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璇 作品数:11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文化科学 艺术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基础通识平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索 城乡规划基础通识平台课程正在进入思政教学的课程改革阶段,要实现从"可有可无",到必不可少,再到特色突出的发展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基础通识平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通过"一带三心"的教学架构,将... 李璇关键词:以人为本 教学方法 基于“灰箱思维”动态性特征的过程设计方法研究 2021年 "灰箱"作为设计思维的载体,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该文研究"灰箱思维"的动态性特征,通过将其与传统线性思维模式的对照解析,阐述"灰箱思维"更符合设计思维的惯有模式,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呈现动态交替的状态,以及能在抽离"过期"条件和矛盾的同时,注入新要素的逻辑特征。该文作者通过剖析实践案例,探讨"灰箱思维"介入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以及建筑技术领域后,解决动态设计条件、可变要素以及设计自身矛盾的范式作用,阐述其在创新设计方法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价值。 张鑫 邵世媛 李璇关键词:动态性 设计方法 建筑 景观 交融 区域文化视角下河北传统建筑特征解析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中国传统建筑的营建受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各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建筑。通过对河北传统文化进行类型研究,综合地理环境因素对其进行区域划分,并对不同文化区域下的传统建筑环境、空间及材料等特征进行解析,以探求不同类型传统文化对建筑营建的影响,为当代建筑的创作提供更多的借鉴。 解丹 王连昌 李璇关键词:区域文化 传统文化 传统建筑 记忆补偿产品的分类和实现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在老龄化社会来临之际,对老年人的关注越来越多,记忆问题也就成为了大众关心的话题。记忆补偿产品强化用户的记忆,不同于以往减轻记忆负担的内容,更加注重用户对操作结果的信息的再认和回忆。本文主要介绍用户在生活中遗忘的情况,并对一般情况下产品如何补偿记忆进行概括性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记忆补偿产品的分类和实现方式。记忆补偿产品按照记忆内容的多少分为三个层次:不必记忆、减少记忆、引导记忆。依靠视觉、听觉、触觉等媒介与用户进行交互,满足用户在易用性和情感化方面的心理需求,加强用户的记忆、减轻用户的记忆负担。 李璇 许晓云关键词:记忆 心理学 遗忘 几种景观沉浸体验创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19年 景观沉浸体验是指景观环境调动体验者知觉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身心的投入与情感的交流,激发体验者进行想象、幻想、冥想等意象活动,从而形成"知觉-想象""知觉-幻想""知觉-冥想"等沉浸体验。在景观体验过程中,沉浸体验的产生表明人与景观间不是各自为政,无交流、无反馈的状态,而是存在双向交流与互动。本文主要论述了四种景观沉浸体验类型的创构方法,包括探索体验、记忆体验、冥想体验、幻想体验,希望从人景交流的视角寻找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景观创构方法。 李璇 曹磊关键词:景观意象 《城市更新视角下天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2025年 李璇 张宇彤论景观意象的知觉感知 被引量:11 2019年 景观意象是研究城市独特性的重要内容,而知觉感知是对景观实体各方面感觉特性整体、综合的反应,是景观体验时最初的直观感受,对意象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从景观实体与知觉意象,空间知觉与身体意象,知觉意象与感官组织三个方面,深入剖析景观体验过程中知觉感知对意象形成的影响,从知觉感知的层面挖掘提升城市意象的方法。 李璇关键词:景观意象 景观体验 知觉 身体 创构景观空间情境体验 被引量:2 2018年 景观情境是景观体验时的综合形式,它将景观元素与空间融为一个整体,并将体验者带入景观空间中,成为整体环境的一部分。该文针对景观空间情境体验进行研究,在相关理论基础上,总结影响景观空间情境体验的三类因素,包括:非物质元素利用、创构具身体验、从形式到空间,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唤醒了体验者的感知,从而实现了人与景观的互动交流。 李璇 曹磊关键词:景观空间 城市景观意象创构中的记忆与情感 被引量:3 2019年 景观意象创构是将人与景观作为一个动态连续的整体,从人景关系的角度出发,试图寻找一种解决城市景观模式化、去精神化以及人景间审美关系异化的方法。景观意象的形成始终浸透着情感与记忆,情感与记忆的激活使人景间从无交流、无反馈的状态转向精神交流与沟通。文章从情感与记忆交织、时间绵延与记忆变化、提示线索与意象投射三方面对景观意象创构中激活记忆与情感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 李璇 解丹关键词:景观意象 景观体验 情感 记忆 城市绿色空间对人群心理健康影响荟萃分析 2025年 为系统研究城市绿色空间对人群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文章将城市绿色空间分为3类,探讨不同类型城市绿色空间在情绪效价、唤醒度和主观恢复性等心理指标上的作用差异。在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筛选文献16篇,对筛选出的16篇文献中的数据样本进行荟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城市绿色空间对情绪效价、唤醒度、主观恢复性均有促进作用,在情绪效价层面,不同类型自然环境对情绪调节存在互补现象;在唤醒度层面,3类自然环境均能缓解压力,森林康养类自然环境在血压调节方面表现效果更佳;在主观恢复性层面,风景游憩类和森林康养类自然环境具有较好调节效果。 李璇 陈泽宇 李佳仪关键词:自然环境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