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肺癌
  • 4篇肿瘤
  • 4篇恶性
  • 4篇恶性肿瘤
  • 3篇细胞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2篇上腔静脉
  • 2篇上腔静脉阻塞
  • 2篇上腔静脉阻塞...
  • 2篇腔静脉
  • 2篇青年人
  • 2篇综合征
  • 2篇静脉阻塞
  • 2篇老年
  • 2篇老年肺癌
  • 2篇化疗
  • 2篇广泛期小细胞...
  • 2篇放疗

机构

  • 6篇北京市仁和医...
  • 4篇天津市第一医...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林萍
  • 4篇李玮
  • 3篇单利
  • 1篇刘春玲
  • 1篇王骐
  • 1篇刘爱东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135例晚期恶性肿瘤合并DIC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恶性肿瘤晚期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及诊治特点。方法对135例恶性肿瘤合并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消化系统肿瘤共80例,肺癌共18例,肾癌5例,急性白血病共27例,原发灶不明的转移性腺癌2例;实验室检查中全组病例均有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115 g/L 108例,D-二聚体阳性92例;135例患者中治愈41例,显效52例,总有效率68.89%;自动出院18例,死亡10例。结论晚期恶性肿瘤合并DIC的病因以消化道肿瘤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较为多见,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进行性下降常是并发DIC的危险信号,常常颅内出血是影响恶性肿瘤合并DIC预后的不利因素;恶性肿瘤诱发的DIC在疾病初发期,早期抗凝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是DIC抢救成功的关键。
林萍李玮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恶性肿瘤
青年与老年肺癌的临床表现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了解老年与青年肺癌的临床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近7年来我院肿瘤科经病理学证实的住院肺癌患者,对符合条件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分类、临床症状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中男性116例,女性22例,患鳞癌79例,腺癌38例,小细胞肺癌18例。青年组中男性52例,女性32例,患鳞癌16例,腺癌49例,小细胞肺癌16例。结论①老年组中女性患者的比例较青年组低;②青年组中胸痛症状的比例较高,组织分型以腺癌为主,分期较晚,转移率高,预后性较差;③老年组表现症状较复杂,组织分型以鳞癌为主,合并症较多。
林萍单利
关键词:老年人青年人肺癌
154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回顾分析154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不同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方法 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广泛期小细胞肺癌154例,其中单纯化疗组(73例)、联合化放疗组(44例)、放化疗+其他治疗组(20例)及拒绝治疗组(17例)。结果接受治疗的3组总有效率为48.9%,总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个月,总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其中单纯化疗组有效率为43.8%,联合放化疗组有效率为61.4%,联合放化疗组+其他治疗组有效率为40.0%。3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是7、10、7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期分别为3、8、6个月。结论通过比较3个综合治疗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联合放化疗组在改善生存期及疾病进展期方面优于其他两组。
林萍李玮贠相华刘爱东
关键词:放射疗法
恶性肿瘤并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102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102例恶性肿瘤合并SVCS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最佳治疗方式。方法:将102名患者分为二组。57名接受化疗(包括40名肺癌患者、4名恶性胸腺患者和13名非霍奇金淋巴瘤),45名患者接受放疗(包括32名肺癌患者...
林萍
关键词: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放疗化疗
文献传递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转移状态对生存的影响
201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转移状态对其生存的影响,以指导预后评估。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134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式来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局部受侵情况、远处转移部位、多器官联合转移状态、转移病灶数目等因素与生存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远处转移部位与生存密切相关:肝、骨髓转移者生存期最短,中位生存期5个月;而肺转移者中位生存期最长8个月,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一般状况评分、局部受侵情况如有无胸水、心包积液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等及多器官联合转移状态、转移病灶数目等因素与生存期无关(P>0.05)。结论本组病例显示远处转移部位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相关。
李玮林萍王骐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预后
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方案与足叶乙甙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比较分析拓扑替康联合顺铂(TP)方案与足叶乙甙联合顺铂(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入组SCLC 92例,其中47例给予TP方案化疗:拓扑替康0.75-1.00 mg/(m^2·d),d1-5;顺铂25 mg/(m^2·d),d1-3。45例给予EP方案化疗:足叶乙甙100 mg/(m^2·d),d1-5;顺铂25 mg/(m^2·d),d1-3。两种方案均以21 d为1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TP组和EP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个月和7个月(P〈0.01),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5个月、3个月(P〉0.05),有效率分别为59.6%、40.0%(P〉0.05)。两组主要毒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P方案相比,TP方案治疗SCLC更能延长患者生存期,且毒副反应亦可耐受。
李玮林萍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拓扑替康足叶乙甙顺铂
恶性肿瘤并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10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方式。方法:对102例恶性肿瘤合并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S)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2例患者分为两组。57例接受化疗(包括40例肺癌、4例恶性胸腺和1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5例患者接受放疗(包括32例肺癌、4例恶性胸腺瘤和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小细胞肺癌的化疗采用EP方案.非小细胞肺癌采用NP方案,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CHOP方案,恶性胸腺瘤采用PAC/EP方案;放疗采用大剂量冲击照射,3~4d后改用常规剂量。结果:放疗组总缓解率(93.4%)高于化疗组(78.9%)(P〈0.05)。治疗第3天,放疗组的缓解率高于化疗组,第21天化疗组和放疗组缓解率相差不大。放疗组非小细胞肺癌缓解率为90.0%,小细胞肺癌为95.5%,恶性胸腺瘤为100%,非霍奇金淋巴瘤为88.9%;化疗组非小细胞肺癌缓解率为60%,小细胞肺癌缓鹪率为92.0%,恶性胸腺瘤为50.0%,非霍奇金淋巴瘤为84.6%。结论:放疗组获得缓解的时间短于化疗组,而对于小细胞肺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组与放疗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林萍阿里木江.赛提瓦尔地单利刘春玲
关键词: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放疗化疗
青年与老年肺癌的临床表现被引量:3
2008年
林萍单利
关键词:老年肺癌青年人肺癌恶性肿瘤肺癌患者组织学类型肺癌病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