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雪梅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臭氧
  • 3篇低纬
  • 3篇森林火灾
  • 3篇林火
  • 3篇大气臭氧
  • 3篇森林火
  • 2篇低纬地区
  • 2篇对流层
  • 2篇对流层臭氧
  • 2篇流层
  • 2篇后向轨迹
  • 2篇交汇
  • 2篇交汇区
  • 2篇个例
  • 2篇个例分析
  • 2篇光化反应
  • 1篇低纬度
  • 1篇低纬度地区
  • 1篇增雨
  • 1篇上空

机构

  • 7篇云南大学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湖南省人工影...
  • 1篇云南省气象局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7篇段雪梅
  • 5篇李慧晶
  • 5篇苏锦兰
  • 5篇郭世昌
  • 3篇李琼
  • 3篇刘煜
  • 2篇吕达仁
  • 1篇陈艳
  • 1篇张秀年
  • 1篇常有礼
  • 1篇李艳伟

传媒

  • 3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第29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森林火灾对对流层臭氧垂直分布影响的个例分析
在1987年5月7日、5月18日及1997年9月15日、9月23日分别发现位于俄罗斯的Yakusk站、位于日本的Tateno站及菲律宾、新加坡发现对流层中低层臭氧浓度异常升高。利用欧洲中心分层臭氧资料、臭氧柱总量资料、位...
段雪梅郭世昌史燕
关键词:森林火灾对流层臭氧后向轨迹光化反应
文献传递
特大森林火灾对O_3总量变化影响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O3数据、气溶胶指数和风场观测资料,对发生在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和印度尼西亚地区的特大火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火灾发生后,研究区及下风方区域O3总量均有增加;(2)此次黑龙江火灾释放出的CO、NOX、CH4等大气成分是造成5月O3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3)进一步分析黑龙江火灾发生时期的环流形势发现,火灾发生前,3、4月O3总量的增加来源于西风气流对中高纬高浓度O3的平流输送,而5月则与火灾有较为密切的关系;(4)新加坡和菲律宾地区O3含量增加似乎也与O3前体物有关。
郭世昌段雪梅苏锦兰李慧晶常有礼陈艳张秀年
关键词:O3
森林火灾对对流层臭氧垂直分布影响的个例分析
在1987年5月7日、5月18日及1997年9月15日、9月23日分别发现位于俄罗斯的Yakusk站、位于日本的Tateno站及菲律宾、新加坡发现对流层中低层臭氧浓度异常升高。利用欧洲中心分层臭氧资料、臭氧柱总量资料、位...
段雪梅郭世昌史燕
关键词:森林火灾对流层臭氧后向轨迹光化反应
文献传递
东亚低纬地区大气臭氧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1979~1992年和1997~2008年2个时间段(分别称为Ⅰ期和Ⅱ期)的TOMS臭氧总量月平均网格资料,对东亚低纬地区大气臭氧的分布变化和纬度带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Ⅱ期较Ⅰ期区域大气臭氧浓度水平整体降低;区域臭氧浓度普遍低于同纬度其它区域,受地形和环流影响显著;②Ⅰ期和Ⅱ期区域平均及纬带平均臭氧浓度均表现为不同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南北有别,近赤道纬带和较高纬带有异;③Ⅰ期和Ⅱ期区域平均臭氧浓度时间序列除典型的年变化周期外,还有略低于QBO振荡的1.3~2.3a主周期,而区域赤道纬度带臭氧浓度QBO振荡却特别明显.值得注意的是,该1.3~2.3a主周期呈现区域南北半球部分的跷跷板式强弱振荡.
郭世昌李琼刘煜段雪梅苏锦兰李慧晶李明
关键词:臭氧总量小波分析
一次层状云人工增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模拟分析了河南南阳一次层状云人工增雨过程的自然云和催化云的微物理过程.结果表明自然云内冰晶含量很少,冰相过程不活跃,消耗水汽较少,大滴形成较为困难,降水效率低,降水强度出现过2次峰值.通过对自然云的模拟分析可以得出合适的催化部位,一般在过冷水含量较大,温度较低,云稳定维持阶段(模拟第52分)开始播撒,催化位置为(18 km,18 km,6 km)、播撒0.2 g/s,共播撒1 min.在云中加入人工冰核后冰晶含量迅速增加,相应地云水含量有所减少,随着云内冰相过程的不断活跃,降水明显增加,在第148分时出现1个较强的降水中心区,此中心区降水在150 min达到1个小峰值,到172 min时出现2个降水中心,旧的降水中心达到7 mm/h,新的降水中心值不断增加,到180 min时达到16 mm/h,增雨效果明显.
郭世昌李慧晶李艳伟李洪梅苏锦兰段雪梅
关键词:层状云人工增雨数值模拟
亚印太交汇区低纬上空不同层次大气臭氧的时空变化分析
2011年
利用ECMWF 195709~200208共45 a的多层臭氧质量混合比月平均资料,详细分析了亚印太交汇区(AIPO)低纬地带上空平流层、对流层各层次上臭氧浓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区域上空对流层、平流层及臭氧总量大尺度特征均显著,纬度带分布特征明显;②对流层和平流层臭氧各个季节变化趋势相反,平流层臭氧和臭氧总量各个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同一层次夏季臭氧浓度变化趋势与其他3个季节变化趋势相反;③区域上空20~3 hPa是臭氧浓度的高值区,50~30 hPa臭氧平均变化幅度最大;④对流层臭氧距平变化在整个高度上较为一致,正、负距平随季节绕赤道做南、北半球摆动,且存在季节性突变;⑤赤道上空有明显从平流层上层随季节逐渐往较低层传播的臭氧正负距平现象.
李琼郭世昌刘煜吕达仁段雪梅苏锦兰李慧晶
关键词:EOF分析
东亚低纬地区局地Hadley环流特征及其与大气臭氧的关系被引量:8
2012年
利用1975—2008年NCEP/NCAR的逐月平均风场资料及1975—2001年ECMWF的逐月多层臭氧质量混合比资料,用大气环流三维分解方法研究了东亚低纬度地区之局地Hadley环流的结构及年代际演变特征,分析了该区域局地Hadley环流异常时对应大气臭氧的空间距平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东亚低纬度地区局地Hadley环流既与纬圈平均Hadley环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又具有明显区别于纬圈平均Hadley环流的自身结构特征:除冬季存在明显向南、向北输送的两闭合环流圈外,局地Hadley环流在其余季节均以向南输送为主;(2)该局地Hadley环流具有不同于纬圈平均Hadley环流的年代际演变特征,在整个研究时段上以振荡变化为主,并没有表现出象纬圈平均值那样明显的增强趋势;(3)区域赤道上空平流层20~50 hPa大气臭氧的正负距平异常中包含有局地Hadley环流的异常信息:当局地Hadley环流异常强时,区域赤道上空20~50 hPa大气臭氧有一显著负距平异常中心,反之亦然。
郭世昌李琼刘煜吕达仁苏锦兰段雪梅李慧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