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婷
- 作品数:4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湟水谷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以西宁市为例被引量:18
- 2011年
- 运用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采用净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荷率、能值密度、人均能值用量、能值产投比及可持续性指数、系统稳定性指数及优势度指数等重要能值指标对位于湟水谷地的西宁市1990-2008年间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结构作了深入地分析。结果表明:湟水谷地农业生态系统由1990-2004年的低效率开发阶段逐步转变为2005-2008年的高效率开发阶段;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总投入和经济反馈能值投入大致呈先逐步下降、后缓慢上升和再快速上升的三个阶段性变化。农业生产力投入虽然以工业辅助能为主要方面,但传统的可更新环境资源和劳力、畜力和有机肥等有机辅助能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工业辅助能投入的加大,农业能值利用强度逐渐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步入良好的发展阶段。但同时要注意工业辅助能投入的加大对系统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干扰。
- 张小平何伟方婷
- 关键词:能值分析农业生态系统
- 区域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相关性——以甘肃省为例被引量:9
- 2011年
- 从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视角探讨了甘肃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肃省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区域差异分别都比较大,非均衡发展特征显著;各市州的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可分为负相关、弱正相关和强正相关等三种类型;从区域城市化发展阶段分析,城市化水平处于0-30%之间,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处于强相关性阶段;城市化水平处于30%以上,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处于弱相关性阶段;通过以甘肃省为个案研究的分析结果,可初步设想: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对应于区域城市化水平的"S"型发展趋势,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相关关系将会呈反"S"型发展趋势。
- 何伟张小平张志斌方婷
- 关键词:城市化产业结构
- 基于DPSIR模型的兰州市低碳城市发展评价被引量:9
- 2012年
- 基于DPSIR概念模型,构建了兰州市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兰州市2005—2009年的低碳城市发展综合指标值,并根据相关评价标准,对结果进行了等级划分,以此确定低碳城市发展类型.结果表明,2005—2009年,兰州市低碳城市发展状态基本处于第Ⅱ等级,其综合值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并由高碳经济类型过渡到超高碳经济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兰州市低碳城市建设的具体建议.
- 张小平柳婧方婷
- 关键词:低碳城市发展DPSIR模型
- 甘肃省碳排放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5
- 2012年
- 采用甘肃省人口、经济发展、能源消费等数据,通过相关方法对1997-2008年的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及其三大产业的碳排放进行了估算,并利用岭回归函数对STIRPAT扩展模型拟合,进一步分析影响甘肃省碳排放的因素。结果表明:(1)从1997-2008年甘肃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碳排放量由1997年的1 767.14×104t增加到2008年4 341.64×104t。人均碳排放量由1997年的0.7 t/人增长到2008年的1.65 t/人,且以煤炭消费的碳排放为主,占各能源碳排放的比例达到70%以上。(2)碳排放强度从1997-2001年呈波动变化,2001年以后则呈逐年下降趋势,总体上从1997年的2.214 t/104元下降到2008年的1.364 t/104元。(3)三大产业的碳排放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以第二产业的贡献为主。(4)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影响较大,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剧了碳排放的增长。
- 张小平方婷
- 关键词:碳排放STIRPAT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