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福美
- 作品数:5 被引量:160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家体育总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运动心脏结构可复性的研究被引量:27
- 1999年
- 为了进一步探讨运动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可复性问题及其与病理心脏的本质差异,通过实验动物模拟运动心脏,观察了停止运动训练8周后心脏重量和某些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与新一代钙荧光指示剂fluo-3/AM负载方法对。心肌活细胞内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钙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2周耐力训练后,心肌活细胞内游离钙浓度静息值无显著性改变,心肌收缩时其游离钙浓度峰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11%(P<0.05);心肌细胞内心房特殊颗粒的体密度、面密度及数密度分别显著增高41%、12%及5%;心肌细胞线粒体体密度及其与肌原纤维比值分别显著增高60%和61%,线粒体内膜和嵴体积密度显著增高18%;心肌毛细血管与肌纤维的比值显著增高78%;心肌毛细血管腔体密度和面密度分别显著增高28%和13%。停止训练8周后,心肌收缩时其胞内游离钙浓度峰值较训练时显著降低14%(<0.05);心肌细胞内心房特殊颗粒的体密度显著降低25%;心肌细胞线粒体体密度及其与肌原纤维比值分别显著降低25%和36%,线粒体内膜和嵴体积密度显著降低11%;心肌毛细血管与肌纤维的比值分别显著降低29%。心肌毛细血管腔体密度和面密度分别显著降低14%和12%,基本恢复到正常对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
- 常芸林福美陈小同罗安明
- 关键词:运动心脏细胞内游离钙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 我国运动碎死调查研究被引量:109
- 1999年
- 依据运动猝死的定义: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的意外死亡,在全国范围内收集1968~1998年间82例运动猝死病例进行分析。有关诊断依据为临床表现和尸检报告。结果显示我国运动猝死的特点为:涉及人群广泛,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7.2:1);年龄33±16.53岁,30岁以下为高峰;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心脏性猝死(70.73%),其次为脑源性(15.85%);在40岁以下以先天性心脏病、心梗和心肌炎为最多,40岁以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心梗和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运动项目有径赛项目、篮球、排球、足球和慢跑。根据以上特点提出相应的预防建议。
- 徐昕高崇玄张丽申李肃反王忠勇林福美彭长虹唐培高云秋李之俊陈文
- 关键词:运动猝死病因学心脏性猝死
- 运动心脏重塑的发生与转归被引量:23
- 2000年
- 为了进一步探讨运动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发生、转归及其与病理心脏的本质差异 ,作者通过动物实验模拟运动心脏 ,观察了经过 1 2周耐力训练及完全停止运动训练 8周后心脏重量和超微结构的变化 ,并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与新一代钙荧光指示剂 Fluo- 3/ AM负载方法对心肌活细胞内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钙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运动心脏超微结构和胞内钙产生了良好的适应性改变 ,心肌收缩时收缩结构钙可获得量增多 ,构成运动心脏心肌收缩性、氧化代谢及自分泌功能增强的重要细胞机制。完全停训后 ,运动心肌细胞内游离钙 ,心房特殊颗粒 ,心肌线粒体及毛细血管结构适应性改变的消退证实运动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变具有可恢复性 ,区别于病理心脏。
- 常芸林福美陈小同罗安明
- 关键词:运动心脏细胞内游离钙
- 运动心脏肥大发生的细胞调节机制
- 常芸林福美罗安明
- 有关运动心脏重塑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规律及可复性的成果也将对与指导优秀运动员的训练与培养、心脏机能诊断与监控及伤病停训后的功能恢复训练上起到有效作用。
- 关键词:
- 关键词:细胞
- 运动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发生与转归被引量:8
- 2000年
- 为了进一步探讨运动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发生、转归及其与病理心脏的本质差异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模拟运动心脏 ,观察了经过 1 2周耐力训练及完全停止运动训练 8周后心脏重量和超微结构的变化 ,并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与新一代钙荧光指示剂Fluo-3 /AM负载方法对心肌活动细胞内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钙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经过 1 2周耐力训练后 ,心肌活细胞内游离钙浓度静息值无显著性改变 ,心肌收缩时其游离钙浓度峰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1 1 %(P <0 .0 5) ;心肌细胞内心房特殊颗粒的体密度、面密度及数密度分别显著增高 4 1 %、1 2 %及5%;心肌细胞线粒体体密度及其与肌原纤维比值分别显著增高 60 %和 61 %,线粒体内膜和嵴体积密度显著增高1 8%;心肌毛细血管与肌纤维的比值显著增高 78%;心肌毛细血管腔体密度和面密度分别显著增高 2 8%和 1 3 %。完全停止训练 8周后 ,心肌收缩时其胞内游离钙浓度峰值较训练时显著降低 1 4%(P <0 .0 5) ;心肌细胞内心房特殊颗粒的体密度显著降低 2 5%;心肌细胞线粒体体密度及其与肌原纤维比值分别显著降低 2 5%和 3 6%,线粒体内膜和嵴体积密度显著降低 1 1 %;心肌毛细血管与肌纤维的比值分别显著降低 2 9%。心肌毛细血管腔体密度和面密度分别显著降低 1 4%和 1
- 常芸林福美陈小同罗安明
- 关键词:运动心脏细胞内游离钙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