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池银

作品数:51 被引量:75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天文地球
  • 2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3篇油气
  • 19篇气藏
  • 17篇勘探
  • 12篇油气藏
  • 10篇凹陷
  • 8篇盆地
  • 8篇成藏
  • 7篇油气勘探
  • 7篇凝析
  • 7篇歧口凹陷
  • 7篇奥陶系
  • 6篇地层
  • 6篇凝析气
  • 6篇千米桥潜山
  • 5篇凝析气藏
  • 5篇潜山油气藏
  • 5篇含油
  • 4篇地质
  • 4篇油源
  • 4篇天然气

机构

  • 36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大港石油管理...
  • 2篇长江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石油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大港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石油天然气总...

作者

  • 51篇杨池银
  • 13篇吴永平
  • 10篇周建生
  • 9篇肖敦清
  • 8篇廖前进
  • 5篇王铁冠
  • 4篇于学敏
  • 4篇周立宏
  • 4篇戴金星
  • 3篇王振升
  • 3篇付立新
  • 3篇蒲秀刚
  • 3篇卢鸿
  • 3篇于志海
  • 3篇廖前进
  • 2篇姜文亚
  • 2篇韦阿娟
  • 2篇周明信
  • 2篇朱丹
  • 2篇李漱岩

传媒

  • 7篇天然气地球科...
  • 6篇石油勘探与开...
  • 4篇海相油气地质
  • 3篇石油学报
  • 3篇科学通报
  • 3篇勘探家(石油...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21世纪中国...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8篇2004
  • 7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4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港滩海赵东油田高效勘探开发技术研究
吴永平杨池银闫建华赵万优邓泽进杨在岩周明信吴泓石洋李漱岩王彦军
主要内容:集成引进和应用先进而适用的滩海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在大港滩海发现并探明了一个6000万吨储量规模的整装高产油田,高效建成中油集团第一个百万吨生产能力的现代化海上油田;推广成熟滩海勘探开发技术带动周边自营区和冀东滩...
关键词:
关键词:海上油田钻井完井石油地质储量
黄骅坳陷横向变换带的构造特征及成因被引量:77
1997年
讨论了黄骅坳陷横向变换带的构造特征和成因。根据利用地震反射剖面对盆地构造几何学的研究,圈定了不同尺度的横向变换带,确定了伸展构造背景下的横向变换带是为了保持区域伸展应变调节构造变形的一种调节体系。这种伸展应变守恒是靠三维空间上断层位移沿走向的变化实现的。横向变换带的构造样式为横向地垒状凸起和鼻状凸起或鼻状背斜,并具伸展性质的正断层。横向凸起与非叠复的和叠复的分段断层系伴生及发育在断层位移最小处等事实表明,横向凸起或横向鼻状背斜是由于分段断层系位移沿走向变化形成的。
周建生杨池银陈发景陈昭年
关键词:石油地质断层
大港油田陆上高成熟探区千米桥潜山大型凝析气藏成藏系统与勘探
吴永平姚和清孙振纯杨池银杨勇祝文亮肖景华周建生岳发辉曹来勇何炳振熊金良周立宏廖前进李东平
本项目归属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领域。立项的目的是通过油气成藏理论、成藏条件、目标评价及综合勘探技术的攻关研究,在大港油田陆上高成熟探区,新层系、新领域取得重大发现和突破,提高勘探成效,落实后备资源,开辟老油区可持续发展的新...
关键词:
关键词:凝析气藏勘探技术大港油田
黄骅坳陷孔西潜山带奥陶系油藏的油源与成藏期次被引量:13
2000年
1993年和1997年黄骅坳陷孔西潜山带孔古3井、7井先后从中奥陶统峰峰组获得工业性油流,标志华北地区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突破性进展。据该区烃源岩评价和油源对比分析,中奥陶统峰峰组下段、上马家沟组二段为主要油源层段;烃源岩生烃高峰大致出现在相当于镜质组反射率 R。值1.0%~1.6%范围内,表现出碳酸盐岩生烃的迟滞效应。孔西潜山带处于主要油源层段的相对高丰度地带和有效生烃高峰的范围内,利于油气的生成和保存。孔古3井、7井奥陶系原油均属低凝重质油,原油的链烷烃、环烷烃和碳稳定同位素组成8”C值,明显有别干第三系陆相原油和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油源的原油及其烃源岩。原油气相色谱指纹、流体包裹体及储集层固体沥青等均显示出孔古3井油藏具有两次充注成藏的历史:早期充注发生于石炭纪—二叠纪期间,晚期充注为主要成藏期,发生于早第三纪早期。
王铁冠王飞宇卢鸿唐友军杨池银廖前进周建生孙晓明
关键词:古潜山油气藏海相地层碳酸盐岩油源
黄骅盆地孔西潜山前第三系基底内幕构造解释被引量:25
2001年
位于黄骅盆地南部的孔西潜山的前第三系内幕构造十分复杂。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以及对孔西潜山的地震剖面和探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后认为 ,孔西潜山的主体部分是由 3~ 4条向东倾斜的铲式或坡坪式逆冲断层组成的“薄皮”叠瓦扇构造 ;卷入变形的地层主要是奥陶系、石炭二叠系 ;逆冲断层在寒武系或更深的地层中收敛合并成为局部的拆离逆冲断层。但是 ,沿着构造带走向逆冲构造样式有明显变化 ,孔西潜山南部表现为逆冲三角构造带。从卷入逆冲构造的地层的地质时代推测 ,逆冲构造主要是在早中三叠世盆地发育之后、侏罗白垩纪盆地形成之前形成的 ,并在早中侏罗世盆地发育过程中又有进一步活动。局部由于受到中、新生代时期的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的叠加 ,构造样式变得更加复杂。
漆家福杨池银张俊王子煜李建英
关键词:逆冲构造构造样式前第三系黄骅盆地油气藏
歧口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被引量:62
2007年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大港探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广、类型多。形成规模储量的主要为储集层上倾尖灭和构造-岩性复合地层两大类油气藏。决定其圈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古构造背景与沉积物源体系的匹配,成藏机理为“三元耦合控藏”。该工区有5个领域值得重视:①古隆起围斜、倾没端、构造坡折带之反向碎屑物源区;②沉积频繁相变区;③古隆起缓坡带;④(半)封闭湖湾区;⑤湖盆陡坡坡折带及凹陷之中卸载区。根据“宏观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原理,将构造带当作岩性变化带,在复式油气藏勘探方法基础上,采用以岩性油气藏勘探与精细勘探相结合的勘探方法。同构造油气藏相比,该工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空间范围广,体系域全,压力场宽,储量也占优势,是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之一。
蒲秀刚吴永平周建生杨池银廖前进周立宏肖敦清查明柳飒
关键词:岩性地层油气藏油气勘探领域勘探潜力
裂陷湖盆深层烃类赋存相态极限的动力学过程分析——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为例被引量:8
2017年
为适应东部盆地向深层—超深层勘探的需求,通过歧口凹陷沙河街组典型原油的裂解生气模拟实验,采用原油裂解生烃动力学特征研究深层烃类流体相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原油裂解气生烃动力学可以方便地研究地质条件下原油裂解程度,进而判断地下油气相态的理论深度极限。在固定频率因子A=10^(14)S^(-1)前提下,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沙河街组原油裂解成C_1—C_5的活化能分布在250~270kJ/mol之间,平均活化能E_0=255.47kJ/mol,高于海相原油的245kJ/mol(59kCal/mol)。在同等升温速率条件下,其裂解生气路径与西部海相原油存在明显差异。以歧口凹陷地层沉积埋藏史确定的热史路径进行动力计算结果显示,歧口凹陷深层单一液相原油存在的理论深度极限为5 700m,凝析油气存在的理论深度极限为6 700m。结合歧北次凹和滨海具体地质条件进行油气藏相态演变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地质条件下,干酪根的裂解生气和更深部气源的充注气侵,使得原有油藏提前达到极高的气油比,纯液相原油提前消失。油气运移到浅部过程中受温—压条件的变化,导致了油气的分异和相态转换。温度和时间决定的生烃效应是深层油气相态的内因,在具体分析单个油藏相态时,不仅要考虑油气来源、组成、油气成藏过程,尤其还要注意后期构造活动造成的油气调整改造,这些是后期油气相态分异转化的外因。
刘岩杨池银肖敦清廖前进周立宏于学敏国建英蒲秀刚姜文亚邹磊落聂国振刘庆新滑双君
关键词:裂陷盆地生烃动力学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断裂活动与含油气系统形成被引量:13
2000年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以新生代为主要成盆期的大型板内裂谷盆地,断裂和裂陷活动是新生代构造变形的主导方式,对含油气系统形成及其特征有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数量众多、走向不同断裂的活动,形成多断块多断陷和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奠定了多含油气系统发育的基础。断裂幕式活动,引起沉积空间和湖盆范围周期性扩张与收缩,控制了生储益及其组合特征。裂陷中心从盆地外带向盆地中心迁移,使得盆地不同部分凹陷发育史不同,形成三种类型凹陷。不同类型凹陷的含油气系统特征明显不同,其主要生储盖组合时代、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作用过程、圈闭形成史和油气分布特点均有差异。
池英柳杨池银周建生
关键词:含油气系统渤海湾盆地新生代
烃源岩中支链烷烃化合物的检出及意义被引量:4
1996年
以板桥地区烃源岩为例,对烃源岩中的支链烷烃化合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烃源岩中的支链烷烃主要包括异构、反异构、单甲基中间交链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在板桥地区烃源岩中,共检测到各类支链烷烃61种,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对其分布特征及生源意义作了初步探讨,推测这类化合物大多反映烃源岩中细菌微生物生源输入的贡献。
侯读杰王铁冠黄光辉钟宁宁于志海杨池银廖前进
关键词:生油层地球化学烃源岩石油勘探
地震属性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影响因素被引量:91
2004年
地震属性技术在勘探地震与开发地震之间起着桥梁作用 ,本文认为重新认识地震属性分类及单时窗沿层地震属性的地质含义 ,以及属性优化的原则 ,对应用属性解决实际地质问题是有意义的。本文还重点探讨速度、信噪比。
侯伯刚杨池银武站国吴伯福
关键词:地震属性储层预测含油性地质问题勘探信噪比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