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云 作品数:11 被引量:50 H指数:4 供职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补中益气汤对短肠综合征患者肠道吸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对短肠综合征(SBS)患者肠道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例SBS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16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中药组加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两组均在肠内营养治疗前、治疗3周时测定腹泻积分和血清瓜氨酸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腹泻积分及血清瓜氨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组间腹泻积分与瓜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能够提高残余肠道吸收功能,改善腹泻症状,对SBS患者疗效肯定。 陶文强 舒鑫 方海云 李常 李尹凤关键词:补中益气汤 短肠综合征 腹泻 瓜氨酸 不同吸痰深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高原Lundberg—A波和B波的影响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吸痰深度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术后患者颅内压(ICP)、高原Lundberg—A波、B波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75例行ICP监测和人工气道开放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浅部吸痰(组I)、深部吸痰(组Ⅱ)和改良深部吸痰(组111),每组各25例。记录术后3d每天4个时点吸痰前后ICP数值变化、5d内高原Lundberg—A和B波发生次数及其前后ICP数值变化和7d内VAP发生率。结果组I对ICP影响最小,Lundberg—A波频次最低,VAP发生率58.33%;组Ⅱ对ICP影响最大,Lundberg—A波发生频次最高,VAP发生率26.09%;组Ⅲ对ICP影响居中,Lundberg—A波发生频次居中,VAP发生率29.17%。未证实吸痰与Lundberg—B波发生有关。结论改良吸痰方式相对减少了sTBI患者术后Lundberg—A波和VAP发生率,有益于病情。 陶文强 石尧 方海云 李薇薇 李尹凤23例隐匿发作性脾破裂临床诊疗探讨 2013年 目的:从内、外科因素深入分析隐匿发作性脾破裂的诱发因素及诊疗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隐匿发作性脾破裂患者病历资料,从高危因素、首发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方面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非直接暴力冲击隐匿性脾破裂共15例;8例外伤史不明,其中患疟疾、过敏性紫癜、血友病者各1例;所有患者中19例伴有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3例未发现有任何基础疾病。入院时确切外伤患者多数有体征或辅助检查异常,而其他患者可能出现基础疾病相关异常症体或辅助检查,但并无明确提示性改变。在脾脏破裂后出现腹痛、休克、腹膜炎征、左肩牵涉痛(Kehr征)与脾脏左上极扪及活动性包块(Balance征)等提示性体征,腹穿与CT为首选诊断方式。结论:隐匿发作性脾破裂筛查思路不能仅仅局限在外伤,对内科高危因素亦应重视,并及时做好筛查与诊疗,方能降低误诊率与死亡率。 唐华平 方海云关键词:延迟性脾破裂 自发性脾破裂 脾破裂 针刺为主治疗短肠综合征22例 被引量:2 2012年 小肠因广泛切除可导致吸收面积急剧减少,出现消化吸收障碍引起严重腹泻、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等临床综合病症,属短肠综合征(shortbowelsyn—drome,SBS)。小肠残余长度小于60cm或小于1cm/kg被认为是SBS的长度标准,术后残存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出现恶性腹泻为其功能性定义^[1]。针灸对吸收功能障碍类腹泻具有较好作用,笔者辨证针刺治疗22例SBS患者,现报道如下。 陶文强 舒鑫 方海云 李常 李尹凤关键词:短肠综合征 针刺 瓜氨酸 预见性气道局麻后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高原波的影响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 sTBI)术后患者预见性使用利多卡因气道给药后吸痰对颅内压( ICP)、高原波Lundberg-A波和B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影响。方法50例行ICP监测和人工气道开放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在吸痰前ICP≥20 mm Hg,则预见性使用利多卡因气道麻醉,ICP<20 mm Hg时与对照组一样均行常规吸痰。记录术后5 d吸痰前后每天4个时点ICP变化、Lundberg-A和B波发生频次及其吸痰前后ICP变化和7 d内VAP发生率。结果两组常规吸痰ICP均升高。治疗组预见性气道局麻后吸痰,Lundberg-A波频次低,峰值低,VAP发生率26.09%;对照组Lundberg-A波频次高,峰值高,VAP发生率29.17%;未证实气道麻醉吸痰与否和Lundberg-B波形成有关。结论预见性利多卡因气道给药后吸痰,能提高sTBI患者术后Lundberg-A波发生阈值,降低频次及峰值。 陶文强 石尧 方海云 李薇薇 李尹凤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镇静对脑外伤术后苏醒期的影响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镇静对脑外伤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外伤术后患者89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5~8分,均给予基础治疗,并行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镇静,行Ramsay镇静评分判定镇静程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Ramsay镇静评分与不同GCS评分下继发性癫痫发生率及苏醒时间的关系.结果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amsay镇静评分与不同GCS评分下继发性癫痫发生率及苏醒时间均呈正相关(rs=0.100,P=0.001;rs=0.100,P=0.003).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镇静能够降低脑外伤术后患者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缩短术后苏醒时间,促进恢复. 唐华平 方海云关键词:脑损伤 癫痫 大黄芒硝内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枢性高热30例 被引量:5 2011年 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并发中枢性高热是较常见的危重征象之一,主要因丘脑下部散热中枢受损所致,是脑卒中"中性症状"的一种表现,严重影响预后。近年来我们用大黄、芒硝内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枢性高热患者,现报告如下。 陶文强 舒鑫 方海云 李常 李尹凤关键词:脑出血 高热 高血压 芒硝 参附注射液改善慢性心力衰竭肺水肿理化指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参附注射液改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脉搏指示心排血量监测(Pi CCO)参数、血浆脑钠肽(BNP)和氧合指数(Pa O2/Fi O2)的临床观察。方法:CHFⅣ级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重症监护及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所有患者均行Pi CCO监测,并在入院、48、96h时点记录参数,同期抽取动脉血检查血气和BNP值,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分、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输血指数(CI)、BNP和Pa O2/Fi O2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Pi CCO参数、Pa O2/Fi O2等改善上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优势。结论:参附注射液通过Pi CCO参数及Pa O2/Fi O2更直接、连续地显示了其改善CHF肺水肿的临床疗效。 陶文强 罗翌 涂星 方海云 李尹凤关键词:参附注射液 慢性心力衰竭 血浆脑钠肽 氧合指数 清肝汤配合西医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清肝汤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脑出血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入院24小时后加入清肝汤口服或鼻饲,治疗1周后评价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降温效果、脑水肿程度,并行GCS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体温、意识、脑水肿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清肝汤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症状的改善、内环境的维持、脏器功能的保护起着积极的作用,临床疗效较好,具有实用价值。 曾海 陶文强 方海云 李尹凤关键词:急性高血压脑出血 清肝汤 针刺对脑出血初期患者血压及血肿的影响 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探讨针刺对高血压脑出血初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4例小量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常规治疗组,各27例。常规治疗组予监护、氧疗、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予脱水剂、降压药控制血压或手术治疗;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予针刺曲池、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分别于入院时、发病4h、6h和12h时针刺。全程血压监测,发病6h、24h时复查头颅CT,比较两组各时间段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颅内血肿变化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1)血压:在入院至发病12h时段,常规治疗组SBP、DBP、MAP升高明显,针刺组SBP、DBP、MAP升高较低,组间SBP[(164.3±21.6)mmHg vs(158.6±21.5)mmHg]、MAP[(113.4±4.9)mmHg vs(106.7±6.1)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12h至24 h,针刺组SBP[(147.3±21.6)mmHg vs(158.4±23.5)mmHg]、MAP[(97.2±5.3)mmHg vs(106.6±5.1)mmHg]较常规治疗组回落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血肿体积:入院至发病6h,针刺组为(2.67±0.33)mL,常规治疗组增加量为(4.15±0.7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至发病24h,针刺组为(3.14±1.18)mL,常规治疗组增加量为(5.57±1.26)mL,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3)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两组发病3天内均逐渐上升,针刺组第1天评分(38.39±6.84)与常规治疗组(42.37±7.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天后评分针刺组(24.68±5.42)与常规治疗组(29.74±7.36)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组未出现明显血压升高高峰,24h内继续出血量较少,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针刺治疗对早期脑出血有积极意义。 陶文强 方海云 邹佐强 罗翌 李尹凤关键词:脑出血 针刺疗法 血压 血肿 神经功能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