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肿瘤细胞融合对肿瘤细胞迁徙与侵袭能力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RAW264.7)与肿瘤细胞(Hepa1-6)融合后的杂交细胞迁徙和侵袭的变化,为抑制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的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RAW264.7细胞和不换液、不传代孵育6 d的Hepa1-6细胞分别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细胞按1∶3的比例共培养后作为实验组,分别采用显微镜观察、划痕实验、活细胞成像系统及Transwell实验观察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迁徙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RAW264.7细胞与Hepa1-6细胞共培养24 h后,活细胞成像系统观察到杂交子细胞的运动能力较Hepa1-6细胞明显增强;划痕实验中24 h时共培养组愈合率明显高于Hepa1-6组的愈合率[%:(86.67±3.72)比(41.70±9.37),t=7.59,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中Hepa1-6细胞组穿膜细胞数低于共培养组的穿膜细胞数[个:(49±20)比(133±12),t=8.25,P<0.05],而Transwell侵袭实验中Hepa1-6组穿膜细胞数低于共培养组穿膜细胞[个:(44±10)比(173±55),t=4.59,P<0.05]。结论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细胞及杂交子细胞具有更强的迁徙和侵袭能力。 付颖 尹雅蕾 袁儒非 李小欢 张青 孙秀艳 李纯 杨真 袁小林关键词:细胞融合 肝癌 迁徙 大连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联合液基细胞学(TCT)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宫颈癌的筛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V基因分型技术对704例成年女性HPV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HPV阳性者进行TCT检测。结果 704例女性标本中,共检出118例HPV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6.76%)和20种基因型(包括低危型HPV6、11、42、43和高危型HPV16、18、31、33、35、45、51、52、53、56、58、59、66、68、73、83),以HPV16、43、58、52、31(前五位)亚型感染为主。在不同年龄分组中,21-25岁感染率(31.25%)最高。TCT细胞学阳性结果与HPV阳性结果符合率为39.83%(47/118),在不同年龄分组中,56岁以上阳性率(90.00%)最高。结论 HPV基因分型联合TCT检测对于成年女性HPV感染和宫颈癌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李小欢 张春蕾 华正宇 张桂杰 杨真 张青 崔益芬 袁小林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液基细胞学 药敏试验指导下肝癌及肝癌腹腔积液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药敏试验指导下的肝癌及肝癌腹腔积液化学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性别、年龄与肿瘤类型、分期、腹腔积液量相同的肝癌患者配对,并将配对病例随机分入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MTT法体外检测腹腔积液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性,实验组选用含肿瘤抑制率较高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顺铂、表阿霉素方案,对两组患者进行全身化疗和腹腔内化疗。结果:24对配对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腹腔积液治疗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腹腔积液治疗有效率为70.83%,两组腹腔积液治疗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肿瘤治疗有效率为58.33%,对照组肿瘤治疗有效率为33.33%,实验组肿瘤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敏感性试验指导下的肝癌化疗其肿瘤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常规方法用药。 袁小林 李志民 金始宇 张春蕾 张秀林 杨真关键词:药敏试验 肝癌 癌性腹腔积液 CpG-DNA、IL-10R抗体逆转巨噬细胞M2极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M2型巨噬细胞为TAM的优势细胞,具有促进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将M2逆转为M1巨噬细胞将有助于抗肿瘤特异免疫反应的建立和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为探索M2极化逆转方法,本项研究在体外采用CpG-DNA、IL-... 袁小林 王新 张青 张春蕾 杨真 崔益芬关键词:巨噬细胞 逆转 CPG-DNA 文献传递 女性HPV感染现状与年龄的分层分布研究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研究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现状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大连地区4281例成年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定性检测并加以分型,结合年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 281例标本中,HPV阳性标本974例,阳性率为22.75%;在不同年龄分组中,以21-25岁感染率(40.67%)最高。共检出20种基因型,包括低危型HPV6、11、42、43和高危型HPV16、18、31、33、35、45、51、52、53、56、58、59、66、68、73、83,低危型以HPV43感染为主,高危型以HPV16感染为主。974例阳性标本中,单一感染689例(占70.74%),双重感染211例(占21.66%),多重感染77例(占7.91%);低危型感染166例(占17.04%),高危型感染692例(占71.05%),混合感染122例(占12.53%)。结论:大连地区女性HPV感染具有明显的亚型和年龄分布异质性,提示宫颈癌的筛查及防治应同时考虑HPV分型和年龄因素。 李小欢 张春蕾 杨真 张青 崔益芬 袁小林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年龄分布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女性患者的常见心理反应调查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调查人乳头瘤病毒( HPV)女性感染者的常见心理反应,为心理干预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287例HPV女性感染者进行心理反应及焦虑程度调查。结果 HPV感染者心理反应主要有羞耻感、恐惧感及负罪感等;单一与多重HPV亚型感染组的SAS评分分别为(53.17&#177;13.73)和(55.42&#177;10.6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3,P>0.05);高危HPV亚型感染组SAS评分为(68.14&#177;16.73)分,高于低危HPV亚型感染组的(40.25&#177;9.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5,P<0.01)。结论 HPV首次检出者心理反应主要有羞耻感、恐惧感及负罪感等,高危HPV亚型感染患者的焦虑情况较低危HPV亚型感染患者更明显。 杨真 侯剑 李小欢 袁小林 张青 张春蕾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肿瘤 心理 大连地区454例健康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调查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大连地区健康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为宫颈癌的筛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DNA芯片技术对大连地区454例健康体检女性HPV感染进行定性检测并加以分型。结果:454例标本中,共检出HPV阳性标本58例,阳性率为12.78%;单一、双重、三重和四重基因型感染分别为46例(占79.31%)、4例(占6.90%)、6例(占10.34%)和2例(占3.45%);单纯低危型感染5例(占8.62%),单纯高危型感染46例(占79.31%),低危型与高危型混合感染7例(占12.07%)。共检出17种基因型,包括低危型HPV6、42、43和高危型HPV16、18、31、33、35、45、52、53、56、58、59、66、68、83,低危型以HPV43感染为主,高危型以HPV16、58、52感染为主。结论:健康体检女性进行HPV分型检测对HPV感染和宫颈癌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张春蕾 华正宇 袁小林 张青 杨真 李小欢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宫颈癌 DNA芯片技术 大连地区1911例成年女性HPV亚型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调查大连地区成年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的感染状况,为宫颈癌的筛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DNA芯片技术对大连地区1 911例成年女性HPV的感染情况进行定性检测并加以分型。结果:在1 911例成年女性中,共检出HPV阳性374例,阳性率为19.57%,其中单一、双重、三重和四重基因型感染者分别为288例(占77.00%)、59例(占15.78%)、22例(占5.88%)和5例(占1.34%);单纯低危型感染67例(占17.91%),单纯高危型感染271例(占72.46%),低危型与高危型混合感染36例(占9.63%)。共检出21种基因型,包括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和低危型HPV6、11、42、43基因型,在高危型中以HPV16检出率最高(阳性率为5.65%),其次为HPV58(阳性率为3.03%)和HPV52(阳性率为2.93%);在低危型中以HPV43检出率最高(阳性率为2.83%),其次为HPV6(阳性率为1.41%)和HPV42(阳性率为0.99%)。结论:大连地区1 911例成年女性HPV感染阳性374例,以单一基因型和单纯高危型感染为主;共检出21种基因型,高危型和低危型分别以HPV16和HPV43检出率最高。对成年女性开展HPV基因分型检测对于HPV感染和宫颈癌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张青 杨真 李小欢 张春蕾 崔益芬 袁小林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宫颈癌 DNA芯片技术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调控抑制肿瘤转移的实验研究 <正>目的建立Lewis癌细胞移植瘤小鼠动物模型,采用CpG-DNA与IL-10R抗体在原位肿瘤内局部注射。观察其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并评价对肿瘤转移的抑制效果。从而为TAMs极化调控抑制肿瘤转移的应用研究... 袁小林 李生富 张春蕾 崔益芬 杨真 张青文献传递 FISH检测乳腺癌石蜡组织切片酶消化时间的优化 被引量:3 2012年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hybridization, FISH)作为20世纪80年代末在原有的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通过直接或间接将荧光标记DNA特异性探针与靶细胞中同源序列的核酸杂交,实现对目的DNA片段或基因的定量和定位分析,目前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检测Her-2基因是否活化的"金标准".但同其它检测技术一样,FISH技术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切片本身的因素(最初组织的处理、固定情况、石蜡包埋的过程以及样本的年限等)[1]和石蜡包埋切片的处理因素(酶的浓度及消化时间、溶液pH值及酸碱度、变性条件、杂交后洗涤、结果判读以及操作者的经验)等.实验过程中酶的消化是帮助探针与标本DNA结合,提高杂交率和增强信号的关键环节,其消化好坏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实验的进行. 张青 张春蕾 袁小林 杨真 李小欢 崔益芬关键词:FISH 石蜡切片 HER-2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