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曌华

作品数:2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音义
  • 7篇考释
  • 6篇一切经音义
  • 5篇疾病
  • 3篇证名
  • 3篇《一切经音义...
  • 3篇本草
  • 2篇释义
  • 2篇说文
  • 2篇痰饮
  • 2篇癫痫
  • 2篇名物
  • 2篇举隅
  • 2篇考辨
  • 2篇《说文》
  • 2篇病名
  • 2篇病证
  • 2篇病证名
  • 2篇补正
  • 2篇词汇

机构

  • 24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24篇李曌华
  • 19篇王育林
  • 2篇王育林
  • 2篇张秀平
  • 2篇于雷
  • 1篇路广林
  • 1篇尤海燕

传媒

  • 6篇长春中医药大...
  • 4篇吉林中医药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华医史杂志
  • 1篇中医文献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医药文化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代疾病名候疏义》所释《说文》“齺”“齱”“齵”“龉”等疾病词考释
2016年
在余云岫《古代疾病名候疏义》疏释的基础上,收集其他相关材料,对"■""齺""齱""齵""■""■""龉"等词的字形、含义、命名理据、词与词之间的细微差别等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经考释,"■""齺""齱""齵""■""■""■""龉"几字虽然都有牙齿参差不齐之义,但其中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是牙齿参差不齐之统称;"齺"为有些牙齿断折缺失而导致的牙齿参差不齐;"齵""齱"之参差不齐是以牙齿重迭生长为前提;"■""龉""■齖"突出上下牙之间的关系;而"■"则强调牙齿偏斜、不正。
李曌华王育林
关键词:考释
“×七”式本草名物词释义被引量:1
2013年
本草名物词以"×七"格式构词的具有相当的数量。植物名中以"×七"式构词的也多指药用植物。其药用部位多为根须部。在"×七"所指植物的产地,"七"与"须"读音十分相近,便用笔画较减省的"七"表示根须之义。"×七"式名物词在命名取义、文字借用、音读演变等方面存在复杂的情形。
王育林李曌华尤海燕
关键词:植物名
疾病词“癘”“痱”“脪”“瘘”等考证被引量:1
2015年
对"癘""■""痱""■""脪""瘘"等6个疾病词及其相关词汇进行考证。主要利用佛经音义相关材料,结合历代辞书、文献材料,与《汉语大字典》相关条目进行比对,补充了某些疾病词的书证,增补或订补了某些词的义项,纠正了某些词的注音及释义,明确了某些词之间的字际关系,并据此对《汉语大字典》中这些疾病词及其相关条目中存在的问题和缺漏进行了补正。
李曌华王育林
关键词:补正
“蚀肬”的本草名物简考
2015年
古代文献中"蚀肬"既是桑螵蛸的异名,又是螳螂的异名,但桑螵蛸与螳螂是两种药品。文章根据《千金翼方》资料,结合古代辞书、文献及药物学著作中的内容,从本草名物训诂角度对"蚀肬"进行考释。结论为:"蚀肬""食肬""龁肬(疣)"三者义同,互为同物异名关系,均可指螳螂;"蚀肬"最初应仅为螳螂或桑螵蛸一方的异名,后又混用为另一方的异名,至《本草纲目》始对二者有所区分;"蚀肬"得名于其能治疗恶疮疔肿一类的病症,对李时珍认为"‘蚀肬’,生者能蚀疣目"的说法提出质疑。
张秀平王育林李曌华
关键词:桑螵蛸螳螂
“癰”及相关病名考辨被引量:2
2012年
"癰",异体字作"癕"等,简体字作"痈",是一种气机壅塞不通所致的疾病,体表有薄膜包裹脓水,有光泽且易于破溃。它既可泛指一类疾病,又可特指该病的一个阶段。其义有广狭之别。狭义的"癰"指人体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一种化脓性炎症,易生于颈、背部,常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广义的"癰"此外还包括了"腫""疽""瘭"等病。
王育林李曌华
关键词:病名考辨
《千金翼方》本草异名考释举隅
2015年
《千金翼方》书中记载的许多药物今已少见,或已不用,其药品名实关系所指亦与今日有所差别,观药之名常不能明其确指。今选取部分《千金翼方》中有,而《中药大辞典》和《中华本草》未载的药名,略加考释,希望能对学者有所裨益,于今后中药类辞书的补正提供参考。
张秀平王育林李曌华
关键词:《千金翼方》异名
“×參”本草名释义被引量:2
2017年
本草名物词以"×參"格式构词的具有相当的数量。"×參"式本草名含义与人參无绝对关系,其以"叅"取义,特指根茎肥厚或粗壮的植物,又引申泛指植物的根茎。"叅"为本字,又写作"參","蔘""薓"皆为后起本字。
李曌华王育林
关键词:释义
《古代疾病名候疏义》所释《说文》“■”“瞥”“眛”“眜”“眢”等疾病词考
2016年
"■"应是眼睛的一种生理状态,本义指婴儿刚出生时眼睛尚未睁开的样子;"瞥"指用目光掠过迅速的看一眼,并没有指眼病的意义;"眛"指眼睛看不清楚;"眜"指眼睛不正视,今本《说文》中""""两字的字序颠倒;"眢"本义指眼睛中没有眼珠而导致的失明,其亦可作为"葾"的通假字指枯萎、干枯。
李曌华王育林
关键词:考释
疾病词“皴”“皰”“疣”“癤”等考证
2015年
对"皴""皰""疣""■""■"""■"癤"等七个疾病词及其相关词汇进行考证。主要利用佛经音义的文字材料,尤其是对疑难俗字、异体字、亡佚古辞书中的文字材料等的收载及其所反映出的常用词演变发展线索,结合历代辞书、文献材料中的记载,对相关文字进行整理分析,与《汉语大字典》相关条目进行比对,提前或补充了"皴""疣""■""■""■""■""癤""■"等疾病词的书证,增补了"■""■""■""■""■"等疾病词的条目,增补或订补了"■""■"等疾病词的义项,明确了"■"与"■"之间的字际关系,同时也厘清了这些疾病词及其相关俗字、异体字的演变发展轨迹,并据此对《汉语大字典》中这些疾病词及其相关条目中存在的问题和缺漏进行了补正和探讨,以期对该书的日臻完善有所补益。
李曌华王育林
关键词:补正
“欬”“瘶”及其相关病证名考辨被引量:1
2012年
“咳嗽”一词,《汉语大词典》解作“喉部或气管的黏膜受刺激时迅速吸气,随即强烈地呼气,声带振动发声,这种现象叫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动作,也是某些疾病的症状。”这是西医学对该病的认识。作为咳嗽解的“咳”“嗽”本字分别作"欬""瘶",我们试图从本字本义、借字借义及古医籍记载等相关内容上探求古人对"欬""瘶"及其相关病证的认识。
李曌华王育林
关键词:考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