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英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2篇肿瘤
  • 2篇结肠
  • 2篇癌组织
  • 1篇蛋白原
  • 1篇多潘
  • 1篇多潘立酮
  • 1篇药动学
  • 1篇抑制剂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游离碱
  • 1篇制剂
  • 1篇质子泵
  • 1篇质子泵抑制
  • 1篇质子泵抑制剂
  • 1篇人结肠癌
  • 1篇人结肠癌组织
  • 1篇尿素呼气试验
  • 1篇凝血

机构

  • 6篇唐山工人医院

作者

  • 6篇李海英
  • 3篇郑荣娟
  • 3篇郝丽君
  • 2篇吴贵恺
  • 2篇司雁菱
  • 2篇唐文君
  • 1篇霍红
  • 1篇张怡
  • 1篇吴敏兰
  • 1篇李华
  • 1篇胡爱萍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D-二聚体、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与意义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探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D-二聚体(D-D)、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56例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抗凝治疗组和非抗凝治疗组各28例,非抗凝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惠迪(美莎拉嗪)每日2.0g口服,惠迪2.0g+生理盐水50ml每日1次睡前保留灌肠,四联活菌片500mg 3次/d,口服;抗凝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采用低分子肝素5000U每日1次皮下注射进行抗凝治疗;两组治疗总疗程均为6周,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各组患者血浆中的D-D、APTT及FIB水平,同时采用临床活动度评分计算临床活动性指数。结果治疗前,D-D、APTT及FIB水平UC组分别为(360.6±105.7)μg/L、(25.4±6.4)s、(4.1±1.1)g/L,对照组分别为(150.8±66.6)μg/L、(29.8±5.6)s、(2.3±0.5)g/L,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抗凝治疗组D-D、APTT及FIB水平组分别为(212.6±62.0)μg/L、(27.2±3.4)s、(2.2±1.0)g/L,非抗凝治疗组分别为(288.5±102.6)μg/L、(26.2±4.0)s、(3.2±1.4)g/L,D-D及FIB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PTT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凝治疗组临床活动性指数,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与非抗凝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C患者血液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D-D、FIB可作为判定UC活动性的指标,给予适当的抗凝治疗后可明显改善血中D-D及FIB水平。
郝丽君唐文君李海英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D-D二聚体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7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郑荣娟胡爱萍吴贵恺郝丽君李海英张怡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质子泵抑制剂在健康人体内对多潘立酮的药动学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洛赛克)在健康人体内对多潘立酮的药动学影响。方法:对10名健康中国男性入选者进行清除期为7 d的开放的、随机的、两阶段交叉药物研究。在第一个研究阶段,患者第1天单一口服剂量为10 mg多潘立酮游离碱,第2天和第3天每日2次服用20 mg奥美拉唑,第4天服用1次,在给药后4 h服用单一剂量10 mg多潘立酮游离碱。在第1天和第4天多潘立酮给药后抽取血浆样本收集,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多潘立酮的浓度。在第2个研究阶段改用多潘立酮的马来酸盐制剂,服药和检验方法同上。结果:对服用游离碱多潘立酮的研究人群,与单独给以游离碱多潘立酮组相比经奥美拉唑预处理后药物的最大浓度(Cmax)减少16%(P<0.05)。对于服用马来酸盐的研究人群,除了消除半衰期(t1/2)增长外,药动学参数无显著变化。游离碱或马来酸盐单独给药时没有发现药动学参数变化,在奥美拉唑存在时,多潘立酮游离碱Cmax(25.9%)低于马来酸盐(P<0.05)。结论:奥美拉唑预处理不影响多潘立酮马来酸盐的吸收,但会导致多潘立酮游离碱制剂的吸收率适度降低。
李海英郝丽君霍红郑荣娟
关键词:多潘立酮洛赛克游离碱
Runx3蛋白、NF-к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0年
目的探讨矮小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蛋白、NF-к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胃癌、非萎缩性胃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unx3蛋白、NF-кB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两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关系。结果非萎缩性胃炎黏膜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胃癌组织,而NF-кB表达明显低于胃癌组织(P均〈0.01)。胃癌组织中Runx3蛋白、NF-кB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高中分化胃癌相比,低分化胃癌中Runx3蛋白表达较低,NF-кB表达较高(P均〈0.05);与Ⅰ~Ⅱ期胃癌相比,Ⅲ~Ⅳ期胃癌Runx3蛋白表达较低,NF-кB表达较高(P均〈0.05);胃癌组织中Runx3蛋白与NF-кB的表达呈负相关(r=-0.782,P〈0.05)。结论 Runx3蛋白和NF-кB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Runx3蛋白表达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有抑制作用,NF-кB表达异常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
吴贵恺李华唐文君郑荣娟李海英吴敏兰司雁菱
关键词:胃肿瘤RUNX3蛋白核因子-КB
埃兹蛋白、转移相关黏附分子44V6、E-钙黏附素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蛋白)、转移相关黏附分子44V6(CD44V6)、E-钙黏附素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zrin、CD44V6、E-钙黏附素在78例结肠癌组织、30例结肠腺瘤组织、30例正常结肠黏膜中的表达,分析三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中Ezrin、CD44V6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结肠腺瘤组织及正常结肠组织(P<0.01),而有淋巴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者(P<0.05);E-钙黏附素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结肠腺瘤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1),无淋巴转移组明显高于有淋巴转移组(P<0.01)。结肠癌组织中Ezrin、CD44V6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进展及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E-钙黏附素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进展及转移呈负相关(P<0.05)。结论 Ezrin、CD44V6、E-钙黏附素可能与结肠癌的侵袭转移相关,三者联合检验能更准确地判断结肠癌的转移情况。
李海英
关键词:结肠肿瘤EZRINCD44V6E-钙黏附素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甲状旁腺腺瘤二例被引量:5
2003年
司雁菱李海英
关键词:消化系统症状甲状旁腺腺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