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莉丽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影像引导对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精度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分析在乳腺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过程中,图像引导对于放射治疗的精确度的影响;同时观察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毒性反应及放射治疗近期的治疗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1月-2013年2月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疗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5例。使用医科达SynergyTM锥形束CT(CBCT)进行治疗前扫描,通过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对25例患者进行误差纠正,调整后行调强放疗。患者在进行放疗前,用锥形柬CT对射野的偏差进行校正,其偏差利用锥形束CT图像与计划螺旋CT图像进行手动匹配,在X、Y、Z三个方向上进行调整。根据误差调整治疗床位置后治疗。对急性放射性反应采用RTOG5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及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结果:25例乳腺癌患者治疗前经锥形束CT扫描采集的图像与计划参考图像比较在X、Y、Z方向上平均误差分别为0.429±1.683mm、0.431±1.728mm、0.583±2.041mm:摆位误差纠正后,误差值分别为:0.068±0.429、0.019±0.438、0.158±0.697,调整后摆位误差控制在1mm之内进行治疗。放疗后2周急性皮肤反应为0级23例、1级2例;4周为0级21例、1级4例。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及心脏损伤的病例出现。结论:目前调强放疗是乳腺癌临床放射治疗的重要手段,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应用能够使放疗精度显著提高。
- 李岩刘莉莉梁莉丽敬素伟方芳陈林
- 关键词:图像引导放疗锥形束CT放射疗法调强放疗
-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技术的辐射防护屏蔽计算
- 刘莉莉白彦灵王业伟陈林敬素伟梁莉丽李岩
- 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VEGF检测及意义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VEGF)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相,探讨VEGF与局部晚期鼻咽癌预后的关系,研究是否能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预后,或作为局部鼻咽癌治疗的靶分子,为寻找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化疗疗效的分子生物学评价指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7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收集外周血标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中VEGF蛋白水平。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VEGF表达水平均与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有关(P<0.05)。(2)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VEGF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3)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VEGF的表达水平与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VEGF的表达水平对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生存率有影响,提示VEGF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侵袭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VEGF检测对筛选较高鼻咽癌转移风险的患者可能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 梁莉丽孙迪宋海涛陈林胡洪涛
- 关键词:局部晚期鼻咽癌VEGF外周血
- 影像引导放射治疗老年乳腺癌37例
- 2011年
- 目的探究影像引导放射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共收集37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在本院CT模拟定位(Philips Big Bore),ELEKTA synergy CBCT放疗前图像扫描系统下进行放射治疗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 37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平均有6.3%的肺体积受到射线的损伤,放疗反应轻微,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的咳嗽,2例照射部位出现色素沉着,未做特殊处理,放疗结束后自行缓解;1年后随访,未见局部及全身复发、远处转移、放射性肺炎、心脏病等征象。结论影像引导下的放射治疗,提高了剂量的准确性,计划的合理性,并减少了组织在治疗过程中的运动和分次治疗间的位移误差。在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放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梁莉丽李巍
- 关键词: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