第2、第3节间抗折力和弯曲力矩逐渐增加,倒伏指数降低;(3)随着机插密度降低,2个水稻品种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显著减少,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逐渐增加,产量均表现为D2>D1>D3。2个品种均以机插密度D2处理(行株距30 cm×18 cm)的插秧质量和产量最优。
蒋明金李敏周维佳罗德强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
关键词:杂交籼稻机插密度插秧质量抗倒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