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秀兰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心动过速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塞
  • 2篇心肌梗塞患者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阵发性室上性
  • 2篇阵发性室上性...
  • 2篇射频
  • 2篇射频消融
  • 2篇射频消融术
  • 2篇室上性
  • 2篇室上性心动过...
  • 2篇消融
  • 2篇消融术
  • 2篇急性心肌梗塞
  • 2篇急性心肌梗塞...
  • 2篇间期
  • 2篇梗塞

机构

  • 6篇青岛医学院

作者

  • 6篇朱秀兰
  • 4篇崔岩
  • 2篇修运强
  • 1篇王常卿
  • 1篇朱震
  • 1篇范洪亮

传媒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实用护理杂志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精准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5
  • 1篇1990
  • 1篇198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心血管病人介入治疗动脉鞘管拔除时晕厥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00年
崔岩朱秀兰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介入疗法晕厥护理
Q—Tc间期延长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探讨被引量:1
1990年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但对Q-Tc间期延长的AMI患者护理问题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就我院心电监护的13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分析比较,以探讨AMI患者Q-Tc间期的变化及其护理特点。临床资料一、观察对象 1.急性心肌梗塞组:132例,男93例,女39例,年龄35~85岁,平均68岁,测量入院及出院时的心电图,平均住院41天,血电解质正常并除外应用对Q—T间期有影响药物的患者。 2.冠心病组:116例,男61例,女55例,年龄36~81岁,平均57.1岁(均符合WHO提出的冠心病的诊断标准),除外电解质异常及服用对Q—T间期有影响药物的患者。二、测量与分析方法选用QBS波及T波振幅较高的导联,参照V_3等导联的TU波分界点,除外U波所致的误差。
朱秀兰修运强王常卿
关键词:心肌梗塞护理
频率依赖型束支传导阻滞2例
1987年
本文报告2例快频率依赖型束支传导阻滞,并对其发生机理略加讨论。例1,刘某,男,60岁。因劳累后心慌气短5年,加重1个月入院。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房颤、心功能Ⅲ级。Ⅱ导联记录的心电图,示异位心律,P消失代之以f波。第1、2、3、4、6个QRS波群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形;
修运强朱震范洪亮朱秀兰
关键词:束支传导阻滞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Q-Tc 间期的变化及临床观察
1999年
体表心电图上的QT间期是心室肌复极状态的重要指标,对判断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本文就我院心电监护确诊的3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QTc间期进行分析比较,以探讨AMI患者QTc间期的变化及临床观察。1 资料与方法1...
朱秀兰崔岩张秀英
关键词:心肌梗塞Q-TC间期心电图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
1995年
经射频消融治疗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全部首次消蚀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护理体会:①术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常规备皮、皮试,检查各种仪器的性能,备好抢救药物;②术中:协助术者完成手术,严密观察心电监护、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反应;③术后:观察局部伤口、肢体远端供血,右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颜色、温度及感觉;监护24h,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同时进行抗凝防感染护理。
朱秀兰崔岩
关键词:护理学射频消融术心动过速外科护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病人的护理
1999年
目前,射频消融术已经发展成为治疗心律失常重要的非药物性治疗手段。射频消融术安全有效,治疗时不需要全麻与开胸,创伤小,对心脏组织无气压伤,损伤面浅。我科自1993年6月以来,对6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行射频消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其术...
朱秀兰崔岩
关键词: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射频消融术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