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航加
- 作品数:19 被引量:110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东昆仑西段早三叠世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东昆仑西段拖拖拉林一带首次发现早三叠世花岗岩(体),其岩石组合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具有高硅、富钾、贫钙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KCG),为弱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和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范围大,LREE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负Eu异常明显,稀土配分模式显向右倾斜的"V"字形,明显富集Rb、K、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Zr、Hf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Sr、P、Ti等。采用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206Pb/2 38U年龄为248.7±1.6Ma(NSWD=2.9),属早三叠世。结合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该套花岗岩体其物源为壳幔混合源,为洋-陆俯冲阶段的产物。
- 陈光庭才航加粱坤先
- 关键词:东昆仑早三叠世俯冲
- 布青山—巴颜喀拉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研究新进展
- 2024年
- 青海省布青山—巴颜喀拉地区石炭系—二叠系较为发育,前人将巴颜喀拉地区呈断块、透镜状镶嵌于巴颜喀拉山群中的基性火山岩—碳酸盐岩—碎屑岩组合,以及布青山地区以断层接触形式相互叠置在一起堆积形成的构造(蛇绿)混杂岩均划归布青山群。本文结合近些年在该地区开展的1/5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相关的科研成果等资料,重新厘定了布青山—巴颜喀拉地区的石炭系—二叠系,在布青山地区废除了“布青山群”,将其中的“马尔争组”修订为非常规地层——石炭系—中二叠统马尔争蛇绿混杂岩。在巴颜喀拉地区呈断块状产出的一套基性火山岩、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从“布青山群”中解体出来,新建了玛曲组,为典型的洋岛玄武岩—海山碳酸盐岩沉积建造。马尔争组和玛曲组的确立,表明石炭纪—中二叠世布青山—巴颜喀拉地区仍为相当规模的洋盆,该大洋为一个多岛洋,其中存在许多微板块、海山及洋岛。
- 才航加陈光庭王春涛刘建栋李五福赵忠国曹锦山
- 青海省杂多县众根涌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被引量:2
- 2012年
- 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及矿体特征分析,认为青海省杂多县众根涌铜多金属矿的成矿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兼具有斑岩型、热液型矿化特征,矿体主要出露在色的日斑状二长花岗岩与二叠系大理岩接触带上以及绿泥石化、绢云母化斜长花岗斑岩中及岩体和围岩(大理岩)的接触带上。经分析认为,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地球化学异常显示好、地磁异常效果明显、成矿事实清楚,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 张启龙夏楚林卢世银孙宏亮才航加
- 关键词: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前景
- 中祁连苏里地区新元古代辉绿岩墙群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 2020年
- 中祁连西段苏里地区有大量北东和近东西向延伸的辉绿岩、辉长岩呈岩墙状侵入到元古宙地质体中。基性岩墙的SiO2含量为46.77%~52.37%,Al2O3含量为12.82%~15.86%,TiO2含量为1.16%~3.14%,MgO含量为3.84%~7.98%,FeOT含量为10.42%~15.53%,以贫K2O (0.10%~1.60%)、Na2O>K2O为特征,里特曼指数σ=0.67~2.96,岩石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成分与大洋拉斑玄武岩一致;全岩稀土元素总量较低(51.28×10-6~165.11×10-6),轻重稀土元素之比为2.67~4.90,(La/Yb)N值为2.04~5.03,属轻稀土元素富集型,δEu=0.93~1.12,无明显的Eu异常;富集Rb、Ba、Th、U,亏损Nb和K,大离子亲石元素丰度变化范围相对较宽,高场强元素富集程度不强,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具有左侧隆起、右侧相对平坦的分布型式。基性岩墙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19.5±5.2 Ma,形成时代与全球性Rodinia超级大陆裂解时代高度一致。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源区,是尖晶石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表明其可能为Rodinia超级大陆裂解的产物。
- 张金明才航加陈光庭田成秀雷晓清
- 关键词:基性岩墙群新元古代LA-ICP-MS锆石U-PB定年
- 青海玉龙滩地区托赖岩群中—早二叠世基性岩墙的发现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在玉龙滩地区古元古代托赖岩群变质岩中发现了一套基性岩脉侵入体,岩石类型主要为辉长岩、辉绿岩,侵入于托赖岩群片麻岩、片岩,岩脉长轴走向大多以北西向为主,个别近南北向或北东向,露头规模一般长10~35m,宽5~10m。通过同位素测年分析辉绿岩脉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结合对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其属于拉斑玄武系列,形成于伸展性构造环境。结合本区区域地质分析,该岩脉可能为祁连山造山带加里东期造山运动结束之后,由于陆壳加厚而发生伸展崩塌,造成幔源基性岩浆底侵,形成了该类相当于基性岩墙的产物。反映北祁连地区在早二叠世有一期陆壳加厚伸展背景下的基性岩浆底侵事件。
- 张金明才航加陈光庭
- 关键词:北祁连基性岩墙早二叠世
- 青海省扎日根结扎群火山岩形成时代及构造背景分析
- 2010年
- 青海扎日根结扎群火山岩中基性岩以贫硅、钾,高钛、钙,中性岩类以低硅、中钾、钛、钙,酸性岩类以高硅、钾,中钛,低钙为特征。根据Fe*/MgO-TiO2图解上显示出本区火山岩绝大多数火山岩落在岛弧区。微量元素中Th/Nb=0.9>0.11,Nb/Zr>0.04显示出其构造背景为陆-陆碰撞形成的岛弧区。扎日根结扎群火山岩时代Rb-Sr同位素等时线给出的年龄为231±28Ma和225±8 Ma,属晚三叠世。另外Sr同位素的初始比值ISr=0.70522±0.00023,小于0.719,表明岩浆(原始)来源于上地幔,并且在上升的过程中受到地壳的混染。
- 任二峰才航加
- 关键词:同位素
- 东昆仑那陵格勒河地区新元古代变质侵入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在东昆仑那陵格勒河地区发现新元古代变质侵入体,侵位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及中—新元古代万宝沟岩群中,岩性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和二长花岗质片麻岩。通过对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岩体形成的年龄为(840±2)Ma。岩石地球化学显示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特征,属S型花岗岩,形成于大陆碰撞造山环境,为同碰撞环境下岩浆作用产物。该岩体与东昆仑地区已报道的新元古代变质侵入岩(体)为同一性质,表明东昆仑地区存在一条新元古代花岗岩深成侵入岩带。整个东昆仑可能曾响应了全球罗迪尼亚超大陆的汇聚事件。
- 严玉峰杨波杨波才航加李焕学许玉豪
- 关键词:新元古代
- 东昆仑—柴达木地区泥盆系划分对比
- 2023年
- 东昆仑—柴达木地区泥盆系较为发育,均表现为陆相碎屑岩和火山岩沉积。前人将该地区泥盆系笼统地划归晚泥盆世牦牛山组,但其空间分布情况不详,划分与对比仍存争议。本文结合近些年在该地区开展的1/5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相关的科研成果等资料,重新厘定了东昆仑—柴达木地区泥盆系,将牦牛山组限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代表中—晚泥盆世陆相碎屑岩-火山岩沉积;重新启用契盖苏组,代表东昆北地区早泥盆世陆相碎屑岩-火山岩沉积;新建雪水河组代表万保沟地区早泥盆世陆相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沉积。
- 才航加刘建栋王春涛李五福赵忠国曹锦山
- 关键词:泥盆纪
- 中祁连苏里地区晚侏罗世闪长岩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及成因
- 2018年
- 中祁连西段苏里地区首次发现了一套晚侏罗世闪长岩并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激光等离子质谱法测定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55.1 Ma±1.4 Ma,显示时代为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参数为σ=1.32~1.41,A/CNK=0.75~0.83,ΣREE=291.44×10^(-6)~319.87×10-6,LREE/HREE=4.93~5.06,δEu=0.79~0.86表明晚侏罗世闪长岩属钙碱性系列。研究成果可以确定该岩体发生在碰撞后的张弛阶段,为板块拉伸环境下的产物,具有板内裂谷特征。该岩体的锆石U-Pb年龄的确定和成因的探讨对于深入研究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地质信息。
- 张金明陈光庭才航加付彦文
- 关键词:晚侏罗世闪长岩锆石U-PB年龄
- 青海拉陵灶火地区地质矿产调查报告
- 陈发彬张林安勇胜王进寿严玉峰杨雪松才航加范长安徐云甫李原任二峰杨延兴保广普张金明
- 该项目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开展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提高了拉陵灶火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程度。基本查明了调查区成矿地质背景及铁、铜、铅、锌等主要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调查研究,查明测区地质构造...
- 关键词:
- 关键词: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成矿地质背景