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博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3篇流式细胞
  • 3篇基因
  • 3篇CIK细胞
  • 2篇异基因
  • 2篇异基因造血干...
  • 2篇异基因造血干...
  • 2篇造血
  • 2篇造血干
  • 2篇造血干细胞
  • 2篇造血干细胞移...
  • 2篇逆转
  • 2篇肿瘤
  • 2篇流式细胞术
  • 2篇耐药
  • 2篇抗肿瘤
  • 2篇活性
  • 2篇干细胞
  • 2篇干细胞移植
  • 2篇白血

机构

  • 5篇河南省肿瘤研...
  • 4篇河南省肿瘤医...
  • 2篇郑州轻工业学...

作者

  • 6篇胡杰英
  • 6篇蒋东霞
  • 6篇杨晓博
  • 4篇徐虹
  • 4篇赵婷茹
  • 3篇宋永平
  • 2篇买玲
  • 2篇周健
  • 2篇何琳
  • 1篇马保根
  • 1篇杨胜利
  • 1篇魏旭东
  • 1篇范瑞华

传媒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年份

  • 5篇2008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MV感染监测在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CMV监测在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和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13名allo-HSCT受者、170份标本的血浆DNA负荷量和血清IgM抗体。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94份标本白细胞pp65抗原。结果FQ-PCR、FCM、ELISA检出率分别为:35.51%、30.85%、13.08%。FQ-PCR与FCM方法对CMV感染的阳性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FQ-PCR和FCM,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CM检测pp65抗原和FQ-PCR检测DNA负荷量可用于allo-HSCT后CMV感染的早期诊断。
蒋东霞周健杨晓博胡杰英赵婷茹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术
CIK细胞抗肿瘤作用及对mdr-1基因逆转的应用研究
蒋东霞胡杰英徐虹杨晓博何琳买玲杨胜利赵婷茹
该项目在医学领域肿瘤学研究方面,应用细胞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CIK抗肿瘤活性及体外逆转肿瘤细胞MDR进行了研究、探索。主要完成了以下科研工作,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研究CIK的生物学特性,采用FCM分析CIK的免疫...
关键词:
关键词:免疫活性细胞流式细胞仪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联合阿霉素逆转人红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DR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与阿霉素对肿瘤多药耐药逆转作用的影响。方法体外诱导、扩增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为效应细胞,联合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与其耐药靶细胞K562/ADR进行共培养,经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耐药倍数和逆转倍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阿霉素相对含量和P糖蛋白(PgP)表达水平;RT—PCR检测mdr-1基因mRNA表达。结果阿霉素对K562和K562/ADR的IC50分别为(0.68±0.04)μmol/L和(66.23±4.38)μmol/L;K562/ADR对阿霉素的耐药倍数为97.43倍;经CIK细胞联合阿霉素处理48h(效靶比1:5、ADR1.1μmol/L)后,IC50为(32.15±0.79)μmol/L,联合逆转倍数为2.06倍。细胞内的阿霉素相对含量增加的同时PgP表达降低。mdr-1基因mRNA相对表达值也呈下调趋势。结论CIK细胞联合阿霉素可增加化疗药物阿霉素对耐药靶细胞K562/ADR的敏感性,提高耐药靶细胞内的阿霉素浓度,有效下调mdr-1基因及PgP的表达,使CIK联合阿霉素对多药耐药的逆转效果得以显现。
蒋东霞胡杰英杨晓博徐虹何琳买玲
关键词:细胞因子杀伤细胞阿霉素
CIK细胞体外逆转多药耐药性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CIK细胞体外逆转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可行性。方法:用人外周血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在不同细胞因子诱导下培养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及树突状细胞(DC),然后将其与成熟DC进行共培养,作为效应细胞,以K562敏感株与耐药细胞株为靶细胞进行体外逆转研究。流式细胞术检测靶细胞的P-gp表达及细胞内的ADR相对含量,MTT法测定其细胞毒作用,RT-PCR检测mdr-1基因耐药性逆转表达状况。结果:K562/ADR耐药细胞株ADR含量经效应细胞细胞作用后,细胞内的ADR含量分别提高了13.80%、39.50%,(P<0.01);,P-gp分别降低12.00%、42.69%,(P<0.01),mdr-1基因表达呈下调趋势,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分别达45.8%、78.9%,(P<0.01)。结论:CIK+K562/ADR-DC对P-gp高表达K562/ADR耐药细胞株具有特异性的细胞毒作用,有效提高了细胞内的ADR含量,下调了P-gp、mdr-1表达,使免疫效应细胞体外逆转多药耐药的效果得以显现。
蒋东霞杨晓博赵婷茹徐虹胡杰英宋永平
关键词:CIK细胞DC细胞多药耐药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灶的动态监测
2004年
目的 探讨bcr/abl融合基因检测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治疗效果及微小残留病灶监测方面的价值。方法 应用RT -nested -PCR方法定期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前后融合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移植后 1个月到 2个月bcr/abl融合基因转阴率为 76 % ,10 0天转阴率达 88%。结论 RT -nestedPCR方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判定预后的指标 。
蒋东霞胡杰英周健杨晓博张莉范瑞华魏旭东宋永平马保根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微小残留病灶动态监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应用FACS检测CIK的抗肿瘤活性
2008年
目的探讨体外CIK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经过IFNγ、CD3McAb、IL-2诱导、培养,获得CIK细胞。FACS检测CIK细胞的表型;用CFSE标记靶细胞以区分效应细胞,再以PI染色,FACS检测靶细胞的死亡率。结果CIK细胞高度表达CD3+、CD8+、CD3+CD8+、CD3+CD56+,依次为89.33%、46.26%、58.98%、30.83%。CIK对NK敏感的K562及不敏感HL60、Hela均表现出较强杀伤活性。结论细胞因子IFNγ、CD3McAb、IL-2体外诱导的单核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力和杀伤活性及非MHC限制性。
蒋东霞赵婷茹杨晓博胡杰英徐虹宋永平
关键词:CIK细胞细胞毒性流式细胞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