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承志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盆地
  • 3篇穆棱组
  • 2篇物源分析
  • 2篇砾岩
  • 2篇鸡西盆地
  • 2篇城子河组
  • 1篇断陷
  • 1篇新生代
  • 1篇早白垩世
  • 1篇三江盆地
  • 1篇重矿物
  • 1篇重矿物特征
  • 1篇下白垩统
  • 1篇砾石统计
  • 1篇结构构造
  • 1篇矿物
  • 1篇矿物特征
  • 1篇古地理
  • 1篇古地理意义
  • 1篇古水流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篇杨承志
  • 4篇任建业
  • 4篇张云鹏
  • 3篇赵学钦
  • 3篇王珊
  • 1篇陈汉林
  • 1篇侯艳平
  • 1篇杨树锋
  • 1篇章凤奇
  • 1篇张俊霞
  • 1篇孙明道
  • 1篇汤艳

传媒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鸡西盆地早白垩世城子河组和穆棱组物源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充分利用研究区的野外露头,特别是露头所显示的砾石排列方向和各种层理构造、地震资料、岩芯重矿物资料,系统分析了能够指示物源方向的4种参数—古水流方向,地震反射特征、重矿物稳定系数及组合分异特征、鸡西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特征,结果表明,这4种参数的匹配情况良好,总体显示城子河组时期盆地大致存在西部和东南部两个方向的物源,其中西部物源为主要物源区,分别从西北、西部以及西南3个方向供给盆地沉积物,东南部物源区为次要物源区,影响范围较小;穆棱组时期基本继承了城子河组时期的物源体系,只是源区相对后退,反映出从城子河组到穆棱组为水进和湖盆范围变大的过程,东南部物源的影响范围较城子河组时期变大。利用重矿物组合特征进行源区对比,认为盆地西部物源区为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造山带,盆地东南部物源来自延吉褶皱带。
王珊任建业张云鹏赵学钦杨承志
关键词:鸡西盆地古水流城子河组穆棱组物源分析
方正断陷新生代结构构造及其演化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以方正断陷二维、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为基础,追踪和闭合了盆内重要的新生代构造层序界面。富锦组底界面为区域性裂后不整合界面,将盆地的演化阶段划分为裂陷期和裂后期。在裂陷期的充填序列中,宝泉岭组底界面为盆内易于识别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界面,该界面将盆地的裂陷期进一步划分为裂陷Ⅰ幕和裂陷Ⅱ幕。本文通过对盆地结构构造及不同时期厚度特征的分析,重建了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裂陷Ⅰ幕构造活动受NW-SE向的正向伸展应力控制,发育的E1w-E2d地层充填在简单地堑盆地中;裂陷Ⅱ幕的E3b时期以近SN向斜向伸展作用下形成的断阶式地堑结构为特征,盆地沉积-沉降中心位于盆内伊汉通断裂下降盘,且具有从北向南迁移的趋势。裂后期N1f时期以热沉降为主,并伴随有右旋走滑作用。另外,盆地的形成演化经历了三期反转改造过程,分别对应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晚期和上新世晚期。结合周缘板块的运动学重组事件,认为太平洋板块西侧俯冲方式的变化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联合控制了方正断陷新生代的形成演化过程。
杨承志任建业张振宇张俊霞
关键词:方正断陷
中国黑龙江东部鸡西盆地白垩纪多期砾岩特征及古地理意义被引量:7
2012年
对鸡西盆地白垩纪不同时期砾石统计结果显示:下白垩统城子河组和穆棱组砾石主要成分为石英岩和花岗岩,与盆地周缘露头前中生代基底主要岩性相吻合;上白垩统猴石沟组砾石成分流纹岩、安山岩、凝灰岩增多,出现石英砂岩和少量泥岩,砾石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下白垩统。6个统计点的砾石主要为次棱角状到圆状,长短轴之比集中在1~2,粒径以小砾为主,粒径长度符合正态分布;沉积环境判别函数显示砾石主要属于河流(三角洲)成因。研究表明城子河组沉积时期,盆地西部的张广才岭和盆地内的古隆起为盆地提供物源,城子河组到穆棱组的沉积过程是一个水体不断扩大的过程;穆棱组沉积中晚期,盆地西部成为盆地主要物源区。晚白垩开始,在强烈的逆冲作用下,盆地及周缘发生区域抬升,抬升区遭受强烈剥蚀,为盆地提供物源,低洼处沉积猴石沟组。
赵学钦杨树锋陈汉林章凤奇张云鹏杨承志孙明道
关键词:鸡西盆地砾石统计白垩纪
黑龙江东部大三江盆地群城子河组和穆棱组时期重矿物特征及物源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应用数理统计及Q型聚类分析方法,对大三江盆地群主要盆地20口钻井早白垩世城子河组和穆棱组砂岩中的重矿物进行了重矿物ZTR指数、稳定指数以及组合特征分析。城子河组和穆棱组重矿物ZTR指数等值线图都具有由边部向中心逐渐增大的趋势,而这两个组的重矿物稳定系数整体也较低,反映出成盆初期重矿物稳定性弱的特点,并根据重矿物种类将研究区分为六大重矿物组合带。最后,综合分析认为大三江盆地群城子河组和穆棱组物源方向上变化不大,两组之间是一种继承关系,主要存在3大物源体系:西部和西北部的物源主要来自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东部物源主要来自宝清地体及东三江隆起区;东南部物源主要由兴凯地体提供,那丹哈达地体和延吉褶皱带分别向虎林盆地北部和鸡西盆地南部提供物源,但影响范围有限。
张云鹏任建业侯艳平王珊杨承志
关键词:重矿物物源分析
黑龙江东部林口地区下白垩统穆棱组砾岩的成因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12年
大三江地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油气资源接替区,早白垩世时期该地区曾为一个统一的盆地,之后盆地遭受破坏分解。如何确定当时的盆地边界进而恢复盆地原型,是该地区亟待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之一。前人对盆地边界的确定大都以理论推测为主,缺乏实际证据。本次工作在黑龙江林口地区发现一套穆棱组底部砾岩,对砾石进行成分及分选特征、沉积特征等的统计与分析,结合古水流恢复和地震解释资料,认为该套砾岩整体为冲积扇相,以河道砾岩沉积和漫流砾岩沉积为主,物源主要来自盆地西部的张广才岭。结合地震资料分析,认为研究区穆棱组时期的沉积模型为冲积扇相向滨浅湖亚相的直接过渡。本研究不仅为大三江盆地西部边界的确定提供了直接证据,同时也为该地区今后的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张云鹏任建业赵学钦汤艳王珊杨承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