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辉
- 作品数:14 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iR-124-3p和EGR1的表达水平及其预测并发吞咽障碍的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清微RNA-124-3p(microRNA-124-3p,miR-124-3p)、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arly growth response 1,EGR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合并吞咽障碍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住院的181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吞咽功能测试分为障碍组(62例)和无障碍组(11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EGR1表达水平,real-time RT-PCR检测血清miR-124-3p表达水平;AIS患者血清miR-124-3p、EGR1表达水平与基线资料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及Pearson分析;血清miR-124-3p、EGR1表达水平对AIS患者并发吞咽障碍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IS患者并发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障碍组血清EGR1表达水平、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高于无障碍组(均P<0.05);血清miR-124-3p表达水平、Barthel指数、肌力分级>3级患者比例均低于无障碍组(均P<0.05)。AIS并发吞咽障碍患者血清miR-124-3p表达水平与年龄、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514、−0.520,均P<0.05),与Barthel指数、肌力分级呈正相关(r=0.509、0.492,均P<0.05);EGR1表达水平与年龄、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98、0.516,均P<0.05),与Barthel指数、肌力分级呈负相关(r=−0.527、−0.494,均P<0.05)。血清miR-124-3p、EGR1表达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AIS患者并发吞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95、0.811、0.880。EGR1是AIS患者并发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miR-124-3p是AIS患者并发吞咽障碍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并发吞咽障碍的AIS患者血清miR-124-3p呈低表达,EGR1呈高表达,临床可根据二者的联合检测对吞咽障碍进行早期评估,以改善预后。
- 张静李宇辉李芳芳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
- 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23
- 2021年
- 目的评价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9例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并在研究过程中将不能完成整个研究过程的病例剔除。最终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营养管理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接受了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模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7、14 d的血清蛋白、前血清蛋白、血红蛋白、健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及上臂肌围等营养指标,并记录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健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及上臂肌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蛋白及前血清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5),研究组患者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16)。结论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亦有助于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 李宇辉张静王颖颖王变丽刘骞豪赵杨李芳李程平
- 关键词:营养管理
- 杜蛭丸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杜蛭丸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尤瑞克林,0.15 PNA单位/次,同100 mL生理盐水配伍,1次/d,3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杜蛭丸,5 g/次,2次/d。两组均治疗2周后进行效果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评分、血清学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5%,显著低于治疗组(97.87%,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降低,但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蒙特利尔认知(Mo CA)评分、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FIM评分、Mo CA评分、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 VCAM-1)、半乳糖凝集素3(Gal-3)、趋化因子CXCL12(CXCL1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内皮素-1(ET-1)显著降低,但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 NO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v WF、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而e NO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杜蛭丸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效果良好,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可有效改善机体血清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赵杨徐燕孙波李宇辉
- 关键词:注射用尤瑞克林急性脑梗死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半乳糖凝集素3趋化因子CXCL1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尿酸及胆红素水平与认知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评价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尿酸及胆红素水平与认知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01—2018-12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97例,同时,选取95名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2组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及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利用量表对2组患者神经心理功能进行测验,比较2组患者血清尿酸和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并研究其与神经心理功能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血管性痴呆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剑桥老年认知检查表-中国修订版(CAMCOG-C)评分和画钟试验(CD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日常生活能力(ADL)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性痴呆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尿酸水平与MMSE评分、CAMCOG-C评分和CDT评分均呈负相关(r=-0.217,-0.196和-0.264,均P<0.05),而与ADL评分呈正相关(r=0.302,P<0.05),总胆红素水平与CAMCOG-C评分和CDT评分均呈负相关(r=-0.167和-0.205,均P<0.05),与ADL评分呈正相关(r=0.21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SE评分与患者教育年限、高血压史及尿酸水平相关(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且与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呈负相关,而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呈正相关;总胆红素水平降低,且与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呈负相关,而与日常患者生活能力评分呈正相关。高尿酸水平可能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有关,为血管性痴呆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 白静李宇辉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尿酸胆红素
- 川蛭通络胶囊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川蛭通络胶囊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20 mL与300 mL生理盐水混合,1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川蛭通络胶囊,0.5 g/次,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量表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00%,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下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显著下降,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细胞因子神经营养因子(NTF)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神经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水平下降,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血管内皮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蛭通络胶囊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有良好效果,能增强生活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神经功能,保护血管内皮。
- 李芳芳李宇辉王雅利周丽丹
- 关键词:NIHSS评分ADL评分血小板黏附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 神经内科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激励护理的效果体会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分析激励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激励护理模式下的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2.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李宇辉裴玉萍孙敏
- 关键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激励护理
- 整体护理在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1月收治的癌症晚期患者102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52例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疼痛状况。结果(1)干预后两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大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2)干预后两组疼痛评分均小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应用在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过程中,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疼痛。
- 白静巴楠李宇辉
- 关键词:整体护理癌症晚期临终关怀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评价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研究组评分为(68.7±5.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45.7±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李宇辉裴玉萍孙敏
-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康复
- 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被引量:25
- 2020年
-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胃癌患者143例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27)与非感染组(n=116),筛选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分析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胃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为18.88%;糖尿病、手术时间、置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围术期输血、营养风险为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高白蛋白、高血红蛋白、保温措施为保护因素;肺部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55.00%),包括肺炎克雷伯菌(25.00%)、大肠埃希菌(22.50%);革兰阴性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唑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噻肟耐药率高,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耐药率低;主要革兰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高;两者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率低。结论胃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肺部感染风险高,与围术期输血、营养状况、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置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有关,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
- 白静巴楠张小娟刘方李宇辉
- 关键词:胃癌胃癌根治术输血量病原菌
-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 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缺损程度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0.6%明显低于研究组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缺损指数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较为显著疗效,提高总有效率,改善神经缺损指数,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李宇辉裴玉萍孙敏
-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