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平
- 作品数:76 被引量:53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部门法宪法具体化的正当性及类型——与陈景辉教授商榷被引量:12
- 2021年
- 宪法和民法的关系,是进入21世纪后广受我国法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齐玉苓案司法批复、物权法制定和民法典编纂一度引发学界激烈争论。近来,争论延伸到一般性的宪法和部门法关系领域。2021年3月,陈景辉教授发表《宪法的性质:法律总则还是法律环境?从宪法与部门法的关系出发》一文(以下简称陈文),对张翔教授在2019年提出的宪法和部门法“三重关系说”提出批评。
- 李海平
- 关键词:部门法齐玉苓案物权法宪法民法典编纂
- 论基本权利私人间效力的范式转型被引量:22
- 2022年
- 范式理论对整体反思在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三种基本权利私人间效力理论——间接效力论、国家保护义务论、国家行为论,具有方法论上的借鉴价值。用范式理论分析,三种理论同属国家中心范式基本权利私人间效力理论,存在理论形式和实质名实不符、手段和目的匹配不够、回应法律变迁不力的“反常”现象,面临挑战。从国家中心向社会中心转型,确立基本权利对社会权力的效力,是应对国家中心范式所面临挑战的有效路径。社会中心范式基本权利私人间效力,并非是基本权利对国家权力效力的简单套用,而是遵循“基本权利再具体化”原则,经对社会权力作严格限定,对基本权利的范围、效力强度、关系结构作相应调整后形成的制度体系。
- 李海平
- 关键词:国家保护义务社会权力
- 论宪法变迁的立论基础及其界限被引量:4
- 2005年
- 宪法变迁是一个不同于宪法修改的独立的理论范畴。经济基础论、政治动因论、思想根源论是宪法变迁作为独立的理论范畴得以成立的立论基础。只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之内的宪法变迁才是正当的,宪法变迁必须遵循宪法原则、宪法规范的基本含义及社会现实的合理要求这三重界限。
- 李海平
- 关键词:宪法变迁宪法修改
- 网络流行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策略被引量:6
- 2015年
- 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已成为网络语言的突出特征。本文对网络流行语的深层文化根源给予了剖析,并提出了翻译策略,以促进网络流行语在跨语言、文化交流中的有效性。
- 李海平郭慧敏
-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文化根源翻译策略
- 合宪性解释的三重性质被引量:1
- 2023年
- 合宪性解释的性质具有解释对象、争议裁判、解释方法三个不同维度。在解释对象维度上,合宪性解释包含法律解释和宪法解释双重解释,其宪法解释类型属于具体解释而非抽象解释,宪法解释形式既可为显性解释,也可为隐性解释。在争议裁判维度上,合宪性解释包含宪法适用,且不同类型宪法案件中的合宪性解释包含的宪法适用方式各异;法律规范违宪争议案件中的合宪性解释只包含直接宪法适用;法律规范宪法取向解释争议案件中的合宪性解释包含直接宪法适用和间接宪法适用两种宪法适用形式,蕴涵于法律适用的两个不同阶段之中。在解释方法维度上,合宪性解释是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的特殊形态;只有案件事实符合作为解释依据的宪法条文的事实要件,且被解释的法律条文符合解释规则的规范要件,方可运用合宪性解释。
- 李海平
- 关键词:合宪性解释宪法解释宪法适用
- 存在之思与语言——试分析海德格尔后期哲学中的语言视域被引量:2
- 2003年
- 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 ,从“存在”这一基本问题入手 ,深入探讨了“存在”的内部含义 ,从而使“在”的意义显露出来。从“在”与“思”的关系中去研究语言 ,语言就不会是一种僵死的生产品 ,而应视为是一种生产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 ,海德格尔的语言分析哲学 。
- 李海平
- 关键词:存在主义哲学语言分析哲学词源学
- 论作为我国宪法学基本范畴的非国家公权力被引量:9
- 2014年
- 非国家公权力是指我国宪法"国家机构"一章规定的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享有和行使的公权力,其作为宪法学基本范畴意味着公民权利、非国家公权力、国家公权力三者关系成为宪法学的基本问题。非国家公权力作为宪法学基本范畴包含宪法规范和规范宪法两个议题:前者应从实证主义立场阐明规范之真实,包括真实的中国宪法和中国宪法的真实含义;后者则需从立宪主义立场探求非国家公权力规范的应然状态及其实现路径。我国宪法学研究应建构公民权利—非国家公权力—国家公权力三元框架的转型宪法学理论。
- 李海平
- 关键词:宪法学
- 对影响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分析
- 李海平
- 关键词:外语学习
- 社团自治与宪法变迁被引量:6
- 2010年
- 20世纪后期,世界范围内社团组织的勃兴导致宪法变迁。在宪法基本权利制度方面,社团自治权成为一项新兴基本权利,社团既是集体权利的享有主体又是社团成员基本权利的保障主体。在宪法民主制度方面,社团的兴起使民主突破了代议制民主的框架,产生了行政民主、社会民主、协商民主的新型民主形式。在权力制约制度方面,单一的国家公权力层面的分权制衡转变为国家公权力之间、国家公权力与社团公权力之间以及社团公权力内部的多重分权制衡机制。
- 李海平
- 关键词:社团宪法变迁基本权利权力制约
- 部际信用治理合作备忘录:性质、效力与优化被引量:1
- 2024年
- 合作备忘录是部际信用合作治理的重要方式。不同于行政规范性文件,合作备忘录既是公法协定中的部际协定,也是一种契约治理形态。合作备忘录遵循契约相对性一般原理,具有相对效力,但这种效力相对性也是相对的。由于科层制特有的权力结构与行政服从义务、不完善的信用立法、对个人利益的保护等,合作备忘录的效力溢出至地方公权力主体和相对人。合作备忘录具有补充信用立法、强化行政协助、促进参与式治理等优势,也存在冲击法律体系、违反法律保留原则、规避监督、缺乏合作保障等不足,因而需从合法性、规范性、民主性等方面加以优化。
- 李海平孙媛
- 关键词:契约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