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鸿玲
-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桑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组成研究
- 桑叶多糖是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竞争性抑制剂,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将其开发为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本文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完善了桑叶多糖的测定方法,对桑叶多糖进行了...
- 杨鸿玲
- 关键词:分离纯化糖尿病
- 文献传递
- RP-HPLC法测定桑叶中的芦丁和异槲皮苷含量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桑叶中芦丁、异槲皮苷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HPLC外标法。采用色谱柱:Agilent TC-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水-磷酸(100:10:340:0.3,V/V);检测波长365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室温。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芦丁、异槲皮苷获良好分离,浓度分别在7.5~150μg/ml(R2=0.9995)、7.1~142μg/ml(R2=0.999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9%、99.01%,RSD分别为3.37%、2.43%,重复性实验RSD分别为0.0133%和0.0214%。结论:该方法分离度好,简便快速,为桑叶生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可借鉴的分析方法。
- 贾冬冬李淑芬杨鸿玲
- 关键词:桑叶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法芦丁异槲皮苷
- ZTC1+1天然澄清剂在桑叶多糖提纯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8年
- 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桑叶多糖提取中的提纯效果。以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天然澄清剂处理工艺。试验表明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能有效地保留桑叶中的有效成分多糖。适宜工艺条件为药液浓缩程度为5 mL/g,澄清剂B和A两组分的加入量分别为浓缩药液体积的2%和1%,絮凝温度50℃。在此工艺下,多糖保留率为96%,浸膏中多糖含量约为22%,蛋白去除率约为16%。
- 林江博李淑芬杨鸿玲贾冬冬
- 关键词:天然澄清剂提纯
- 桑叶多糖中糖醛酸和中性糖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建立间羟基联苯法和蒽酮硫酸法分别测定桑叶多糖中糖醛酸和中性糖的含量,并通过校正扣除糖醛酸对中性糖测定的干扰。方法:间羟基联苯法测定条件:四硼酸钠-硫酸溶液的用量为6.0 mL,加热时间为10 min,间羟基联苯加入量为100μL,显色时间为40 min,测定波长为525 nm。蒽酮硫酸法测定条件:硫酸蒽酮试剂的用量为4.0 mL,加热时间为10 min,显色时间为10 min,测定波长为626 nm。结果:间羟基联苯法和蒽酮硫酸法,分别在浓度为1.34×10-2~4.77×10-2mg·mL-1(r=0.9998)与2.13×10-2~8.43×10-2mg·mL-1(r=0.9995)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两种方法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及103.7%;重复性的RSD分别为3.6%和2.8%。此外有效地对中性糖与糖醛酸之间的影响进行了校正。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为桑叶多糖的质量控制提供可借鉴的分析方法。
- 杨鸿玲李淑芬贾冬冬
- 关键词:桑叶多糖糖醛酸
- 从桑叶中连续提取生物碱、黄酮和多糖活性成分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桑叶为原料连续提取生物碱、黄酮和多糖活性成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用溶剂为20%~90%的乙醇或10%~90%的丙酮回流提取,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液浓缩、加水溶解后,通过大孔树脂分离得含量为30%~50%...
- 李淑芬贾冬冬杨鸿玲林江博田松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