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邦
-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陆九渊程文二题——析“取予两得”、“宽猛相济”两说
- “取予两得”、“宽猛相济”是历代君王治理财用、统治人民的两项政策。陆九渊青年时代为准备科举考试写作的两篇程文。其一从夸赞唐代名臣刘晏善理财用、真知取予入手,道尽取予之理的辩证关系,表达了作者取予两得的理财思想;其二从剖析...
- 杨安邦
- 关键词:陆九渊宽猛相济
- 文献传递
- 论宋神宗殿试进士的承启与转折被引量:1
- 2006年
- 宋神宗采纳王安石的改革主张,对科举尤其是殿试进士制度进行了多项改革。北宋大臣王安礼奉诏拟定的《元丰五年殿试进士策问》试题以及熙宁、元丰年间的科举取士情况,真实地反映出宋神宗殿试进士的改革情况,体现了王安石崇实尚用的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意义和考试学价值。
- 杨安邦韩锋
- 晏殊家世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
- 2009年
- 晏殊家世中诸子的生卒年和晏殊第五子晏知止的改名情况,有关典籍、史料及论著均未详明。文章根据晏殊故里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沙河村《东南晏氏重修宗谱》及有关资料,对晏殊家世中这二个问题作出考述。
- 杨安邦
- 帅博汤聪两神童——兼论帅机批评对汤显祖剧作的帮助和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帅机和汤显祖是明代江西临川的著名才子。两人文名卓著,交情笃厚,唱和赏音,结为莫逆之交,特别是帅机以其赤诚之心和博学之才,对汤显祖剧作进行批评,开创汤显祖“临川四梦”剧作批评之先河,对汤显祖剧作是十分有益的帮助,并迅速扩大了“临川四梦”的社会影响。
- 杨安邦
- 关键词:汤显祖交游戏曲批评
- 文化研究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被引量:1
- 2006年
- 中国古代文学蕴含着丰富深厚的中国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是沟通现代人与中国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桥梁。古代文学教学应体现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大科学精神,更新教学观念与方式,加强文化研究,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文化的认知与融合。
- 杨安邦
- 关键词:文化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 从《王魏公集》看宋代的祭祀文化
- 2007年
- 北宋大臣王安礼著《王魏公集》中,收录了作者所撰写的大量宋代国家祭祀大典的祭文。这些祭文体式多样,内容丰富,祀神广泛,反映出宋代社会宗教祭祀仪式频繁举行的真实状况,显示其特有的济物利人的社会生活功能,体现出宋代宗教祭祀文化和谐共生的深沉意蕴。
- 杨安邦陈志云
- 关键词:祭文宋代祭祀文化
- 体质凝重之文——《王魏公集》述评被引量:2
- 2004年
- 北宋大臣王安礼撰《王魏公集》,文体多种,内容丰富,记述了宋代国家大事、政治生活以及社会生活情况,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性格特征,对于了解、研究临川文化及宋代历史文化均具有重要价值。
- 杨安邦
- 关键词:学术价值
- 论谭纶对汤显祖戏曲创作的影响
- 2007年
- 明代名臣谭纶与杰出戏剧家汤显祖同为江西临川名人,虽然年龄差辈,未曾谋面,然而两人却书信往来。青年汤显祖十分仰慕家乡名将谭纶的英雄气概和兵备武功,谭纶的英雄业绩和爱国精神对汤显祖“临川四梦”战争描写产生积极影响,谭纶引进海盐腔、繁荣家乡戏曲艺术的功绩为汤显祖晚年戏曲创作与演出活动提供十分有益的条件。
- 杨安邦
- 关键词:汤显祖戏曲创作
- 陆九渊程文二题——析“取予两得”、“宽猛相济”两说被引量:1
- 2005年
- “取予两得”、“宽猛相济”是历代君王治理财用、统治人民的两项政策。陆九渊青年时代为准备科举考试写作的两篇程文,其一从夸赞唐代名臣刘晏善理财用、真知取予入手,道尽取予之理的辩证关系,表达了作者取予两得的理财思想;其二从剖析“宽猛相济”之弊入手,阐述了具有法治意义的尚德不尚刑、德刑并举的政治思想。两篇程文,显示出青年陆九渊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和以道德仁义的“本心”为特征的哲学思想,对于当今仍具有一定意义。
- 杨安邦
- 关键词:陆九渊宽猛相济
- 济物利人 和谐共生——从《王魏公集》看宋代社会的道教文化
- 2007年
-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祭祀传统,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古代就有了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形成一系列包括郊社制度、宗庙制度在内的祭祀制度。《礼记》称:“祷尝之义大矣,治国之本也。”《左传》亦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由这一传统文化孕育发展而成的道教文化,以其祭祀祈祷斋醮仪式,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中国古代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老百姓,都期望通过道教祭祀仪式来获得神灵的福佑,祭祀被看成国家政治生活的头等大事。上自天子贵族,下至庶民百姓,生老病死,灾害祸患,凡遇吉凶之事,都会礼请道士,建斋设醮,以祭祀仪式这一宗教象征手法,以达到祈福消灾、济生度死的目的。
- 杨安邦
- 关键词:道教文化宋代社会祭祀制度国家政治生活宗教形式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