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军
- 作品数:250 被引量:722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吸热型碳氢燃料基础油的饱和蒸气压测定被引量:5
- 2001年
- 根据拟静态法原理 ,采用斜式沸点计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多组分体系饱和蒸气压测定的装置。测定了用于制备吸热型碳氢燃料的一组基础油品在一系列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用Antoine方程关联了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同时根据Clausius Clapeyron方程计算了各基础油品的蒸发焓和蒸发熵。
- 徐斌方文军林瑞森
- 关键词:吸热型碳氢燃料蒸气压蒸发焓
- 氨基酸和肽从水到多羟基化合物溶液的迁移焓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RD-496Ⅱ型精密微量热量计分别测定了甘氨酸、L-丙氨酸、L-丝氨酸、L-苏氨酸、甘氨酰甘氨酸和甘氨酰甘氨酰甘氨酸在纯水以及不同浓度甘露醇、山梨醇和肌醇水溶液中的溶解焓,计算了这些氨基酸和肽从水到3种多元醇溶液中的迁移焓.实验发现,氨基酸和肽从水到多元醇溶液中的迁移焓均为负值,且随多元醇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根据共球交盖模型分析了水溶液中氨基酸和肽分子与多元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 邱晓梅雷群芳方文军林瑞森
- 关键词:溶解焓氨基酸多元醇
- 一种面向碳氢燃料热化学过程中燃料转化率、组分含量的分布式测量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碳氢燃料热化学过程中燃料转化率、组分含量的分布式测量方法:将目标物质泵入反应管并升温至热裂解所需的目标温度;实时监测相关参数;实时冷却并收集目标物质经热裂解后的气相、液相物质;在线分析目标物经热裂解后...
- 邵崇坤王培伦糜基蒋朋飞郭永胜方文军
- 连续热力学方法计算石油馏分饱和蒸气压被引量:3
- 1998年
- 用三次样条函数描述石油馏分实沸点蒸馏曲线,将连续热力学方法引入石油馏分饱和蒸气压的AP计算式,其结果经大庆、胜利和新疆等原油馏分饱和蒸气压试验数据的检验,优于经典的虚拟组分法。
- 马林方文军宗汉兴俞庆森
- 关键词:石油馏分计算方法
- 基于1H NMR测定预测石油馏分的热性质
- 方文军徐斌俞庆林瑞森
- 关键词:石油馏分燃烧焓基团贡献法
- 文献传递
- 火箭煤油减阻剂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在火箭煤油中加入减阻剂是提高其在管道中的流动能力和降低能耗的有效手段,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效果显著和可靠性高等特点。综述了减阻剂的种类、添加量、相对分子量、管径、流体流速、雷诺数、流体温度和热流密度等工况参数对火箭煤油减阻和换热特性的影响,从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两个方面介绍了火箭煤油减阻剂对减阻和换热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都指出了减阻与传热恶化相矛盾的核心科学问题亟待解决,总结了黏弹性聚合物的减阻率提升机制、聚合物分子断裂和解聚的减阻率退化机制,进一步从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和机理探究这3个角度指出减阻研究的发展方向,期望为新型高效减阻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 孙彬陈雪娇孙海云郭永胜方文军
- 关键词:减阻率减阻剂
- 石油馏分热力学性质研究
- 论文总结该研究所测定的国产原油馏分热力学实验数据,主要研究蒸气压、焓、热容、燃烧热、粘度、热导率等热力学性质.系统缩述了石油物性和各类研究方法和进展,考究常用文献方法对国产原油的适用性,把连续热力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新方法引...
- 方文军
- 关键词:石油馏分热力学性质蒸气压燃烧焓基团贡献BP人工神经网络
- 文献传递
- 微量热法研究双子表面活性剂与大肠杆菌的相互作用
- 本文通过等温滴定量热仪(ITC)记录37 °C 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不同浓度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生长曲线,获得其生长过程的热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导致细菌的生长速率常数降低,菌...
- 张山山余静雷群芳方文军
- 关键词:微量热法大肠杆菌
- 馏分油加压粘度的测定和关联
- 1998年
- 用落球式粘度计首次系统测定新疆九区稠油7个馏分油在温度303.15~393.15K和压力0.1~12MPa范围内的动力粘度,共231个数据点。提出用323.15K、0.1MPa时的粘度作为参数,计算馏分油在任一温度和压力下粘度η(T,p)的参比方程,计算值与试验值间的总体平均相对偏差为3.85%,最大偏差为14.8%。
- 厉刚方文军宗汉兴林瑞森
- 关键词:馏分油粘度数据关联测定法温度
- 面向吸热型碳氢燃料结焦抑制的冷却通道研究进展
- 2024年
- 吸热型碳氢燃料在解决飞行器热管理问题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其在高温裂解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结焦,需要通过改变燃料组成、使用添加剂或处理冷却通道等结焦抑制技术来减少结焦。本文着重综述不同结构、材料组成和表面处理的冷却通道对抑制碳氢燃料结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优化冷却通道结构,改善燃料流动状态,可以提高传热效率,减少结焦;调控基底材料组成,降低催化生焦活性,有利于结焦抑制;通过机械抛光、涂层和预氧化等表面处理方法,覆盖金属表面催化活性位点,降低焦炭前驱体与催化位点接触概率,达到抑制催化结焦的目的。同时,给出了优化结构设计、开发新型材料以及联用多种表面改性技术等方向的建议,期望为吸热型碳氢燃料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 方文军叶虞滢戴怿童糜基张一冉邵崇坤郭永胜
- 关键词:碳氢燃料结焦抑制表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