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力
- 作品数:12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关于品牌延伸研究的理论综述被引量:6
- 2007年
- 品牌延伸在产业领域得到大量运用的同时在学术领域也获得了极大的重视,特别是在国外营销界它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但在国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并不多,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对品牌延伸领域的热点问题做出一定的归纳和总结,以方便学者对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
- 李晓力
- 关键词:品牌延伸契合度产品线延伸
- 来源国效应对品牌策略的影响与启示被引量:3
- 2007年
- 自Schooler从1965年开始对来源国效应进行实证研究之后,来源国效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西方大量实证研究的归纳与总结,分析来源国效应的影响因素与内在作用机制,探讨在来源国效应作用下的企业品牌建设策略与产品营销策略。
- 李晓力
- 关键词:来源国效应营销策略
- 品牌延伸的契合度与新产品品牌策略选择被引量:3
- 2007年
- 品牌延伸是企业开拓市场的重要营销策略,契合度在品牌延伸中的重要作用已被很多学者和研究者所证实。本文通过对原品牌特性与延伸品牌及产品特性两者间契合度的内涵与作用机制的分析,寻求在不同契合度状态下的新产品品牌延伸策略。
- 李晓力
- 关键词:品牌延伸契合度
- 对我国当前移动支付产业链的分析被引量:6
- 2007年
- 随着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手段,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已引起了众多学者与企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移动支付的发展情况并对其产业链的参与者作了一定分析。
- 李晓力王昕
- 关键词: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移动支付
- 品牌权益对品牌延伸的影响行为研究
- 2007年
- 品牌权益指品牌所赋予的产品附加价值,它是品牌理论的核心内容;而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借助现有的品牌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或推出新产品。品牌权益是成熟品牌可以支持推出新产品或业务的基础,不同的品牌,其可延伸性是不同的。而且品牌的可延伸性与现有品牌权益中可以转移到新的延伸产品中的因素有关。品牌延伸应注意的问题包括:顾客对现有品牌的态度;现有品牌与延伸品牌之间的适应性;品牌形象的一致性;特别应杜绝的是品牌延伸对现有品牌的稀释。
- 李晓力钟健
- 关键词:品牌权益品牌延伸品牌资产
- 不同自我监控度下制造国与契合度对品牌延伸影响的研究
- 好的品牌延伸作为一种有效利用和增强品牌资产的方式,在理论界和实业界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专家学者都对品牌延伸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影响品牌延伸效果因素的探讨是整个品牌延伸领域研究的重点,其中大多数...
- 李晓力
- 关键词:企业管理无形资产品牌管理品牌延伸
- 关于公司控制权及其监督的分析
- 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运用相关理论对公司控制权的性质作了一定阐述,分析了公司控制权的配置方式并介绍了对获得这种控制权的不同工具.2、提出了一个关于控制权分离的解释.该文从控制权的角度提出两权分离,即股东所掌握...
- 李晓力
- 关键词:公司控制权公司治理
- 文献传递
- 品牌产品在全球运筹管理中的信息情报处理被引量:1
- 2013年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一个品牌产品的设计、装配、零部件生产以及品牌拥有者往往分属不同国家,全球运筹管理也就应运而生。为让全球运筹管理的机制、机能与流程能快速、及时而有效运作,必须建立相应的全球信息情报系统,本文对其中的关键信息情报及其经营方式的变化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改变措施。
- 李晓力
- 关键词:信息情报跨国公司
- 基于代建制的建设项目双委托—代理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随着代建制在我国的逐步推广,建设项目中的双委托—代理关系也引起实践界和研究者的关注。通过博弈模型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在信息对称条件下,双委托人通过分段投资既可减小投资损失,又可激励代理人努力工作。(2)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双委托人应成立项目管理小组以监督代建单位的工作行为,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同时,双委托人要提供激励补偿,使代理人愿意更努力工作;双委托人还应根据代建人的风险厌恶度大小调整激励、惩罚措施。
- 陈华宏李远富李晓力
- 关键词:代建制信息不对称合同风险风险分担风险厌恶
- 含有质量缺陷单向替代易逝品订货的最优策略被引量:1
- 2010年
- 文章以获得最大期望利润为目标,讨论了随机需求环境下零售商向含有质量缺陷产品的供应商和无缺陷产品的供应商进行订货的最优策略,对模型的最优条件和性质进行了讨论,并跟不替代情况下相应的最优订货量和期望利润对比,得到如下的结论:在无缺陷产品的缺货率满足一定条件下,零售商存在最优订货策略;产品替代时,零售商应多订购合格品而少订购缺陷品,同时可以获得更多的期望利润。
- 官振中李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