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勇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江西岩背锡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岩背锡矿床位于武夷山南段江西会昌县境内,是一个大型独立斑岩锡矿床。矿床产于花岗斑岩和流纹斑岩的接触带内,矿体以富含原生黄玉为特征。矿石构造以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和脉状为主。矿石矿物主要有锡石、黄铁矿、黄铜矿和辉钼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黄玉、萤石、绿泥石、绢云母等。对岩背锡矿各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探针分析。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的类型主要为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其次为富气相气液两相包裹体、含CO2三相包裹体和含石盐子矿物多相包裹体。成矿前期和成矿后期以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分别为228~433℃、147~195℃,w(NaCleq)分别为4.34%~17.26%、1.91%~6.3%。成矿期4类包裹体均发育,以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为180~349℃,w(NaCleq)为3.87%~15.47%。激光拉曼分析显示,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主要是H2O、CO2、SO2、HCl和HF。已有的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晚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矿床的初始流体来源于岩浆水,低温度、低盐度大气水的混入,导致流体温度、盐度降低和锡石的沉淀。
- 余长发赵海杰徐林刚孙嘉柳勇张立成
- 关键词: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成矿作用
- 江西省寻乌县铜坑嶂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
- 2010年
- 铜坑嶂斑岩钼矿床是武夷山成矿带近几年新发现的斑岩型钼矿,矿区位于江西省境内寻乌县城东北8km处。武夷山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在近几年的找矿勘查工作中在该带发现多处和钼矿化有关的矿化点,显示了该带钼矿的找矿潜力较大,因此对于铜坑嶂斑岩型钼矿的研究工作不仅对矿区自身的找矿预测有价值,对整个成矿带的下一步找矿预测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孙嘉谢桂青曾载淋苏慧敏柳勇
- 关键词:斑岩型多金属成矿带斑岩钼矿床辉钼矿
- 江西铜坑嶂斑岩钼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江西铜坑嶂钼矿是新近发现的中型斑岩型钼矿,矿体主要分布在白垩纪花岗斑岩体内。根据矿物组合和穿插关系可将该矿床分为三个矿化蚀变阶段:钾硅酸盐化阶段、萤石-黑云母(白云母)-钾长石-辉钼矿阶段和绢云母-石英-碳酸盐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早阶段成矿流体为富含碱质、挥发份的高氧化性岩浆流体,该成矿流体形成压力较大(约1000bar),温度较高(550~>600℃之间)并发生了沸腾作用,分离出高盐度多相流体包裹体和富气相低盐度包裹体。随着温度的降低(420~440℃之间)和压力的持续释放(320~360bar)成矿流体再次沸腾并导致了钼矿的沉淀。晚阶段与绢云母化等蚀变有关的脉体中大量存在的高盐度(29.58%~44.12%NaCleqv)流体包裹体指示岩浆流体为该蚀变作用的主导,该阶段少数石英脉中富液相包裹体的广泛发育可能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有关。激光拉曼和扫描电镜实验在早阶段流体中检测到Fe3O4、SO2,表明该阶段流体氧化性较高,钾长石化发育,属碱性环境。主成矿阶段流体中还原性气体CH4等的存在,以及辉钼矿与蚀变白云母共生,揭示出该阶段处于相对还原的酸性环境,亦表明氧逸度、pH值变化可能共同导致了钼的沉淀。
- 孙嘉毛景文谢桂青曾载淋苏慧敏柳勇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
- 江西会昌淘锡坝锡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 淘锡坝锡矿位于江西会昌县境内,地处武夷山成矿带西坡南段、锡坑迳矿田密坑山岩体的北部,是近年在锡坑迳矿田中探明的又一处大型规模的锡矿床。该区域关于此矿床的基础研究工作较薄弱。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岩矿鉴定、电子探针分析,岩体锆...
- 柳勇
- 关键词:锡矿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矿床成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