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
-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宁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宁德市肠道寄生虫病调查分析
- 2020年
- 目的了解宁德市人群感染土源性肠道寄生虫病的情况。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法,2009年第1次抽查5个县市区,2011—2019年进行第2~6次抽查,每次抽查1个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粪便标本中的寄生虫卵,透明胶带纸肛拭法检测3~9周岁儿童蛲虫卵。结果第2~6次调查5县总感染率(0.33%)、钩虫(0.31%)、鞭虫(0.02%)、儿童蛲虫感染率(1.62%)均低于第1次调查结果(13.20%、6.13%、4.46%和6.67%);第1次调查感染的1351人,平均年龄42.9岁,小学文化者感染率最高(16.99%);农民感染率最高(14.92%);屏南县的钩虫和儿童蛲虫感染率最高,福安市鞭虫和蛔虫感染率最高。第2~6次调查时发现感染者17人,平均年龄46.4岁,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人群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感染率6次调查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宁德市人体寄生虫病6次调查感染率呈明显下降,以钩虫感染为主,小学文化、中老年农民为主要感染群体。应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居民卫生意识,以持续巩固防治成果。
- 黄宗平林春
-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线虫寄生虫病土源性感染率
- 宁德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评估结果分析
- 2011年
- 目的评估宁德市消除碘缺乏病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福建省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实施细则》对所辖的9个县(市、区)进行评估。结果组织领导、碘盐管理、监测与防治、健康教育4项综合指标得分80.6~93.7分。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95.5%~99.7%。8~10岁学生尿碘中位数140.5~192.1μg/L,尿碘含量<50μg/L的比例为1%~13%。5年级学生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测评得分2.2~5.0分。8~10岁学生校正甲状腺肿大率为0.15%~4.2%。结论宁德市所辖9个县(市、区)均达到消除碘缺乏病县级考评标准,但各县(市、区)和各项指标间的得分率高低尚存在差距,应进一步完善消除碘缺乏病的长效机制。
- 郭捷周章轩陈文锦林庆和林春余善锋
- 关键词:碘缺乏病疾病控制
- 宁德市AIDS病人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分析
- 2013年
- 目的分析宁德市AIDS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血液中CD4+T淋巴细胞在不同阶段的计数,了解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8月至2011年12月治疗3个月以上、依从性良好的患者,分析治疗后不同时段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评价疗效。结果 128例中,在访118例,儿童2例,接受治疗3个月以上且能规范监测80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上升,基线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127.0个/mm3,第3、6、9、12、18和24个月分别上升到216.7、244.7、305.1、324.3、329.1、372.2个/mm3。结论宁德市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后免疫功能恢复明显,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建议符合治疗条件者应及早进行规范抗的病毒治疗。
- 郭捷林春周金玉蒋梦红
-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计数
- 周宁县2011—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了解周宁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宿主动物种属构成及带毒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周宁县2011—2015年HFRS病例资料。监测宿主动物鼠类:笼夜法捕鼠,对捕获鼠种类鉴定后取肺组织进行HV抗原检测和分型,计算鼠密度及鼠带毒率。结果周宁县2011—2015年HFRS年均发病率12.7/10万,10~12月秋冬季为发病高峰(61.1%),病例性别比2∶1,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全县9个乡镇7个有病例报告,浦源和狮城镇发病数占65.3%。共布笼8 750笼次,补获鼠类361只(室内321只,室外40只),鼠密度4.1%(室内5.8%,室外1.3%),带毒率6.7%(室内7.2%,室外2.5%);室内以褐家鼠(64.3%)、黄胸鼠(24.7%)为主,二者携带Ⅱ型病毒,室外以针毛鼠和社鼠为主(8.0%),黑线姬鼠携带Ⅰ型病毒。结论周宁县出血热疫情仍处高位,应加大灭鼠力度,推广出血热疫苗接种。
- 林春郭捷徐庆文
- 关键词:出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