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静懿

作品数:14 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7篇盆地
  • 4篇源岩
  • 4篇烃源
  • 4篇烃源岩
  • 4篇剖面
  • 4篇沉积盆地
  • 3篇烃源岩分布
  • 3篇古板块
  • 2篇地磁
  • 2篇地质
  • 2篇岩相
  • 2篇油气
  • 2篇盆地结构
  • 2篇古地磁
  • 2篇古地理
  • 2篇古生代
  • 1篇大油气田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机构

  • 14篇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4篇杨静懿
  • 13篇李江海
  • 6篇李维波
  • 6篇王洪浩
  • 5篇毛翔
  • 4篇周肖贝
  • 4篇李文山
  • 3篇程雅琳
  • 3篇马丽亚
  • 2篇傅臣建
  • 1篇李琦
  • 1篇方念乔
  • 1篇黄静
  • 1篇胡俊杰
  • 1篇程小岛

传媒

  • 2篇地质学报
  • 2篇极地研究
  • 2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第二届深海研...

年份

  • 7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球沉积盆地群结构与构造演化对比研究――超长剖面研究新认识
李江海李维波程小岛程雅琳毛翔杨静懿
环北极沉积盆地结构与构造演化特征——来自环北极地质长剖面的证据被引量:6
2013年
通过对北极地区不同盆地结构的系统研究与对比分析,绘制了环北极沉积盆地群长剖面,该剖面全长约1.3×104km,涉及季曼-伯朝拉盆地等15个盆地和微陆。由于整个剖面尺度巨大,在若干缺乏详细资料的地区采用将邻近地区的其他剖面平移到本剖面中,或由其两侧的剖面地层和构造形式推测。剖面涉及的盆地多属叠合性质,涵盖克拉通盆地、裂谷盆地、前陆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等多种盆地类型;各区域沉积厚度差异显著,最厚的东巴伦支海等盆地沉积了自古生界至新生界的地层,沉积厚度可达近15 km,而沉积最薄处的拉普捷夫海等盆地则只发育了从中生界上白垩统至新生界的沉积,厚度不超过4 km。以北大西洋-北冰洋洋中脊为界,北极地区分属欧亚板块和北美板块,很多盆地为大陆的一部分或大陆向北冰洋的延伸部分(大陆架)。各盆地的发育主要受波罗的板块、西伯利亚板块与劳伦古陆显生宙以来的构造演化控制;加里东运动、埃尔斯米尔运动、海西运动(乌拉尔运动)及大西洋洋脊自南向北的扩张对环北极盆地均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造成盆地类型的改变、改变盆地沉降速率等。
毛翔李江海杨静懿
北极地区盆地群油气地质特征及其资源潜力被引量:16
2013年
北极地区具有超过4 000亿桶油当量的待发现技术可采储量,是未来全球油气勘探与开发的重要增长点。本文按照地理和地质构造因素将北极地区分为北冰洋海盆区和环北极含油气区(含潜在含油气盆地),按照板块演化及盆地发育历史将后者划分为北太平洋极地盆地群、俄罗斯极地盆地群和欧洲极地盆地群。根据大量文献和IHS数据,结合生油层、储层、盖层及圈闭特征方面的研究,系统对比、分析北极地区石油、天然气分布特征:北太平洋极地盆地群重要烃源岩形成于侏罗纪和白垩纪,盆地群中重要储层大部分都分布于新生界布鲁克斯层,油气系统以构造圈闭为主。俄罗斯极地盆地群中多数盆地具有古生代基底,受斯堪的纳维亚早古生代造山期变形、西伯利亚板块古生代西部造山变形影响,60%以上的烃源岩产自中生界,储层以中生界前陆、克拉通盆地沉积物为主,盖层分布较广,以中生界居多。欧洲极地盆地群受控于北大西洋洋脊的扩张和迁移,各盆地烃源岩分布于中生界,大部分储层分布于上白垩统—古新系,自生自储、古生新储为该区域盆地的主要成藏模式。其中,俄罗斯极地盆地油气储量最多,占北极地区总储量45%以上且勘探潜力最大。
杨静懿李江海毛翔
关键词:油气地质特征资源潜力
三叠纪全球板块再造及岩相古地理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三叠纪全球古板块再造及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对分析该时期烃源岩全球分布特征及形成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古地磁软件恢复三叠纪全球古板块再造图,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球盆地分析和理论框架,叠加更新各种地质要素,最终编制完成三叠纪全球古地理图、全球岩相及烃源岩分布图。早三叠世发生泛大陆持续汇聚事件,导致在全球范围内火山频繁活动、冰川消融及弧后盆地的广泛发育;由于格陵兰和波罗的之间的多个热点,以及中大西洋大火山岩省的岩浆作用,导致中—晚三叠世泛大陆开始裂解,全球海平面上升,大陆周缘广泛发育陆表海,提供了利于生烃母质生物繁衍生息的环境,继而促进了烃源岩的形成。三叠纪的烃源岩仅占全显生宙时期的1.2%,干酪根类型分布较为均一。
塔斯肯李江海李维波王洪浩杨静懿李文山
关键词:古地理烃源岩三叠纪
全球沉积盆地结构与构造演化特征:洲际纬向超长剖面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沉积盆地地层及其结构记录了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并由其所处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构造背景所决定。全球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和大量地震剖面的完成为系统认识盆地构造演化提供了大量基础资料。本文在板块构造理论的指导下,收集了全球上百个重要沉积盆地的资料编制了2条洲际纬向超长剖面:(1)北美-北非-中东-中亚-东亚纬向超长剖面;(2)南美-非洲纬向超长剖面。这两条洲际纬向超长剖面能直观地显示出不同类型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及其时空对应关系受控于板块运动。盆地发育的程度(沉降厚度、沉降率、构造间断)及其完整性(规模大小、剖面形态、垂向结构),受控于其所处区域的构造背景。北美和南美大陆不同类型沉积盆地存在有序并列的特征:自西向东均为大洋盆地、海沟、弧前盆地、弧后前陆盆地、克拉通盆地、裂谷盆地和被动陆缘盆地。由于板块边界作用影响,相同板块上不同的盆地群之间具有密切的构造-沉积联系和构造事件响应,北非和非洲中部东西向剖面依次发育被动陆缘(西部)-克拉通(中部)-裂谷(偏东部)的特征。
李江海李维波周肖贝杨静懿程雅琳毛翔
关键词:盆地结构盆地构造演化
全球沉积盆地结构与构造演化背景——洲际经向超长构造剖面对比被引量:3
2013年
沉积盆地地层及其结构可记录盆地构造演化过程,而盆地演化则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构造背景。为系统认识盆地构造演化及其演化背景,本文在全球构造理论指导下,收集全球上百个重要沉积盆地资料,编制了洲际超经向长剖面2条:(1)印度—西伯利亚—北美—南美经向超长剖面;(2)非洲东海岸—地中海—欧洲—北冰洋沿岸—西伯利亚—澳大利亚超长剖面。它们成为探讨沉积盆地结构特征、构造演化对比的重要基础,由此获得的主要认识包括:超长剖面是全球沉积盆地分类的基础,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有序并列。盆地构造演化和发育受控于板块构造边界作用以及基底沉降作用。不同的盆地类型在时间演化和空间分布具有密切成因联系。从板块边缘出发一般为大洋盆地、海沟、弧前盆地、弧后前陆盆地、前陆盆地、克拉通盆地、裂谷盆地、被动陆缘盆地。位于欧亚板块的各个盆地均受到阿尔卑斯造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影响,亚洲大陆盆地群发育及其后期改造受古亚洲、特提斯和西太平洋构造域控制。受板块边界作用影响,相同板块上的不同盆地群之间具有密切的构造—沉积联系和构造事件响应。全球油气最富集的巨型盆地主要出现于板块内部、远离挤压板块边界的环境下。
李江海杨静懿程雅琳李维波周肖贝
关键词:盆地结构盆地演化
显生宙烃源岩分布的古板块再造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本文依据古地磁方法对不同时期的全球古板块进行再造,并在此基础上叠加了全球大地构造背景、洋流系统、气候带分布以及岩相古地理等要素,共编制了11个时间段古板块格局下的全球烃源岩分布图。综合各种地质要素可以看出烃源岩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具有强烈不均匀的特征,在时间上,中、新生代烃源岩无论是从分布范围,还是厚度上,都较古生代更为发育;在空间上,全球显生宙海相烃源岩主要分布于陆棚及斜坡相、台内坳陷等环境,而陆相烃源岩则主要分布在湖盆中心。烃源岩的沉积和保存受到超大陆旋回的控制,超大陆汇聚过程中陆架和适宜陆缘的消失不利于烃源岩的沉积和保存,反之亦然。较高的海平面以及上升流的存在是烃源岩发育的有利条件,全球优质烃源岩富含的有机质泥页岩多发育于海侵体系域顶部与高位体系域底部的密集段中。
李江海杨静懿马丽亚王洪浩
关键词:显生宙烃源岩古板块发育环境
晚古生代泛大陆聚合的全球构造背景:板块漩涡运动轨迹含义的探讨被引量:9
2014年
板块构造理论形成以来,不同板块之间的相对作用得到深入阐述,但对多板块聚合的运动过程的研究常被忽略。依据全球古地磁数据和古板块再造,可以获得板块运动轨迹,这些板块轨迹指示全球主要大陆在志留纪(约443Ma)-二叠纪(约250Ma)期间发生向北半球中纬地区的汇聚,具体表现为在泛大陆的形成过程中,全球板块运动具有顺时针旋转的特征,并且大板块(南美、波罗的、西伯利亚、澳大利亚等)纬向移动速率和板块自转速率明显高于小陆块的(华北、塔里木、扬子陆块等)。一些主要陆块显示不对称的"e"型顺时针旋转的漩涡轨迹,汇聚中心在中亚地区,以哈萨克斯坦马蹄形的最终形成和保留为标志。板块聚合的涡旋状运动轨迹,受控于上地幔流动过程产生长期的漩涡运动。这种对流运动在一定时间内(晚古生代)保持相对稳态的流动形式,导致泛大陆的形成。
李江海李维波王洪浩毛翔杨静懿傅臣建
关键词:古地磁晚古生代泛大陆
全球白垩系烃源岩分布及沉积环境被引量:4
2014年
烃源岩是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白垩系烃源岩以29%的比例居全球各层系之首。通过古地磁与地理信息数据耦合,以及对所有白垩系烃源岩层位数据的统计和对比,恢复了白垩系烃源岩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其发育环境。结果表明:(1)白垩系烃源岩主要发育于阿普特阶—土伦阶(占白垩系烃源岩的52.63%)。(2)白垩系烃源岩主要发育于2种构造、沉积环境:陆表海环境(非典型被动陆缘)和裂谷环境。(3)白垩纪早期,烃源岩干酪根以Ⅰ型为主;白垩纪中期,烃源岩干酪根过渡为以Ⅱ型为主,Ⅰ型较少;白垩纪晚期,Ⅲ型干酪根烃源岩迅速增多。(4)白垩纪大陆裂解边缘出现富有机质沉积,上升流促进生物繁盛,高温、干旱的气候使陆表浅海区盐度较高,其还原环境有利于烃源岩的保存。
杨静懿李江海马丽亚
关键词:白垩纪古环境编图
侏罗系烃源岩发育有利环境及条件探讨--古地理古环境编图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烃源岩是油气勘探的物质基础,研究其形成环境对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侏罗系烃源岩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其发育的有利条件,首先依据古地磁方法以160Ma为时间节点,对全球古板块进行再造。在此基础上,辅以地理信息系统(ARCGIS)技术,并结合前人的区域地质的研究成果,在全球板块图上叠加了侏罗系岩相古地理和烃源岩分布等元素,编制了侏罗纪全球尺度的古地理、古岩相及烃源岩分布图件。同时,统计了全球含油气盆地的侏罗系烃源岩数据531个,其中具有明确干酪根类型的数据252个,且类型主要为Ⅱ型海相浮游生物,Ⅰ和Ⅲ型干酪根发育相对较少。从中得出:沉积环境、干酪根类型、气候、海平面、上升流及构造运动等因素综合控制了烃源岩的形成和保存,其中上升流对烃源岩的形成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侏罗纪时期泛大陆大规模裂解,新特提斯洋和中大西洋洋脊逐渐扩张,火山活动强烈。在此构造背景下,全球大范围为温带和热带,气候温暖湿润,且暖流区海水温度适宜,上升流将底层营养物质带到浅层,有利于海洋生物生存繁殖,为烃源岩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生烃母质;海平面上升以及大规模海泛事件则为烃源岩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新特提斯域周缘和中大西洋两岸暖流区海水温度较适宜,是烃源岩的主要发育区;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被动大陆边缘和裂谷相泥页岩以及陆内深湖相泥页岩是其发育的优势沉积岩相,且绝大部分烃源岩分布于波斯湾、墨西哥湾、北海、中亚以及西西伯利亚等地区。
马丽亚李江海王洪浩杨静懿
关键词:侏罗系古地理沉积岩相烃源岩分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