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衍军

作品数:23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内镜
  • 4篇套扎
  • 3篇消化道
  • 3篇门脉
  • 3篇门脉高压
  • 3篇内镜下套扎
  • 3篇静脉
  • 3篇镜检
  • 3篇化道
  • 3篇出血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镇静术
  • 2篇上消化道
  • 2篇十二指肠
  • 2篇食管
  • 2篇手术
  • 2篇栓塞
  • 2篇栓塞治疗
  • 2篇脾栓塞

机构

  • 22篇郴州市第一人...
  • 3篇中南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李衍军
  • 5篇何茜萌
  • 4篇陈小兰
  • 4篇何异萍
  • 3篇刘功成
  • 2篇邓晖
  • 2篇艾金刚
  • 2篇谢如全
  • 2篇周翼
  • 2篇刘剑波
  • 2篇李忆岚
  • 1篇朱树养
  • 1篇邹益友
  • 1篇龙秀官
  • 1篇李丙生
  • 1篇彭昌能
  • 1篇李兴
  • 1篇欧文胜
  • 1篇刘汉雄

传媒

  • 4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现代消化及介...
  • 2篇中华腹部疾病...
  • 2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当代医师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美国中华临床...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第八届全国胃...
  • 1篇第七届全国胃...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肠出血性疾病临床诊断问题的探讨——附93例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性疾病的病因及临床诊断方法。方法 :对 93例小肠出血的病人 ,进行了内镜或钡餐透视检查后 ,选择性地进行99mTc核素显象 (ECT)、小肠钡灌肠、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 (DSA) ,所有检查阴性又出血不止者或病情严重者则行剖腹探查或术中内镜检查。结果 :在 93例患者中 ,非肿瘤性病变 5 4例 ,小肠肿瘤性病变 15例 ,全身性疾病 2 4例 ,其中以炎性肠病及感染性疾病为多。术前明确出血病因的有 5 0例 ,术前诊断率为 5 3.76 %。 4 3例患者行剖腹探查 ,有 2 7例做了术中内镜检查才明确诊断。结论 :小肠出血性疾病在临床诊断上有一定的困难 ,需综合应用各种检查。术中内镜检查对明确诊断有极大的帮助。
李衍军
关键词:小肠出血性疾病病因
内镜下套扎联合部分脾栓塞治疗门脉高压的临床报道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症是消化内科治疗的难点,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外科手术治疗对于肝功能差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内镜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其临床疗效仍有不满意的方...
李衍军
关键词:门脉高压肝硬化手术并发症脾栓塞术
文献传递
内镜套扎联合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总结内镜下套扎并联合注射黏合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内镜下连续套扎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92例,及经过套扎术后诱发加重的16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联合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套扎治疗者,平均每套扎2.3次,共进行174例次772处套扎,显效64例(69.5%),有效24例(26.2%),其中4例并发大出血失败(4.3%),总有效率(95.7%),16例患者分别于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第4~12周出现Ⅳ~Ⅴ级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17.4%),经联合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后静脉曲张消失,5个月后胃镜复查组织黏合剂完全排出,未再出血。结论内镜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显著,对套扎术后诱发加重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联合镜下组织黏合剂注射获得满意疗效。
何茜萌李衍军艾金刚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组织黏合剂内镜下套扎
内镜超声检查167例患者诊断分析
2005年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检查(EUS)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67例(手术患者119例)经内镜拟诊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89例)及粘膜下隆起性病变(78例)的患者进行内镜超声检查,使用的参比方法有手术、活检、其它影像学检查及随访6月以上。结果 EUS对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为81.5%,胃镜为66.7%;EUS对鉴别粘膜下病变是真性壁内肿瘤还是腔外压迫的正确率达100%,对粘膜下肿瘤良、恶性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83%和69%。结论 (1)EUS对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粘膜下病变是真性壁内肿瘤还是腔外压迫的准确性明显优于胃镜;(2)EUS对粘膜下肿瘤的良恶性判断的准确性虽有欠缺,但仍是观察粘膜下病变的最佳方法。
刘功成李忆岚刘剑波李衍军邓晖欧文胜
关键词:内镜超声检查上消化道恶性肿瘤
P73蛋白在胃炎、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p73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炎、轻度不典型增生、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胃癌(均为外科手术患者)各30例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结果p73蛋白在胃癌组和不典型增生组中表达高于胃炎组,胃癌组中表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P<0.05);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胃癌的不同的分化度之间有差异,低分化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强度高于高、中分化腺癌(P<0.05),p73蛋白在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的阳性表达率与轻度不典型增生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胃癌的不同TNM分期之间也有差异(P<0.05),并且TNM分期越高,阳性表达率越高;均与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胃癌侵及层次、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p73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作为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肿瘤指标物。
李忆岚邹益友刘功成刘剑波李衍军
关键词:P73不典型增生
高位胃溃疡的临床内镜研究
2004年
目的探讨高位胃溃疡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172例高位胃溃疡病人的首发症状、内镜表现、病理类型进行研究及分析。结果172例高位胃溃疡中有106例恶性溃疡,癌变率达61.62%,中位年龄为53.58岁,60岁以上癌变率达77.42%,病变>3cm者lll例,其中恶变94例,与<3cm的病例比较有明显差。结论高位胃溃疡的病人不论年龄大小都应提高警惕。病变>3cm的恶变与<3cm的恶交病例进行比较有明显差异。说明溃疡越大,恶变率越高。病变的大小对预判恶变有一定的帮助,对高位胃溃疡应行常规多点活检。总结高位胃溃疡的特点有①发病年龄偏大;②巨大溃疡为多;③恶性溃疡发病率较高。
李衍军
关键词:高位胃溃疡内镜分析病理特点流行病学
清醒镇静术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2003年
目的探讨清醒镇静术在结肠镜检查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00例病人分为两组。一组为镇静组,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05mg/kg;另一组为对照组,静脉推注生理盐水。在两组检查前和检查开始后2min、5min、检查结束后及30min测量并记录镇静程度、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脉搏(P)及心电图(BCG)。并记录操作时间及病人的反应。结果所有病人均完成了检查。两组平均动脉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与用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镇静组的检查时间及检查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静注低剂量的咪唑安定辅助结肠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李衍军何异萍陈小兰
关键词:清醒镇静术结肠镜检查咪唑安定病例分析镇静药物
湘南地区幽门螺杆菌耐药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湘南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H.pylori)分离培养株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H.pylori分离培养阳性并行药物敏感试验的患者。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H.pylori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2015例患者H.pylori分离培养株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克肟、替硝唑、硫酸庆大霉素、盐酸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司帕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8.24%、4.52%、4.52%、3.67%、2.63%、2.63%,2.28%、1.84%、1.79%、1.54%,1.29%、1.19%、0.69%、0.50%。660例(32.75%)仅对单种抗生素耐药;143例(7.10%)对两种抗生素耐药;60例(2.98%)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男性患者H.pylori分离培养株对头孢克肟的耐药率为2.5%,显著高于女性患者的1.15%(P<0.05),其它抗生素在不同性别患者中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ylori分离培养株的单一、双重、多重耐药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P<0.05)。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在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H.pylori耐药率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P<0.05),其它抗生素在三组疾病类型中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萎缩性胃炎患者H.pylori分离培养株的单一耐药率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湘南地区H.pylori在常用抗生素中克拉霉素耐药率最高,其次为甲硝唑和四环素,而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相对较低。在非常用根除方案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利福平、司帕沙星等抗生素耐药率低,可制定合适的临床方案进一步探讨根除效果。除头孢克肟外,在选择抗生素时可不考虑性别因素。老年人是H.pylori耐药及多重耐药的严重人
李雅婷刘汉雄何茜萌彭艳李兴李衍军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耐药性药物敏感试验抗生素
内镜下金属夹止血联合肾上腺素液局部黏膜注射治疗Dieulafoy病18例
2009年
目的观察内镜下金属夹止血联合肾上腺素液局部黏膜注射治疗Dieulafoy病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8例Dieulafoy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内镜下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内镜下止血成功,未发生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金属夹钳夹止血联合肾上腺素液局部黏膜注射治疗是Dieulafoy病出血有效的内镜治疗方法。
李海文朱树养李衍军
关键词:DIEULAFOY病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
丹参治疗肝硬变门脉高压症40例
1998年
目的肝硬变门脉高压症可导致许多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如何降低门脉压力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我院采用静滴丹参降低门脉压力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方法丹参400mg+10%葡萄糖500mL,静滴1次/d,共30d.如有腹水,应用少量利尿剂、补充清蛋白.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于用药后2wk,4wk检测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脾静脉内径(Vsv),脾静脉血流速度(Vsv),并计算出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血流量(Qsv).结果用药2wk后,Dpv与Dsv显著降低,与用药前比较P<0.05,其他症状好转,如腹胀、乏力等.4wk后Dpv,Dsv继续下降,Wpv与Qsv亦有明显降低,统计学分析P<0.01.但ChildPughC级3例,经4wk治疗后无效,其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变化.结论静滴丹参能有效地降低门脉压力,改善临床症状,对心脏及血压无明显副作用.
李衍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