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秀娟

作品数:51 被引量:111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近视
  • 18篇玻璃体
  • 13篇巩膜
  • 10篇形觉剥夺
  • 10篇形觉剥夺性
  • 10篇形觉剥夺性近...
  • 10篇黄斑
  • 9篇眼内
  • 9篇视网膜
  • 9篇手术
  • 9篇切除
  • 9篇网膜
  • 8篇切除术
  • 8篇玻璃体切除
  • 7篇眼内异物
  • 7篇注射
  • 7篇玻璃体切除术
  • 6篇水肿
  • 6篇内注射
  • 6篇细胞

机构

  • 51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郑州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河南省眼科研...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河南省立眼科...

作者

  • 51篇李秀娟
  • 29篇张金嵩
  • 11篇万光明
  • 11篇张效房
  • 9篇朱子诚
  • 7篇籍雪颖
  • 6篇钱诚
  • 5篇陈悦
  • 5篇郭强英
  • 5篇梁申芝
  • 4篇徐亚娟
  • 4篇马鸿潇
  • 4篇王应飞
  • 3篇孙宏亮
  • 3篇史志洁
  • 3篇崔璨
  • 3篇王坤
  • 3篇王宇鹰
  • 3篇王艳婷
  • 3篇贾恒

传媒

  • 14篇中华眼外伤职...
  • 3篇山东医药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医学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世界中医药学...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NOS在鸡形觉剥夺性近视中的作用观察
2008年
海兰雏鸡100只,右眼以半透明眼罩遮盖作为形觉剥夺眼,左眼不作任何处理(对照眼)。将鸡随机分为5组:A、B、C、D、E组分别为遮盖1、2、3、4、4周组;测定A、B、C、D组眼轴长度和屈光度、视网膜—脉络膜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E组观察巩膜形态。结果表明形觉剥夺可形成近视;遮盖眼后极部巩膜软骨层变厚,软骨细胞数增多,纤维层变薄,形觉剥夺使鸡遮盖眼视网膜—脉络膜组织的iNOS活性降低,与对照眼相比,P<0.05,随着遮盖时间的延长,遮盖眼中iNOS活性不断降低。认为iNOS活性在鸡形觉剥夺性近视发展过程中下调,可能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成有关。
李秀娟张金嵩
关键词:近视形觉剥夺性近视一氧化氮合酶
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培养和鉴定
目的:巩膜成纤维细胞是视觉信息及机械力学改变引起巩膜重塑过程中的重要效应细胞。进行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探讨其培养与鉴定方法,可以为深入了解近视眼发生时其生理功能、生化特征和病理过程提供细胞模型,具有
朱子诚张金嵩籍雪颖张效房陈悦李秀娟
文献传递
连续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连续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患者46例56眼,经眼底检查、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年龄26~74岁,平均(56±9)岁。治疗前平均logMAR最佳矫正视力为1.012±0.42,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576±136)μm,分别接受连续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 1.25 mg(0.05 ml)3~5次,平均(4±1)次,每次间隔1个月。治疗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及FFA改变。结果 46例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logMAR最佳矫正视力提高到0.65±0.44,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6眼logMAR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或以上,占64.29%。OCT示:黄斑中心凹厚度降低到(275±103)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连续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 1.25 mg(0.05 ml)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能明显改善视功能,减轻黄斑水肿,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李秀娟王宇鹰王元芳张金嵩
关键词:BEVACIZUMAB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
氧自由基与形觉剥夺性近视
2009年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与形觉剥夺性近视(form-deprived myopia,FDM)形成的关系。方法雄性海兰雏鸡80只,随机分为4组,出生后第2天将右眼遮盖,左眼为开放对照眼。于遮盖7、14、21和28d时去除眼罩,检影验光,化学比色法测定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结果①遮盖眼形成近视。②同一时间点,遮盖眼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中MDA的含量均增高,SOD活性均降低,与对照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自由基参与了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成。
李秀娟张金嵩
关键词:近视形觉剥夺氧自由基
后巩膜加固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
2019年
目的评价后巩膜加固联合玻璃体切除及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高度近视黄斑孔46例(46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后巩膜加固联合玻璃体切除及内界膜剥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最佳矫正视力(logMAR)术前为1.29±0.32,末次随访时提高至0.57±0.21,术前术后视力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23,=0.006).OCT图像显示黄斑孔闭合41眼(89.13%),缩小5眼(10.87%)。随访期间,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后巩膜加固联合玻璃体切除及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安全有效。
李秀娟崔璨张金嵩
视力良好患者磁性眼内异物摘出方法的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术前视力良好者不同方式经玻璃体磁性眼内异物摘出的效果.方法 46例(46只眼)磁性眼内异物者为研究对象,患眼屈光间质透明,术前矫正视力≥0.6,检眼镜下可见异物位于玻璃体腔或附着于视网膜,于伤后第2~6天手术.A组:12只眼,行导光纤维下单纯眼内异物摘出;B组:15只眼,行局限性玻璃体切除及眼内异物摘出;C组:19只眼,行玻璃体全切除及眼内异物摘出.术中进行局部视网膜光凝.结果 46例异物均顺利摘出.术后3个月:A组矫正视力均≥0.6,无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B组13例视网膜平伏,矫正视力≥0.6,2例发生视网膜脱离;C组15例视网膜平伏,矫正视力≥0.6,4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 对于术前视力良好的磁性眼内异物,进行异物摘出时可选择导光纤维下单纯眼内异物摘出术.
万光明马鸿潇李秀娟梁申芝郭强英张效房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
iNOS和MMP-2在形觉剥夺性近视中的表达变化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形觉剥夺性近视豚鼠眼后极部的表达。方法对2周龄豚鼠以半透明眼罩遮盖右眼9周制备形觉剥夺性近视(FDM)动物模型,左眼作为对照。遮盖3、6、9周后随机抽取15只豚鼠,检影验光检测双眼屈光度,A型超声测量双眼眼轴长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眼后极部iNOS和MMP-2的表达变化。结果形觉剥夺使豚鼠眼轴延长,近视屈光度增加,遮盖眼与对照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遮盖眼iNOS和MMP-2免疫活性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表达量在形觉剥夺过程中呈强相关性(r=0.769,P〈0.05)。结论iNOS和MMP-2可能参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成,NO信号通路可通过调节巩膜MMP-2的活性造成巩膜重塑。
孙宏亮张金嵩李秀娟籍雪颖魏丽娟
关键词:形觉剥夺性近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
显微枪形麦粒钳在巨大非磁性眼内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万光明徐亚娟梁申芝李秀娟钱诚马鸿潇王坤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
显微枪形麦粒钳在巨大非磁性眼内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中应用显微枪形麦粒钳取出巨大非磁性眼内异物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22眼)巨大非磁性眼内异物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排除无晶状体损伤眼,完成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暴露异物后玻璃体腔注入重水,麦粒钳经扩大的巩...
万光明徐亚娟梁申芝李秀娟钱诚马鸿潇王坤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
文献传递
高度近视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变化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同时比较与其年龄、性别、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均相匹配的高度近视未伴发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方法本研究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眼科门诊确诊的高度近视患者72例(72眼),分为未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组36例(36眼)和伴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组36例(36眼),2组患者均行眼轴长度、屈光度、眼底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结果高度近视未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102.38±39.05)μm,高度近视伴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61.72±22.28)μ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P<0.05)。两组内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均呈负相关。结论高度近视的发展可能与脉络膜的血流灌注状态有关,脉络膜血流灌注减少所致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变薄可能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生方面起一定作用。
王媛张金嵩李秀娟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高度近视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