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严
- 作品数:26 被引量:80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警吉林总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 便携式蓝牙体温记录仪的设计与实现
- 2015年
- 目的:设计一款便携式可穿戴高精度体温记录仪,实现对体温参数的长期记录及蓝牙传送。方法:以STC15F2K60s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采用TSic-506F高精度测温芯片,通过蓝牙传输技术,实现对体温参数的长期监测、记录及传送。结果:该体温记录仪能够实现体温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蓝牙传送,温度测量精度能达到±0.1℃设计要求。结论:该体温记录仪小巧便携、功耗低,连续记录时间长、测量精度高,适合人体长期穿戴,能满足临床一些特殊患者需求,可以推广应用。
- 沈显威李冬严胡明孙敏
-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蓝牙技术
- 我院聘请专职法律顾问的尝试
- 2003年
- 李冬严刘百川邹淑波
- 关键词:医疗纠纷
- 张力带治疗早期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简易、美观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大面积皮肤缺损共21例。上臂3例,前臂6例,大腿4例,小腿8例。全部采用张力带持续加压。缺损最大面积为100 cm2,最小面积22 cm2。男性11例,女性10例。结果:19例在1周内缝合,2例在3周内缝合。2例皮缘坏死,经换药愈合后全部愈合。结论:张力带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美观并可减少创伤,是成功率较高的治疗方法。
- 李冬严张春光马郡侯勇孟高乐李德欣张震宇
- 关键词:皮肤缺损张力带
- 跖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 2006年
- 足跟部是人体负重区域,组织结构严密,要求耐磨损,有感觉。创伤致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和足跟恢复较困难。1997-2005年,我院应用跖内侧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2例,术后经过1~8年随访,疗效满意。
- 李冬严侯勇张震宇刘积平徐德军张春光车明学
- 关键词:足跟跖内侧皮瓣软组织缺损
- 吸入性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时机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时机。方法:将183例吸入性损伤病例以8 h为界,分为两组,轻、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分别为96例、57例和30例,行气管切开者84例。结果:全组死亡22例,8 h以内吸入性损伤按照气管切开参考指标,经气管切开者死亡率与8小时以后经气管切开者死亡率比较,2χ=9.099,P=0.0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性损伤根据气管切开参考指征,对符合标准的早期预防性切开,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 李冬严曹桂军刘积平杨佳伟李继华
- 关键词:吸入性损伤烧伤气管切开术
- 前臂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手部伤残临床体会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手部疾病的方法。方法:从1998年7月至2000年7月有16例手部严重挤压伤或烧伤瘢痕伤残患者,在我院烧伤整形外科接受常规前臂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结果:经短期随访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结论:本术式对手部皮肤严重挤压伤与瘢痕伤残者治疗有效,手术操作简单,可以在基层医院开展。
- 李冬严曹桂军陈宝驹
- 关键词:骨间背动脉岛状皮瓣手部挤压伤
- 神经端侧吻合治疗尺神经缺损2例被引量:1
- 2005年
- 徐德军张震宇刘积平李冬严侯勇向海兵赵晖
- 关键词:端侧吻合神经缺损显微外科
-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52例诊治体会
- 2006年
- 许东辉黄锐李冬严李鹏李密馥蔡洪岩李德欣
- 关键词:老年重型颅脑损伤诊治
- 自体树突状细胞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IL-12和IL-6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效应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自体树突细胞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白介素-12(IL-12)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效应。【方法】9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采用ELISA方法及PCR方法分别检测各组IL-12I、L-6、ALT、TBIL、HBsAg定量和HBV-DNA定量,同时观察各组变化,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I,L-12水平明显升高,IL-6水平显著降低,经统计学统计有明显差异(P<0.01)。ALT、HBsAg定量、HBV-DNA定量治疗后较比照值值均下降,经统计学统计有明显差异(P<0.01),TBIL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树突细胞回输治疗通过调节患者机体细胞免疫状态,改善细胞因子IL-12I、L-6水平失衡状态,使抗病毒作用增强。自体树突细胞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比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疗效更好。
- 徐丽李冬严吴晓燕闫慧梅李修范吴邦富
- 关键词:自体树突状细胞阿德福韦酯慢性乙型肝炎IL-12IL-6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及临床效应研究进展
- 2010年
-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起源于骨髓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具有启动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功能,因其表面具有众多树突状突起而得名,由美国学者Steinman及Cohn于1973年发现。
- 徐丽李冬严闫慧梅吴晓燕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