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蓉 作品数:25 被引量:73 H指数:5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脑内脱髓鞘假瘤的影像与病理学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脑内脱髓鞘假瘤的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特征,为临床准确诊断和制订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21年3月某院经病理检验证实为脑内脱髓鞘假瘤的1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患者的影像学(MRI和CT)检查结果、脑脊液免疫学检查结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18例患者中单发病灶患者15例、多发病灶患者3例,病灶均位于幕上脑实质内。在CT图像上,病灶呈稍低密度改变13例、呈等密度改变5例。在MRI图像上,病灶呈均匀长T1、长T2信号9例,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7例,混杂信号2例,伴有囊变、坏死3例,病灶周围轻度水肿10例、重度水肿8例;增强扫描病变呈开环样强化10例、结节样强化6例、多个开口样强化2例,病灶长轴垂直于侧脑室分布8例。脑脊液免疫学检查显示,髓鞘碱蛋白含量增高,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寡克隆区带呈阳性改变。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病变区可见大量巨噬细胞呈散在或集聚性分布,淋巴细胞围绕血管呈环形浸润。结论:脑内脱髓鞘假瘤具有开环样强化和垂直于侧脑室分布的影像学特征,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其组织病理学特征。 朱华晨 周楠 杨蓉 徐霓霓关键词:MRI 影像学 组织病理学 64层螺旋CT非门控技术在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肺静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非门控技术在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肺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127例心房颤动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非门控技术扫描107例(非门控技术组),使用门控技术扫描20例(门控技术组),利用容积再现(VR)重组技术进行后处理,观察左心房及肺静脉的解剖结构.结果 非门控技术组左心房充盈良好101例,充盈尚可4例,充盈欠佳2例;门控技术组充盈良好18例,充盈尚可2例,两组左心房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7例非门控技术组患者中,标准4支肺静脉90例(84.1%),变异肺静脉17例(15.9%).结论 64层螺旋CT非门控技术能较好显示左心房-肺静脉的解剖结构,能为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王海阔 韩英 张妍 杨蓉关键词:心房颤动 肺静脉 螺旋计算机 有创冠状动脉造影和CT冠状动脉成像对诊断冠心病的可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医师及同一医师前后两次采用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和CT冠状动脉成像(CTCA)诊断冠心病(CAD)的可重复性。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月在北京天坛医院放射科同时完成ICA及CTCA检查,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00例。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按照盲法原则独立分析这100例患者的ICA影像资料,30d后,其中1名按照盲法原则重复分析;另2名CTCA医师按照同样的方法分析CTCA影像资料;最后分别核对2名ICA及CTCA医师的诊断结果并协商形成一致的看法作为最后诊断结果。比较ICA及CTCA医师间、同一医师两种方法诊断CAD的Kappa值,若K值=0.65。0.75为一致性好,K值〉0.75为一致性极好。结果ICA及CTCA医师间诊断CAD的K值分别为0.89和0.79,95%CI分别为0.85-0.93和0.73—0.85,χ2值分别为504.21和404.13;同一医师诊断CAD的K值分别为0.90和0.81,95%CI分别为0.86~0.94和0.75~0.87,χ2值分别为505.42和431.25;K值均〉0.75。ICA同一医师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一致的冠状动脉节段数占总节段数的比率为86.86%,高于医师间的80.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8.286,P〈0.05);诊断CAD一致的冠状动脉节段数占总节段数的比率为97.32%,高于医师间的96.49%,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9,P〉0.05)。CTCA同一医师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一致的冠状动脉节段数占总节段数的比率为81.89%,高于医师间的75.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5,P〈0.05);诊断CAD一致的冠状动脉节段数占总节段数的比率为95.29%,高于医师间的94.34%,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7,P〉0.05)。结论ICA和CTCA诊断CAD的可重复性极好,ICA法优于CTCA法,不同医师和同一医师前后两次的诊断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王志平 杨蓉 周海关键词:冠心病 CT冠状动脉成像 肝脏平滑肌瘤黏液样变一例 被引量:1 2001年 克德娜 徐晓彤 徐冰 杨蓉关键词:肝脏肿瘤 误诊 病例报告 MRI在四肢骨巨细胞瘤检查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99年 为探讨MRI在四肢骨肿瘤检查中的作用,对8例四肢骨肿瘤病人同时行MRI、CT和X线平片检查,并将影像资料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5例MRIT1WI均呈均匀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例T1和T2WI呈混杂信号。1例X线平片和CT术前表现为骨巨细胞瘤,MRI呈动脉瘤性骨囊肿表现。CT和X线平片均表现为限局性骨质破坏,呈膨胀性,骨皮质变薄或消失。结果表明,MRI在显示肿瘤基质、肿瘤内出血和坏死、肿瘤在髓内范围及其周围情况方面较优越,CT在显示骨质破坏、轻度骨膜反应方面较优越。 周海 曹亚丽 徐冰 杨蓉 徐晓彤关键词:骨巨细胞瘤 四肢 磁共振成像 浆细胞性乳腺炎23例的钼靶X线征象分析 被引量:3 2012年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在病理学上属于乳腺瘤样病变,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非感染性乳腺炎症。近年来在临床上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因临床体征及X线钼靶表现与乳腺癌有相似之处, 克德娜 周海 杨蓉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 X线钼靶 X线征象分析 临床体征 浆细胞浸润 非哺乳期 胸膜间皮瘤CT影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CT影像在胸膜间皮瘤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06年6月至2012年10月经病理学证实的12例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结果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和咳嗽;胸部CT表现,胸膜弥漫性增厚9例,局限性增厚3例,胸膜增厚>1 cm 10例,伴有胸腔积液11例。结论胸部CT能够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为胸膜间皮瘤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朱华晨 周剑 杨蓉 周楠 吕锐关键词:胸膜肿瘤 间皮瘤 CT肺功能成像对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术前筛选靶肺的价值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应用CT肺功能成像检查同时行肺通气灌注核素扫描检查,评价CT肺功能成像检查对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患者术前筛选靶肺的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北京天坛医院呼吸科门诊和住院的31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均行肺功能、肺部高分辨率CT及肺通气灌注核素扫描检查,依据肺功能检查结果分为2组。正常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45~67岁,平均(55±9)岁;阻塞性功能障碍肺气肿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32~77岁,平均(55±12)岁。比较肺部高分辨率CT视觉评分、CT肺功能成像参数与肺功能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各肺叶的平均CT值和像素指数与通气血流比值各数据之间相关性,探讨CT肺功能成像技术对于确定拟行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患者的区域性无功能靶区的价值。结果肺部高分辨率CT评分结果与RV/TLC、FEV。/FVC分级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3.22和13.2l,均P〈0.01),提示肺气肿的cT视觉评分与肺功能所示肺气肿严重程度分级不一致;而cT肺功能成像结果与RV/TLC、FEV。/FVC分级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110和2.891,均P〉0.01),提示像素指数一910HU的cT肺功能成像与肺功能所示肺气肿严重程度分级一致性较好(r=0.262~0.470,均P〈0.01),各肺叶的平均cT值和像素指数与通气血流比值相关性较好(r=一0.382~0.698,均P〈0.叭)。结论CT肺功能成像结果客观,操作简单,与肺功能评估结果和肺通气灌注扫描结果间相关性好,可作为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术前筛选靶肺的方法之~。 岳英明 张杰 周建 王娟 杨蓉 邱小健 周楠 徐敏钼靶X线联合CT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1年 分析对于临床诊断早期乳腺癌中,通过钼靶X线同CT的检查相结合方式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71例乳腺癌的患者,均是给予入院后钼靶X线检查、CT检查,进行单纯检查方式与联合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差异比较,评价联合方式诊断应用价值。结果:应用联合检查对诊断早期乳腺癌,准确率上要明显比单一检查方式准确率更高(P<0.05);除了肿块这一征象外,其他的乳腺癌征象均是应用联合检查在检出率比单以的检查方式高(P<0.05)。结论: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采取钼靶X线、CT的联合检查方案,在诊断上的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张妍 杨蓉 马国峰关键词:钼靶X线 CT 早期乳腺癌 肾脏原发性非何杰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2001年 目的探讨肾脏原发性非何杰金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 ,提高对肾脏淋巴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总结分析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脏淋巴瘤的IVP(静脉肾盂造影 )、CT、B超等影像表现特点。结果IVP能发现肾脏外形的改变及病变区肾盏、肾盂受破坏情况 ,B超、CT检查不仅可看到病变内部结构特点 ,还可观察肾门区、腹腔淋巴结有无累及 ,有助于淋巴瘤的诊断。结论IVP观察肾脏形态改变及肾功能状况有一定优势 ,但对病变内部结构及腹腔淋巴结受累情况的观察B超、CT明显优于IVP 。 杨蓉 周江平 周海 徐晓彤关键词:非何杰金淋巴瘤 肾脏肿瘤 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