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君

作品数:23 被引量:151H指数:8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护理
  • 8篇早产
  • 8篇早产儿
  • 8篇产儿
  • 5篇导管
  • 4篇新生儿
  • 4篇小儿
  • 4篇患儿
  • 4篇干预
  • 4篇PICC
  • 3篇中心静脉
  • 3篇重症
  • 3篇外周
  • 3篇静脉
  • 3篇护理干预
  • 3篇穿刺
  • 2篇导管异位
  • 2篇置管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机构

  • 18篇蚌埠医学院第...
  • 5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22篇杨丽君
  • 17篇徐兵
  • 11篇戴明红
  • 9篇杨丽娟
  • 7篇李莉
  • 6篇邢彩英
  • 5篇陈娟娟
  • 5篇蔡振华
  • 3篇王玉玲
  • 2篇张云莲
  • 2篇王菊
  • 2篇刘丽
  • 2篇张翠英
  • 2篇蔡娟
  • 2篇宁艳飞
  • 2篇杨丽娟
  • 1篇蔡荣兰
  • 1篇王茜
  • 1篇徐永丽
  • 1篇金珠

传媒

  • 9篇蚌埠医学院学...
  • 9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智慧健康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部和中脘穴按摩及俯卧位防治早产儿腹胀的护理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腹部和中脘穴按摩及俯卧位防治早产儿腹胀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采取腹部+中脘穴按摩及俯卧位和早产儿常规护理,对照组只实施早产儿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腹胀发生率10.0%,对照组36.7%,排便量及排便次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通过腹部和中脘穴按摩及俯卧位,可促进早产儿肠蠕动功能及提高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减少胃食管反流,降低早产儿腹胀的发生率。
徐兵杨丽君李莉张翠英
关键词:肠胃胀气中脘穴按摩法俯卧位护理
小儿腰椎穿刺术的全程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儿科行腰椎穿刺术患儿的穿刺配合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414岁意识清楚、首次腰穿的年长儿12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8例)及对照组(60例)。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操作前、中、后的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配合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儿的穿刺配合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头痛、腰痛和尿潴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操作前、中、后的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可加强患儿的密切配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减轻术后并发症(腰痛、头痛、尿潴留)。
刘丽杨丽君李莉张云莲陈娟娟王玉玲
关键词:护理干预腰椎穿刺小儿
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吮吸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月于本院出生的9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非营养性吮吸,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口腔按摩。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情况、经口喂养起始时间、体重情况以及口腔感染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喂养不耐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经口喂养时的体重大于对照组,摄入奶量比高于对照组,完全经口喂养起始时间、矫正胎龄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吮吸能够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提高喂养效果,有利于尽早达到完全经口喂养,且不会增加喂养不良反应。
白利许文达杨丽君杨丽娟
关键词:早产儿经口喂养
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及护理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1例有早期重症征象的手足口病患儿除实施消毒隔离及皮肤、口腔等常规护理外,重点加强对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的观察,早期识别重症征象,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护理。结果:25例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结论:早期识别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加强监测,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邢彩英徐兵蔡娟杨丽君李莉张翠英
关键词:手足口病护理
早产儿PICC置管时送管困难与导管异位关系观察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总结分析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时送管困难与导管异位关系。方法回顾分析95例实施PICC置管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PICC置管时送管通畅与否分为送管通畅组和送管困难组,观察置管后导管末端位置。结果 61例早产儿PICC置管时送管通畅,其中发生导管异位8例,导管异位率为13.11%,34例PICC置管时送管困难,其中发生导管异位20例,导管异位发生率为58.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43,P<0.01)。结论置管前认真评估,置管中送管受阻时综合分析受阻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是PICC置管成功的关键。
戴明红徐兵邢彩英杨丽君杨丽娟宁艳飞
关键词:PICC置管导管异位早产
洗胃及微量喂养对重症缺氧缺血性脑病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洗胃及微量喂养对重症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重症HIE 35例作为对照组,在入院时未洗胃,根据患儿病情直接给予常规喂奶及综合治疗和护理;2009年重症HIE35例作为干预组,在综合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在入院时即给予1%碳酸氢钠洗胃,禁食6 h后再给予微量喂养。比较2组在入院7 d内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相比,胃肠紊乱的发生率分别为45.71%和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中,洗胃时发现先天性食道闭锁1例,应激性溃疡3例。结论:重症HIE在入院后给予洗胃及微量喂养,可有效降低重症HIE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及时发现消化道异常,采取相对性的措施,可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徐兵李莉戴明红杨丽君蔡娟杨丽娟
关键词:脑缺血脑缺氧洗胃胃肠功能紊乱
经腋静脉穿刺置入PICC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不同穿刺部位置入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PICC指征的9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经肘部静脉穿刺置入PICC,观察组经腋静脉穿刺置入PICC,其余护理方法相同。比较2组的穿刺时间、送管时间、导管尖端正位率、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穿刺时间(1 229.16±209.63)s,送管时间(51.35±126.38)s,导管尖端正位率86.67%,留置时间(24.16±11.81)d,PICC堵管7例,导管尖端培养阳性率12.00%,脱管1例;对照组的穿刺时间(1 447.31±426.70)s,送管时间(95.71±115.41)s,导管尖端正位率86.67%,留置时间(23.76±15.41)d,静脉炎3例,PICC堵管8例,导管尖端培养阳性率21.74%。观察组的穿刺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2组送管时间、导管尖端正位率、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除肘部静脉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将腋静脉作为PICC穿刺部位。
戴明红徐兵杨丽娟邢彩英杨丽君宁艳飞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腋静脉肘部静脉
俯卧位预防早产儿呕吐的效果观察与护理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俯卧位对预防早产儿呕吐的效果。方法对48例早产儿按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早产儿均放置在婴儿培养箱内。对照组采用仰卧位;治疗组在每次喂奶后30 min给予俯卧位。结果治疗组呕吐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的次数少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能减少早产儿呕吐及胃食管反流的次数。
王菊徐兵金珠戴明红杨丽君徐永丽
关键词:早产儿俯卧位呕吐护理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观察和护理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过敏性紫癜的患儿从心理护理,并发症及药物治疗的观察,加强饮食的管理与指导,强调休息的重要性及皮肤护理,做好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18例再无新的皮疹出现,无腹痛及关节痛时给予出院,2例治愈出院。结论通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与观察,有利于控制疾病的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杨丽君徐兵邢彩英蔡振华刘继秀李广琴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护理
巴林特小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心理负荷干预效果的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研究巴林特小组模式缓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心理负荷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12名作为研究对象,在采用巴林特小组模式前后分别对12名护士进行职业倦怠问卷评分、抑郁量表评分、焦虑量表评分,并进行应用模式前后的自身对照分析。结果:在应用巴林特小组模式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的职业倦怠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显著高于应用巴林特小组模式后的评分,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日常工作采用巴林特小组模式,具有降低护士职业压力所导致的心理负荷,从而提升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感。
杨丽娟骆嵩杨丽君陈娟娟徐兵戴明红黄辉芳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心理负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