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剑钢

作品数:16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动脉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免疫
  • 2篇膜切除术
  • 2篇抗体
  • 2篇梗阻
  • 1篇单纯性
  • 1篇单纯性肾囊肿
  • 1篇胆道
  • 1篇胆道外科
  • 1篇胆道外科手术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狭窄

机构

  • 8篇临汾市第四人...
  • 5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14篇李剑钢
  • 6篇杨林
  • 6篇郭宝峰
  • 5篇张文刚
  • 4篇倪桂宝
  • 4篇陈明涛
  • 2篇许建利
  • 2篇徐淑贞
  • 1篇张春丽
  • 1篇孙琪
  • 1篇王坤根
  • 1篇陈杰
  • 1篇叶武
  • 1篇麻林爱
  • 1篇刘艳
  • 1篇陈隽妍
  • 1篇华军益
  • 1篇李映辉
  • 1篇郭伟刚
  • 1篇徐文雄

传媒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2009年全...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痰瘀共治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痰瘀共治方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2周龄雄性Wistar大鼠85只,随机分为5组:①正常组(the control group,C,n=20),②模型组(the model group,M,n=20),③罗格列酮组(the Rosiglitazone group,RSG,n=15),④痰瘀共治低剂量组(TYD,n=15),⑤痰瘀共治高剂量组(TYG,n=15)。采用高脂饲料喂饲法加维生素D3负荷法复制大鼠AS模型,6周后取C组及M组大鼠各5只,以主动脉HE染色切片发现AS斑块作为造模成功指标。造模成功后除正常组喂饲基础饲料,余组继续喂饲高脂饲料,并分别加予生理盐水[10mL/(kg·d)]、罗格列酮(3mg/kg)、痰瘀共治方流浸膏高剂量(0.8g/mL)、痰瘀共治方流浸膏低剂量(1.6g/mL)灌胃治疗6周后处死,HE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主动脉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的变化,并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高脂饮食加维生素D3负荷6周后造模成功,光镜下观察可见主动脉典型的粥样硬化斑块;灌胃治疗6周后,与M组比,各治疗组大鼠FPG、FISN、HOMA-IR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HE染色见斑块明显消退,PPARγ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减弱,以TYG组(1.08±0.03)作用显著(P=0.0025),低于TYD组(2.84±0.07)(P=0.034),与RSG组(1.12±0.05)比差异亦没有统计学意义(P=0.427),同时各治疗组与C组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瘀共治方可能通过激活PPARγ,改善胰岛素抵抗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刘艳王坤根叶武陈隽妍陈杰华军益蔡宏文毛威倪桂宝李剑钢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外科手术后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12年12月19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治进行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死亡4例,高危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可以预防肺动脉栓塞发生。结论肺动脉栓塞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降低肺动脉栓塞病死亡率的关键。
郭宝峰李剑钢杨林冯卫东
关键词:急性肺动脉栓塞低分子肝素尿激酶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52例临床报告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施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实施的52例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行腹腔镜下Dixon术30例,Miles术22例,2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3.85%.手术时间(180.2±45.2)min,手术出血量(82.3±18.76)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3±0.8)d,平均56 h.术后镇痛泵应用时间(1.5±0.50)d,住院时间(9.2±2.5)d,术后标本切缘均为阴性,淋巴结清扫数(13±3.8)枚。术后至今均获随诊,肝转移1例,其余51例无局部、腹盆淋巴结转移、复发和切口种植等。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具有微创、安全、视野清、恢复快的优点,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文刚杨林孙琪徐文雄李剑钢
关键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腹腔镜DIXON术MILES术
用Ezcel 2003管理抗体
@@随着免疫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院病理科、检验科、生物研究所等使用的抗体品种越来越多,目前许多科室采用手工频繁清点、登记的办法,既费时费力,又小能精确掌握抗体库存量,已不能适应简便、高效管理抗体的需要。本科尝试运用Mic...
陈明涛徐淑贞倪桂宝李剑钢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胆总管探查术中球囊导管扩张治疗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炎症性胆管狭窄是肝胆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手术治疗过程中易出现胆总管、十二指肠壁等损伤,我院在胆总管探查术中通过胆道镜直视下使用球囊导管扩张技术治疗胆总管下端狭窄来提高手术治愈率,避免胆瘘、肠瘘等并发症发生。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胆总管下段狭窄进行胆道镜下球囊导管扩张手术治疗患者34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43~72岁.
李剑钢杨林张文刚郭宝峰
关键词: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胆瘘
腹腔镜治疗急性非梗阻胆源性胰腺炎38例体会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非梗阻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我院2003年5月~2008年12月收治38例急性非梗阻胆源性胰腺炎,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2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结合胰腺被膜切开减压,1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行胆总管造影结合胰腺被膜切开减压。结果3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无死亡者,术后住院17~25d。除2例失访外,36例随访6~20个月,术后无胆道残石、假性胰腺囊肿、胰腺炎及胆总管结石复发。结论非梗阻胆源性胰腺炎应依据症状、体征、淀粉酶值及影像学检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郭宝峰杨林张文刚李剑钢
关键词:腹腔镜胰腺炎胆道外科手术
食管黏膜下腺导管腺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9年
报道1例食管黏膜下腺导管腺瘤(ESGDA),结合文献对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组织起源予以探讨。内镜下可见ESGDA呈广基息肉样或带蒂息肉生长,超声内镜显示黏膜下层低回声团且边界清楚。组织学上ESGDA主要位于黏膜和黏膜下层,由双层上皮细胞衬覆的管状、乳头状囊样腺腔构成,周围由增生的淋巴组织围绕,边界清楚。囊样腺腔内层上皮细胞呈立方状或柱状,细胞质略嗜酸性;外层基底细胞呈扁平状或立方状,也可伴有透明细胞质,两层细胞无异型性。这种双层上皮的结构形态与食管黏膜下腺的导管上皮相似。ESGDA可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完整切除。
许成辰张敏李剑钢张春丽张烁董春鸽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食管黏膜黏膜下层囊样基底细胞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胃癌病人康复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胃癌病人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8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分别行肠内营养(EN)联合肠外营养(PN)和完全肠外营养(TPN),测定2组病人手术前后转铁蛋白(TF)、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观察2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变化。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胃癌病人术后第5天血清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血清TF水平显著增加(P<0.05),同时术后肛门排气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术后早期增加EN治疗利于胃癌病人术后康复。
郭伟刚杨林张文刚郭宝峰李剑钢
关键词:胃癌肠内营养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12例分析
2005年
许建利杨林郭宝峰张文刚李剑钢
关键词:单纯性肾囊肿腹腔镜手术治疗经腹膜后腹腔镜去顶术
抗原修复技术与卵巢癌肿瘤标志物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分析
2011年
目的了解抗原修复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分析抗原修复后免疫组化染色P53蛋白和CA-125阳性率的关系。方法卵巢癌标本93例,其中浆液性腺癌47例,黏液性腺癌39例。子宫内膜样癌5例,未分化癌2例,采用高温高压法进行抗原修复,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检测P53蛋白和CA-125的表达。结果抗原修复后切片背景干净,显色对比鲜明,结构清晰,定位准确,易于观察,P53蛋白阳性率(66.7%比48.4%)和CA-125阳性率(58.1%比40.0%)均高于未修复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原修复技术对提高卵巢癌免疫组化染色质量有一定提高。
李剑钢陈明涛
关键词:卵巢癌抗原修复病理诊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