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综述
- 2014年
-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难度最大、争议最多的改革。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在全国各地比较普遍地建立并在逐步完善中。文章对30多年以来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论述,并对今后国有企业改革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李俊
- 关键词:国企改革
- 剥削与所有制没有关系吗?
- 2014年
- 剥削与所有制到底有没有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剥削吗?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角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剖析剥削现象背后隐藏的经济关系,指出所有制性质对剥削存在与否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就"将剥削问题泛化"、"离开所有制谈剥削"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批判;最后指出当前对待剥削问题我们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 李俊
- 关键词:剥削所有制国有企业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中国国有企业的历史责任被引量:3
- 2015年
-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科学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就是要激发企业活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及结构优化,使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引擎"。国有企业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可以而且必须承担这一历史责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性要求亟待国有企业内生出自主性创新动力机制,这就要求对其进行科学的定位,改革传统的绩效考核体系。
- 李俊
-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有企业历史责任
-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及对策——基于企业治理的视角被引量:2
- 2014年
-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其内在基本规律和演变路径。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其自身的治理效果直接决定了一国经济发展方式能否顺利转变。然而在理论界,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与企业治理理论这两方面的研究却存在着脱节的现象。本文从企业治理的新视角来研究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和作用机理。本文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对国有企业进行科学的治理,这就要求改变其传统的"单一利润最大化"的治理目标,重塑治理主体并矫正其治理行为以消除"治理异化"现象,促使其内生出以自主性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
- 李俊
-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
- 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产生的理论背景、实质及危害,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李俊
-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
- 试论增长极理论在黄土高原经济落后地区的运用
- 1988年
- 黄土高原是我国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多年来,这一地区却长期患着生态环境恶化和经济贫困落后的两大病疾,被人们叹为“富饶的贫困区”。当前,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速,同落后地区的经济差距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因此,黄土高原经济落后地区旨在振兴区域经济、缩短同发达地区差距的经济发展迫在眉睫,从而也就提出了落后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问题。我们认为。
- 李俊
- 关键词:经济落后地区增长极理论黄土高原区域经济增长极化效应经济中心城市
-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企业治理的视角被引量:1
- 2015年
-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其内在基本规律和演变路径。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其自身的治理效果直接决定了一国经济发展方式能否顺利转变。然而在理论界,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与企业治理理论这两方面的研究却存在着脱节的现象。从企业治理的新视角来研究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和作用机理得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对国有企业进行科学的治理,这就要求改变其传统的"单一利润最大化"的治理目标,重塑治理主体并矫正其治理行为以消除"治理异化"现象,促使其内生出以自主性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
- 李俊
-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