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晶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新生儿
  • 3篇窒息
  • 3篇固尔苏
  • 2篇新生儿窒息
  • 2篇应用固尔苏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窒息新生儿
  • 2篇手术
  • 2篇手术室
  • 2篇手术室内
  • 2篇NCPAP治...
  • 2篇NRDS
  • 2篇产儿
  • 1篇电图
  • 1篇新生儿呼吸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新生儿患者
  • 1篇新生儿缺氧

机构

  • 9篇高州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梁晶
  • 7篇李正森
  • 5篇葛书霞
  • 5篇凌卫滨
  • 5篇谢淑霞
  • 1篇黄东霞
  • 1篇谢学萍

传媒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延迟脐带结扎对窒息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延迟结扎脐带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窒息新生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窒息新生儿娩出15 s内结扎脐带后进行正压通气复苏;观察组娩出60~120 s结扎脐带,结扎前进行正压通气复苏。比较2组窒息新生儿出生1、5、10 min时Apgar评分;出生24 h时采血,检测2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记录贫血、脓毒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生1 min时Apgar评分[(4.85±1.61)分]与对照组[(4.84±1.6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5、10 min时Apgar评分[(7.86±1.38)、(8.75±1.08)分]高于对照组[(7.53±1.43)、(8.44±1.10)分](P<0.05);观察组出生24 h时血红蛋白[(175.05±19.09)g/L]、红细胞压积[(59.74±5.01)%]高于对照组[(159.17±24.00)g/L、(53.51±5.17)%](P<0.05);观察组贫血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34.4%)(P<0.05),脓毒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红细胞增多症、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心功能异常发生率(3.1%、3.1%、12.5%、6.3%、21.9%、6.3%)与对照组(9.4%、6.3%、6.3%、12.5%、12.5%、1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窒息新生儿实行延迟脐带结扎,结扎前进行复苏,可改善其健康状况,降低贫血发生率。
李正森黄东霞车伟坤凌卫滨谢淑霞梁晶谢学萍梁春华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并发症
窒息新生儿生后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特点研究
2017年
目的研究探讨窒息新生儿生后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方法 50例窒息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同期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均在出生后的6 h内对其进行早期aEEG监测,观察其背景活动、睡眠-觉醒周期(SWC)以及痫性活动特点,并对各指标与患儿窒息程度、脑损伤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aEEG监测结果中背景活动异常率为42.0%、无SWC率为12.0%、痫性活动发作率为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0,且有重度窒息新生儿同时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不同严重程度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的aEEG表现,可见轻、中、重度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早期aEEG可以对窒息新生儿的脑损伤情况进行及时诊断,为临床治疗干预提供依据,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葛书霞车伟坤梁晶钟艳琳
关键词:振幅整合脑电图窒息新生儿
产房或手术室内应用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NRDS的疗效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时段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商品名:固尔苏)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胎龄≤32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11年5月~2013年4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2周、确诊为NRDS的67例早产儿,按照PS的给予时间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31例为在本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出生后1 h内在本院产房或手术室内给药;对照组36例为出生后6 h内由外院转诊我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转至新生儿病房后即在新生儿病房内给药。两组患儿给药后均接NCPAP辅助呼吸,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的临床症状、胸片、动脉血气等的变化程度,以及NCPAP辅助通气时间、上机率、病死率、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胸片及动脉血气得到较快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NCPAP辅助通气时间相对较短,上机率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房或手术室内极早期应用固尔苏可明显改善患儿呼吸功能,为NRDS患儿的后续治疗提供有利前提。
凌卫滨谢淑霞葛书霞车伟坤李正森梁晶许燕颖
关键词:固尔苏NCPAPNRDS
87例早产儿极早期预防性使用固尔苏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预防性使用固尔苏的效果。方法: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选取本院产科出生、生后极早期(30 min)内预防性使用固尔苏的87例早产儿为观察组,由外院转诊至本院新生儿科,生后6 h内预防性使用固尔苏的36例早产儿为对照组,所有早产儿胎龄均≤32周。比较两组早产儿一般情况、用药前和用药后不同时段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及NRDS的转归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使用固尔苏后1、6、12 h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RDS的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早期预防性使用固尔苏效果好,可有效改善肺通气情况和氧合能力,降低NRDS的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例数。
凌卫滨谢淑霞葛书霞车伟坤李正森梁晶许燕颖
关键词:早产儿固尔苏预防性
产房或手术室内应用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NRDS的疗效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时段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胎龄≤32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差异,探讨产房或手术室内极早期应用PS的重要性.选择高州市新生儿科2011年5月~20...
凌卫滨谢淑霞葛书霞车伟坤李正森梁晶许燕颖
关键词:新生儿患者固尔苏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12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对症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与心功能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心肌酶水平与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显著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实施磷酸肌酸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儿相关症状及时得到好转,改善了心功能,提升心肌酶水平,有利于患儿健康生长,值得应用。
李正森车伟坤梁晶谢伯威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
谷氨酰胺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预防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18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均为90例。其中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预防措施,研究组采用谷氨酰胺进行预防。比较两组早产儿NEC发生率、预后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营养情况。结果研究组早产儿NEC发生率1.11%与对照组5.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早产儿的营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儿治疗后均相比治疗前出现好转,研究组早产儿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生时两组早产儿平均体重与头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后3个月时,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防使用谷氨酰胺能够有效改善营养情况,患儿体重得到明显增长,保证早产儿能够健康成长,值得应用。
李正森车伟坤梁晶谢伯威
关键词:谷氨酰胺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高压氧早期干预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估高压氧早期干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81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分为对照组(199例)和治疗组(182例)。采用运动发育量表PDMS-2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GMQ、TM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高压氧早期干预能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必须明确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以减小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凌卫滨谢淑霞葛书霞车伟坤李正森梁晶许燕颖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高压氧早期干预
不同胎龄段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究不同胎龄段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0例,根据患儿胎龄不同分为早期早产组、晚期早产组、足月产组3组,各30例。比较3组患儿发病因素、临床特点。结果晚期早产组剖宫产及母亲高血压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早期早产组,而出生窒息史发生率明显低于早期早产组;足月产组出生窒息史、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发生率较早期早产组有明显的降低,而剖宫产、母亲糖尿病发生率较早期早产组有明显的提高;足月产组胎膜早破、母亲高血压发生率较晚期早产组有明显降低,而母亲糖尿病发生率较晚期早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早产组颅内出血、败血症、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晚期早产组及足月产组,晚期早产组颅内出血、肺部感染明显高于足月产组,而足月产组气胸发生率则明显高于早期早产组及足月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胎龄段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因素均有不同,临床应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及时鉴别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恢复。
车伟坤梁晶许燕颖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