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
- 作品数:114 被引量:823H指数:16
- 供职机构:启东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癌症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启东市1972年~2000年胰腺癌发病趋势分析被引量:4
- 2002年
- 朱健姚红玉张永辉陈建国
- 关键词:胰腺癌发病率
- 南通市肿瘤医院首次住院恶性肿瘤患者构成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南通市肿瘤医院首次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的分类、人群和地区分布特点。方法基于医院肿瘤登记对2002—2012年首次入院病例作统计分析。结果首次住院恶性肿瘤患者中,42 775例来自南通地区;男女性别比为1.15:1;45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占患者总数的74.22%。前5位恶性肿瘤患者分别为:食管癌、肺癌、胃癌、宫颈癌及肝癌。11年中住院患者增加了42.96%。结论患者分布存在着性别、年龄和地区方面的差异;恶性肿瘤患者入院数总体上呈逐年增长趋势。
- 陈海珍潘敏侠陈建国赵文静施玲燕朱健葛建娟吴徐明
- 关键词:肿瘤住院构成比
- 甲胎蛋白的现场应用与筛查进展被引量:11
- 2009年
- 简要回顾了甲胎蛋白的发现与应用于临床及筛查的情况;介绍了高发区的现场应用和筛查实践;并对"启东肝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最近三年的筛查进展作了总结。
- 陈建国陆建华张永辉王金兵朱健朱源荣
- 关键词:甲胎蛋白肝肿瘤高发现场
- 启东市1972~2000年食管癌发病趋势分析被引量:16
- 2002年
- 目的 :了解启东市食管癌发病流行规律 ,为食管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启东市 1972~ 2 0 0 0年食管癌发病数据库及历年人口资料 ,计算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截缩发病率并分析性别及年龄分布 ,应用 χ2 、分 3时段作时间趋势分析。结果 :2 9年间 ,食管癌粗发病率男性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女性有上升趋势 (P <0 .0 1) ;男∶女为 2 .16∶1;标化发病率男高于女 ,但均呈现下降趋势 (P <0 .0 1) ,以男性下降速度为快。食管癌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 ,中位发病年龄男性较女性提早 3年。三个时期相比较 ,1991~ 2 0 0 0年标化发病率及截缩发病率下降速度均快于 1981~ 1990年与 1972~ 1980年。结论 :食管癌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
- 朱健姚红玉张永辉陈建国
- 关键词:食管癌发病率流行病学
- 启东市2001~2007年宫颈癌生存率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对启东2001~2007年全人群宫颈癌登记病例进行生存率分析,为预后评价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41例登记病例的生存(死亡)情况随访截止于2009年12月31日,用SURV3.01软件计算观察生存率(OS)及相对生存率(RS)。结果宫颈癌1,3,5年OS分别为64.32%、52.62%和50.69%;1,3,5年RS分别为65.34%、55.18%和54.99%。1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65~74岁及75岁以上各年龄组的5年OS分别为73.68%、70.20%、63.19%、39.64%、16.09%和20.00%;5年RS分别为73.86%、70.79%、64.51%、41.29%、18.42%和36.37%。年轻宫颈癌患者有较高的相对生存率,各年龄组生存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启东2001~2007年宫颈癌5年OS、RS比1976~2000年各时期有了较大的提高。结论启东市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人群宫颈癌登记病例的总体预后已有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宫颈癌的防治任重道远。
- 朱健张永辉陈永胜丁璐璐陈建国
- 关键词:生存率
- 肝癌流行趋势的改变:基于启东40年癌症登记资料的分析被引量:2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启东市1972-2011年肝癌发病趋势的变化,为肝癌的流行趋势及预防控制的评估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启东市癌症发病登记数据库,计算肝癌粗发病率(CR)、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35-64岁截缩率、0-74岁累积率、累积风险、变化百分比(PC)及年均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结果]1972-2011年启东肝癌发病28 398例(男性21 404例,女性6 994例),占全部癌症发病的30.61%,位居癌症发病第1位。CR为63.17/10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39.32/10万和50.71/10万;35-64岁截缩发病率为119.06/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5.28%;肝癌发病的累积风险为5.15%。40年间肝癌发病的CR、中标率、世标率的变化百分比(PC)分别为40.77%、-44.35%与-37.24%,年均变化百分比(APC)分别为1.44%、-1.14%、-0.83%。各时期肝癌发病率显示45-74岁各年龄组发病率趋势稳定,7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而35-44及以下各年龄组的发病率均有下降趋势。年龄—出生队列方法分析显示45岁以下各年龄组出生队列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启东40年来肝癌粗发病率(绝对数)虽呈上升趋势,但标化率已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青年人中肝癌发病率的下降尤为显著。
- 陈建国朱健张永辉陈永胜丁璐璐
- 关键词:肝癌发病率流行病学
- 启东1972年~2000年胃癌发病流行状况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了解启东市胃癌发病流行状况。[方法]对1972年~2000年发生的10613例胃癌患者作发病率、标化率、截缩率计算 ,并作 χ2 趋势检验。[结果]启东市1972年~2000年胃癌发病率为32.65/10万 (男性42.03/10万 ,女性23.49/10万 ) ;近年发病位次从第2位降至第3位 ,但无显著下降趋势 ;男女性比值为1.79∶1;胃癌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 ,35岁~64岁截缩标化发病率为51.33/10万 (男性71.16/10万 ,女性32.96/10万 )。[结论]启东胃癌发病水平较高 ,对男性中、老年人危害较大 ,多年来未有明显下降趋势。
- 姚红玉陈建国朱健张永辉
- 关键词:胃癌发病率流行病学
- 江苏省启东市1972-2021年老年人群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特征
- 2025年
- 目的分析江苏省启东市1972-2021年老年人群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特征,为制定老年恶性肿瘤精准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资料来源于启东癌症登记报告系统,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计算老年人群(≥60岁)恶性肿瘤死亡率,中标率采用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年龄构成,世标率采用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使用Joinpoint 4.9.1.0软件计算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1972-2021年启东市老年人群恶性肿瘤死亡74723例,粗死亡率为752.08/10万,中标率为666.03/10万(男性994.22/10万,女性470.29/10万),世标率为681.11/10万。中标率在2000年以前波动较小,2001-2011年快速上升,2011-2021年则有所下降。2017-2021年粗死亡率为791.01/10万,中标率为689.80/10万(男性956.77/10万,女性469.98/10万),世标率为657.53/10万。2012-2021年,启东市60~64岁、65~69岁、70~74岁、75~79岁、80+岁年龄组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为385.42/10万、505.51/10万、721.64/10万、1213.28/10万、1705.32/10万,<75岁老年人2012-2021年死亡率均低于其他时期,而≥75岁老年人2012-2021年死亡率均高于其他时期。1972-2021年恶性肿瘤总体中标死亡率的AAPC值为0.22%,其中2008-2021年APC值为-1.59%(均P<0.05)。50年间死亡例数前5位的恶性肿瘤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中标率的AAPC值分别为1.61%、-2.36%、-0.10%、1.44%、-2.03%,其中肺癌和结直肠癌死亡率的上升趋势、胃癌和食管癌死亡率的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启东市老年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2008年起老年恶性肿瘤总体死亡率呈下降趋势,部分恶性肿瘤的防控已显成效。
- 陈永胜王军唐小慧朱健
- 关键词:恶性肿瘤老年人群死亡率
- 启东市2001~2007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对启东市2001~2007年全人群女性乳腺癌登记病例进行生存率分析,为预后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858例登记病例的生存(死亡)情况随访截止于2009年12月31日。用SURV3.01软件计算观察生存率(OS)及相对生存率(RS)。结果女性乳腺癌患者1、3、5年OS分别为84.36%、73.47%、66.80%,1、3、5年RS分别为85.40%、76.26%和71.10%。1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65~74岁及≥75岁各年龄组的5年RS分别为34.98%、80.86%、72.64%、60.68%、82.45%、67.91%。各年龄组观察生存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3,P=0.00)。2001~2007年启东市女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RS(71.10%)比1972~1976年及1987~1991年的54.38%和61.28%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2001~2007年启东市女性乳腺癌登记病例的总体生存率有较大的提高。
- 陈永胜朱健张永辉丁璐璐陈建国
- 关键词:乳腺肿瘤生存率
- 2003~2005年南通市第3次恶性肿瘤死因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了解南通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通过2003~2005年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南通地区海门市、启东市结果与前2次死因回顾调查结果比较,分析南通市恶性肿瘤死亡的变化趋势。结果:2003~2005年南通市居民恶性肿瘤粗死亡率230.77/10万,与前2次死因回顾调查相比呈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为109.43/10万,与前2次死因回顾调查相比呈下降趋势。男性粗死亡率为319.94/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149.54/10万,男性粗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2003~2005年与1990~1992年相比,标化死亡率上升趋势最明显的是肺癌,其次是白血病、乳腺癌、鼻咽癌,而宫颈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则呈下降趋势。肺癌在3次死因回顾调查中,无论是粗死亡率还是标化死亡率,上升幅度最大,均居于首位。标化死亡率上升幅度1973~1990年大于1990~2003年,死亡率儿童青少年组和70岁以上老年组上升明显,青壮年组和中年组呈下降趋势。结论:在进行恶性肿瘤防治同时,必须加强对肺癌、白血病、乳腺癌的防治工作,尤其必须加强肺癌的防治工作。
- 黄建萍施旭光杨自力王寒松倪倬建张永辉朱健蓝绍颖
- 关键词: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