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和腺肌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9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影像对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和腺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和腺肌瘤患者各50例,均经由手术病理得到证实。分别对其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瘤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腹部超声对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子宫腺肌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肌瘤患者的RI、PI、Vd、Vs均明显低于子宫腺肌症、腺肌瘤患者;子宫腺肌瘤患者的RI、Vs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子宫腺肌症患者的Vs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瘤三种子宫病变的诊断比经腹部超声具有显著优势,同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特征,可有效提高对于三种病变的鉴别诊断准确性。
- 曹青峰
-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腺肌瘤超声检查
- 超声波检查用床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波检查用床,包括床体,床体的左侧壁设有支杆A,支杆A上设有转轴A,转轴A的前部端头设有摇杆,床体的右侧壁设有支杆B,支杆B上设有转轴B,床体前壁下方设有滑轨,滑轨的右端设有杆轴,杆轴上设有支杆,支杆...
- 曹青峰蒋红燕南宫晓霞孔维霞史景璐池献娜
- 文献传递
- 甲状腺肿块诊断中B型超声波检查技术应用的价值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研究分析B型超声波检查技术在甲状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2例甲状腺肿块患者,对其采用B型超声波技术检查,比较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与B型超声波检查结果。结果 72例甲状腺肿块患者中,和手术病理结果相比,甲状腺结节性肿误诊2例,都误诊成甲状腺腺瘤,诊断吻合率达到(92.3%);甲状腺癌B超误诊1例,诊断吻合率达到(85.7%);而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诊断吻合率为100.0%。结论 B型超声波检查技术能够准确诊断出甲状腺肿块,并且能够分辨出肿块是否是良/恶性,诊断结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曹青峰
- 关键词:甲状腺肿块手术病理
- 高频超声分型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探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析高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分型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35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患入院后经高频超声检查后进行手术治疗,对比术后病理检测(以下简称“病检”)分型。结果收治的358例患者中,经由高频超声确诊的患者多达332例,总体确诊率高达92.74%。其中病检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型阑尾炎依次有182例、148例、28例,而经超声确诊的病人分别为169例(92.86%)、131例(88.51%)、22例(78.57%)。结论高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确诊率较高,对确定其分型较为准确,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值得推广。
- 曹青峰
- 关键词:高频超声急性阑尾炎
- 盆底超声与MRI检查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 2024年
- 目的 对比盆底超声、MRI检查在产后SU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6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与盆底超声检查。记录患者两种影像学检查不同状态下的LHA、RVA、UIA。Valsalva状态下测量BND;Valsalva状态下和静息状态下测量尿道旋转角(URA)。观察患者尿道内口漏斗形成情况,并对比MRI、盆底超声对产后SUI的检出率。结果 MRI检查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下LHA、RVA及UIA均显著高于盆底超声检查(P<0.05)。Valsalva状态下,MRI检查SUI患者URA、BND均显著高于盆底超声(P<0.05)。MRI检查对SUI的检出率为98.11%,盆底超声对SUI的检出率为94.3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MRI检测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为60.38%,比于盆底超声低(77.36%)(P<0.05)。结论 相对MRI检查,盆底超声可提高尿道管腔内漏斗形成的检出率,但在MRI检查在产后早期的盆腔结构变化中的优势更突出,MRI检查可作补充检查手段。
- 李国芳孙新党曹青峰史景璐
-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产妇
- 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超声造影特点及诊断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分析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超声造影特点,以期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经超声造影检查的3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41个病灶资料,回顾性分析细菌性肝脓肿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表现,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3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中有21例单发、9例多发,累及部位肝右叶18例、肝左叶9例、肝左叶均累及3例,脓肿大小为直径2-9cm,平均(5.18±2.76)cm;超声造影检查:41个病灶均表现病灶缩小征,其中17个病灶呈花瓣样强化、14个病灶呈环状强化、10个病灶呈蜂窝状强化;24例患者28个病灶呈典型的陡直快进快出曲线;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为93.33%,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4,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集中了灰阶成像、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和强化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的优势,对提高细菌性肝脓肿超声诊断符合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史景璐曹青峰陈国勇
-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超声造影常规超声
- 胎儿超声用于产前筛查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价值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用于产前筛查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价值。方法抽取郑州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行胎儿超声产前筛查的3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检出情况,并随访产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发生情况。结果在300例接受胎儿超声产前筛查的孕妇中,筛查出先天性心脏畸形者15例,检出率为5.00%,其中单纯性室间隔缺损5例,法洛四联症3例,心内膜垫缺损2例,大动脉转位1例,左心发育不良1例,右心发育不良1例,三尖瓣下移1例,右室双出口1例。产后随访,先天性心脏畸形16例,胎儿超声产前筛查诊断符合率为93.75%,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漏诊1例,诊断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100.00%。结论胎儿超声产前筛查在先天性心脏畸形诊断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其可及时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有效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 曹青峰王晓静李国芳
- 关键词: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产前筛查超声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断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测量各心腔内径及心功能主要参数,分析二维、CDFI及频谱多普勒特点。结果:左、右心室腔内大量突出的肌小梁和深陷的小梁隐窝,以左室心尖部受累多见。病变部位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明显减低,可合并壁内血栓。彩色多普勒可录及心肌隐窝间隙内有血流与心腔相通。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NVM的首选方法。
- 史景璐史念曾曹青峰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肌致密化不全
- 螺旋CT灌注成像与超声造影在肝癌介入疗效及术后肿瘤活性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MSCTPI)与超声造影(CEUS)在肝癌介入疗效及术后肿瘤活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行经肝动脉灌注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124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PI和CEUS检查,评估TACE治疗效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金标准”,比较病灶术后肿瘤活性诊断效能。结果MSCTPI诊断肝癌经TACE术后疗效,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EUS;CEUS显示:残留病灶表现为显著增强或等增强,以结节性、团块和病灶环形增强为主,动脉期病灶残留区增强,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减退;MSCTPI显示:残留病灶呈现肝动脉高血流灌注表现,门静脉低灌注值,残留病灶HAP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PVP、MTT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结论MSCTPI在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优于CEUS,评估残留病灶效能更高。
- 曹青峰
- 关键词:肝癌螺旋CT灌注成像超声造影
- 便携式超声仪支架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超声仪支架,包括顶板,顶板左侧壁设有左轨,左轨上设有左板,顶板右侧壁设有一个右轨,右轨上设有右板,顶板的底部设有滑板间,滑板间左侧内壁与右侧内壁上设有滑轨,轨上设有推拉板,推拉板内设有灯槽,灯槽底...
- 陶兴刘雅玲孔维霞李琳曹青峰何江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